神十一入軌明「牽手」天宮


【本報訊】天宮遊太空,神舟赴星河。昨日7 時30 分,時隔3 年多後,大漠深處的酒泉東風航天城再次迎來了太空人——三征太空的景海鵬與首次亮相的「70 後」陳冬。搭載着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19 日與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啟中國太空人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戈壁灘秋季凌晨的氣溫已接近零度,但絲毫抵擋不住人們對太空人的熱切。「出發!」當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鏗鏘有力地發出指令,景海鵬、陳冬同時高聲應答「是!」征戰太空前的沸騰氣氛,感染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現場每個人。

掌聲喝彩聲飛船升空

隨景海鵬、陳冬進入神十一飛船,人們的目光轉移到火箭發射架上。早上7時許,用於發射神十一的長征二號F火箭露出真容。15分鐘準備!人員陸續撤離發射區。5分鐘準備!人們的心情愈發激動、緊張起來。5、4、3、2、1,點火!指揮員一聲令下, 沖天火光在火箭的尾部升騰,隨後爆發出驚雷般的巨響,大地也顫抖起來。火箭托舉神十一飛船,緩緩升空,現場爆發出不絕於耳的喝彩聲。在空曠無雲的大漠上空,火箭直直插入天際,就在即將消失在人們視野的時候,逃逸塔點火分離,天空中綻放出絢爛如花朵般的火焰。

這是發射載人航天器時特有的壯美畫面。隨視線中出現一個被拋出的小白點,現場的人們大舒一口氣,「逃逸塔拋出了,很正常, 太棒了!」現場再次被掌聲和喝彩聲淹沒。火箭發射時的煙霧,久久沒有散去,令人終於體味到古詩所言「大漠孤煙直」的意境。記者離開發射場區時抬頭一看,初升的太陽已躍上地平面,朝霞滿天。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並展開太陽翼,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運行在對接軌道

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昨日中午12點56分,在中心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神十一飛船成功實施第一次遠距離導引控制,抬高了近地點高度。目前,神十一飛船工況正常,兩名太空人狀態良好。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

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 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太空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後返回至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並等待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到來。

目前,天宮二號正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太空人進駐條件。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