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拿回自己的199塊錢,一大堆ofo用戶都拼了”。
昨天,北京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大廈,數百名ofo用戶排起了大隊退押金,場面蔚為壯觀,有學生,有上班族,也有已經白发的老人家,排隊的隊伍從五樓延伸到了一樓大廳甚至附近商場及大樓外空地。
為了應付這突然的人流,大廈不得不將三台電梯作為給排隊用戶的專梯,每三分鐘放行15人。現場有几十名警察維持秩序,但場面仍舊十分混亂,急躁的情緒讓排隊的人屢次发生推撞。
ofo的潰敗不可避免,大家都開始惦記自己的押金,不斷有人總結退押金成功的攻略或者經驗,比如最近刷屏的“冒充外國人寫郵件而押金秒退”的故事,而貓哥聽過最曲折的退押金攻略是這樣的:APP申請、寫郵件申請,並打客服申請無果後,撥打了12315投訴,然後撥打市長熱線12345反過來投訴12315,經過層層施壓後,押金退回來了。
不過後來據說12315已經不受理關于ofo押金的投訴了。
即便現場排隊,押金也並不是馬上就退。據現場人說,此次只是登記,並非直接返還,而且登記資格也僅限于退押金但15個工作日沒到賬的用戶,已經提交了申請但還未到時限的或者還未提交申請的,不予登記。而登記了的用戶想要拿到押金,還需要三個工作日。
外地的用戶更慘,他們只能電話找客服,但基本打不通。
一家意氣風发的獨角獸公司,崛起和潰敗的速度如此迅速令人錯愕,這是一個能寫入商學院教材的案例,風口飛起的豬,掉下來,就跌得面目全非。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失敗的案例吧:
作者| 孔令娟
來源| 華商韜略(hstl8888)
“我錯了。”隱身數月的戴威終于露面,11月14日在公司前台召開全員會議。
很多人都在等待他倒下,但他依然倔強:“其他皆有可能,除了倒閉。”
01
從前,戴威的固執是有本錢的。
論出身,父親戴和根是央企掌門人;論學業,成績常年全校前三,2009年進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並在第三年成為學生會主席。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說,他投資ofo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戴威曾是北大學生會主席,說明他有極強的領導力。
即使質疑他走後門、賄選的“鄒恒甫舉報信”,也基本沒有影響到他作為創業明星的鮮衣怒馬、意氣風发。
促使戴威放下仕途,改走從商之路的是2013年到青海大通縣東峽鎮支教一年。
一向生活優裕的戴威第一次體會到艱苦。“自行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我覺得它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在冰冷的教職工宿舍里,他一腔熱血地想到了ofo這個名字,三個字母連起來像單車。
當戴威回到北大校園攻讀經濟學碩士時,創業大潮席卷而來。
最開始,他和4個夥伴的創業項目是既小眾又燒錢的騎遊。很快,他們就將师兄的100萬投資花得只剩下400塊。
這次失敗使戴威重新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我們的項目的確是太理想化了,完全只是一個我們預設的想法”。
一個理想破滅了,就再造一個。這個世界永遠不缺理想。
當時,戴威正在看《創業的36條軍規》,其中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創業一定要解決真需求,不要做偽需求。
已經丟了四五輛自行車的戴威突然有了靈感,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共享單車。师兄雖然不太看好這個項目,但是答應借給他們100萬折騰。
共享單車起源于荷蘭阿姆斯特丹1965年推行的“白色自行車”計劃,它是純政府公益項目,免費且不設站點,隨用隨還。但短時間內就有眾多車輛遭到損壞和丟失,直接導致計劃失敗。
上個世紀90年代,歐洲再次推行共享單車,但是普遍采用了固定樁點和車輛定制,被引進到國內同樣如此。因為停車樁規劃不合理、車輛調配不均等原因,它對公共交通的貢獻微乎其微。
ofo模式則是回歸到無樁單車,采用密碼鎖控制。
2015年9月2日,一篇題為《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的帖子在北大傳開。這是戴威、張巳丁、薛鼎熬了兩個通宵寫就的單車宣言。
他們提出:在北大招募2000名勇士把自行車貢獻出來,這2000人共同擁有這2000輛車的免費使用權,而其他同學可以付費使用這些車。
文章末尾寫道:“100多年來,有很多北大人改變北大,也改變了世界,這次輪到你了!”
