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央行打響「獨立戰爭」

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調控貨幣政策,一般都有相當程度的獨立和自主性,不太受政府和政治局勢變動所干預,學者普遍認為央行擁有這項特權,才能有效控制通脹並穩定物價,讓投資者更易進行投資規劃。不過近年政界對於央行權力過大的聲音漸增,部分政客企圖影響央行制訂息率的政策,達成個人政治目的,令央行獨立性面對威脅,《經濟學人》形容央行「獨立戰爭」已悄然打響。

美國聯儲局有權自行決定如何穩定物價及達至充分就業,但其獨立性及制訂政策的權力正面對兩大政治威脅。

特朗普謀廢法案 削聯儲權力

首先,共和黨有批評者認為,聯儲局應遵從一套既定的守則,例如制訂息率時考慮對經濟調控的空間是否足夠,若聯儲局違反守則,就要向國會匯報,總統特朗普曾批評目前息率太低。特朗普亦推動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剝奪聯儲局確保金融市場穩定的權力。

其次,華府亦可以透過人事任命干預央行。聯儲局理事會若有空缺,將由總統委任,再經參議院通過任命。聯儲局正副主席的任期都會在明年完結,特朗普有機會按自己的喜好整頓聯儲局人事,安排有利其政策的人進入聯儲局。特朗普曾批評美元走強打擊美國出口,外界相信他會推舉支持寬鬆貨幣政策的人選。

轟QE助極右崛起 德要求加息

歐洲方面,歐央行的理事會組成雖然較穩定,但鑑於歐元區國家的經濟表現不一,它也開始面臨政治壓力,走向利率正常化之路。對意大利等經濟較弱的國家來說,歐央行貨幣政策恰到好處,但德國等經濟強國就認為太寬鬆,德財長朔伊布勒批評低息會引起「嚴重問題」,甚至怪罪歐央行量鬆(QE)措施是德國極右政黨「另類選擇黨」崛起的原因之一。德國將於9月舉行大選,政客紛紛向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施壓,要求加息。

英國方面,首相文翠珊批評英倫央行在金融危機後採取的緊急措施,為經濟帶來副作用,並揚言息率將會改變。此外,國會議員亦不斷批評英倫銀行的預測及分析不準確。

民粹主義崛起 央行成箭靶

分析指出,民粹主義崛起與央行受壓不無關係。政治領袖為了滿足選民,於是高調批評央行官員,甚至迫使央行履行政治任務,例如縮窄收入及財富不均。除了歐美之外,部分其他國家也有政府干預央行的趨勢。以匈牙利為例,縱使法律保障央行的獨立性,總理歐爾班仍持續不斷批評央行的貨幣政策,他2013年委任親信為行長,按照他的意願減息,令央行獨立名存實亡。土耳其的情況也與匈牙利相似。印度總理莫迪去年以打貪為名,廢除大面額紙幣,引起混亂,但報道指,央行根本無從參與過這項重大決定。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古德哈特認為,央行與立法機構之間若產生任何衝突,央行都將以失敗告終,能否完全保持獨立很值得懷疑,他估計這種獨立性未來繼續受侵蝕,政府可能親自制訂短期利率。■路透社/彭博通訊社/《紐約時報》/《經濟學人》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