9月7日,ofo共享單車正式在北大校園上線,第一天就收獲200多個訂單,一個月後日訂單突破3000。此後,ofo將這一模式迅速复制到國內高校。
第一個真正關注到ofo的投資人是朱嘯虎。他不僅拿出1000萬投資ofo,還陸續带來很多資源,讓ofo走向擴張之路。
02
在別人沒注意的時候,你可以慢慢发展,一但被盯上,就身不由己。
2016年5月,騰訊想在B輪投資ofo,前提條件是“進城”,但戴威認為時機未到。
信心滿滿的他原本打算等到C輪時再引入騰訊。但此時,專注城市出行的摩拜依靠獨特設計迅速走紅,于是,曾一度追捧ofo的騰訊轉投了後者。
騰訊入局,讓人看到了滴滴和快的大戰前的影子。資本爭相進場,共享單車成了“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低門檻也讓眾多玩家有了“拼搏”的野心,紛紛跑步入場。
情勢逼得ofo不得不趕快“進城”。2016年11月,ofo发布了“在城市”戰略。
戴威總結自己這一時期的戰略為兩點:鋪量和碾壓式融資。
從2016年8月到2017年7月,ofo連續進行了7輪融資,20位投資人中大部分是滴滴系,阿里巴巴後期也入陣。E輪融資估值高達30億美元,他們成為行業內最風光的獨角獸。
這樣的資本碾壓下,除了有騰訊做靠山的摩拜,其他對手統統被甩開。
對付摩拜,戴威的方式是快速鋪量。小黃車成本不到對方五分之一,他們把這一優勢兌換成數量優勢,迅速佔領街邊。再加上好騎、押金低、補貼力度大,ofo登上了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寶座。
“終有一天,我們今天的ofo會和Google一樣,影響世界。”戴威发出豪言壯語。在《2017胡潤百富榜》上,他以35億元的身價成為首個上榜的白手起家“90後”。
2017年初的年會上,戴威突然宣布送給一位早期員工一輛牧馬人,因為這位員工的夢想是開著牧馬人去拉薩,“我記得你這個夢想,那麼我今天就告訴你,你的這個夢想實現了。”
那一夜,許多ofo員工至今難忘,戴威在酒酣之際发了許多大獎和紅包。
可是到了下半年,形勢急轉而下。悟空單車、小鳴車等相繼倒下,各地紛紛出台政策控制規模,讓資本下決心要收網撈魚。
互聯網效應是勝者為王,弱者苟延殘喘都難。但沒有競爭壁壘、靠資本堆積起來的優勢,最終也由資本決定誰是王者。
滴滴與快的、58同城與趕集網、美團和大眾點評……這些合並都是由資本推動的。
ofo和摩拜的投資人也想促成兩家合並。但這個方案是滴滴要成為新公司的控制者。媒體報道,程維將出任董事長,摩拜的王曉峰出任CEO,戴威和他的創始團隊則要出局。
雖然對于資本來說,誰合並誰並不重要,但是戴威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中國企業家》曾問他:“你更在意事情本身能不能成功,而不是誰把它做成功嗎?”他很堅決地回答:“不。我把這件事情做成,比什麼都重要。”
一位投資人稱,當時几乎所有股東都支持合並,只有戴威不同意。
合並失敗後,戴威在公開場合喊話:“資本要尊重創業者的理想。”但在投資人眼中,他把自己的權益淩駕在所有投資人之上。朱嘯虎最先退出,向阿里轉讓了持有股權。
不過,支持戴威的公司員工反問前來采訪的媒體:“程維能當老大,戴威為什麼就不能當老大?創始人想要把控公司的獨立運營權,難道有錯嗎?”
03
戴威想獨立運營,但又急需資本輸血。
2017年年底,ofo與摩拜相繼被爆資金鏈緊張,挪用用戶押金救急。
“白色自行車”的悲劇在共享單車身上重演,尤其是最開始沒有智能鎖的ofo,損毀率更高,運營成本飆升,體量越大坑越深。
以“利”為先的資本對共享單車退避三舍,只有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才會從生態戰略的角度繼續布局。
媒體報道,ofo與阿里曾經達成一個1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但這回一票否決的是程維。滴滴與ofo的梁子越結越深。
此前,滴滴派駐到ofo的三名高管被強制休假,戴威只說了一句:“你們可以走了。”此後,滴滴大挖ofo牆角,並于今年1月宣布复活“小藍車”,還自營青桔單車。
戴威想引入多方資本,用制衡以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運營。在2017年4月的融資中,已出現了螞蟻金服的身影。
但阿里就會給戴威更多自由嗎?
在ofo與阿里達成的投資協議中,有一條就是戴威放棄一票否決權。這次,處于生死邊緣的戴威屈服了,只是程維看到滴滴要被邊緣化否決了協議。
最終,ofo通過抵押動產才從阿里拿到資金,金額也從10億美元縮水為17.7億人民币。
摩拜意外“賣身”美團後,戴威真正意識到ofo正處于“至暗時刻”。
根據5月中旬的財務數據,ofo欠供應商款12億元,欠城市運維3億元,合計欠款15億元。
但倔強的他依然不想讓步,在一次動員大會上激動地表示:“如果不願意戰斗到最後,現在就可以退出。”
ofo正在進行“降本增效”:裁員、收縮國際業務、搬離理想國際大廈……同時,他們開始在APP和公眾號上推送廣告,甚至賣起了“三無”蜂蜜,車身廣告則因為京滬禁令倍受打擊。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2017年年末的年會上,戴威豎起大拇指舉過頭頂,沖著台下吼出九陽真經口訣。《中國企業家》記錄下了這一幕。
合並失敗,讓戴威站在了資本的對面,但初遇大浪,他還充滿自信。
可惜現實中,他沒有張無忌那樣的奇遇,只能一路硬撐。他鼓勵自己:“臉書也曾經差點賣掉,留著最後一口氣,也許就能把握下一個機會。”
04
今年以來,ofo深陷在資金鏈斷裂、供應商逼宮、破產賣身等各種源源不斷的真假負面新聞中。
爭議最大的是押金難退問題。ofo官方微博評論區已經淪陷,聲討留言越來越多。而與P2P合作讓押金變成理財產品,更是引來一片質疑,上線當天就緊急下線。
在11月14日召開的全員大會上,戴威回應了上述問題。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戴威說,退押金沒有問題,只是周期變長了;由于供應商債轉股,目前資金情況正在好轉,但依然很困難。
戴威還承認自己犯了錯,但不是向資本認錯,而是認為去年就應該探索廣告變現等業務,因為僅靠單車騎行收費不能實現盈利。他還表示,未來ofo會分化出更多APP,多元发展。
以前,ofo每個月都會舉行全員大會。但近半年來,這是第一次召開。
戴威透露,三四個月前曾想過要放棄,“當時確實沒錢了,不想管了。”但他不希望公司像小藍車那樣,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
在員工提問環節,第一個提問就是:“公司會不會被收購、會不會破產?”戴威對此表示,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11月28日,戴威发表內部信,宣布ofo進行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升級,除了整合各個職能部門外,還要推動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建設。
他在內部信中說:“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
凜冬將至,會越來越不利于騎行。“精神勝利法”能否帮助ofo挺過這個冬天,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3月份的一次訪問中,媒體問戴威:“你快樂嗎?”
他回答:“雖然有壓力和挑戰,但總體把它看成是一次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就跟解數學題一樣,這個題越難,越有解出來的欲望沖動和堅持。”
無論成敗,他的第一次創業已經轟轟烈烈。他的員工說:“成了,戴威是條漢子;敗了,再戰江湖也是英雄。”
《至暗時刻》中,丘吉爾有一句台詞:“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經历了這麼多,戴威才27歲。也許ofo只有一種結局,但他的未來還有無數可能。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