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杨阳:为什么要苛责一个受伤害的人呢?

2023-08-08 21:00:00

在《不完美受害人》中,周迅饰演的律师林阚和林允饰演的受害人赵寻。 (受访者供图/图)

“受害人怕什么?我们怕什么?我们怕伤害我们的人滥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我们害怕因为拒绝会失去我们可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我们更害怕因为拒绝会得到恶意报复和更大的伤害。”剧集《不完美受害人》的结尾,主创们借助扮演律师林阚的演员周迅之口,说出了深陷职场性侵案受害人的心声,这段话迅速在社交网络传播开来。

这是一部罕见关注性侵案受害者的剧集,故事的开头就是一场似是而非的性侵案。一边是受害后委屈和害怕的年轻女孩,一边是自信满满的中年成功商人,观众必须要选择相信一个人,道德的拷问由此展开。

随着故事的展开,各色人等登上了舞台,真相简单又复杂:年轻漂亮的女助理赵寻刚进入知名企业工作就被董事长盯上,她虽然不情愿成为男人的玩物,却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彻底拒绝对方提供的诸多好处;在遭到侵犯后,又因为内心的诸多犹豫,耽误了指认对方的最佳时机,反而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不完美受害人》的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数起社会新闻的当事人,在类似的案件中,受害人的动机不但容易被质疑,他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也都会成为公众审视的焦点,仿佛只要有一点瑕疵,就会折损他们受到伤害的真实性。

现实往往比人们想象得更加复杂,导演杨阳在拍摄前曾接触过几位有过这类经历的女性朋友,在遭遇性侵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她们都无法对人讲述自己心里的伤疤。因此,杨阳想通过这部剧来探讨,是什么让女性不敢第一时间说“不”。她不但设计了女孩赵寻艰难的维权之路,还让帮助她的女律师林阚内心也埋藏了一段被侵害的往事,原来后者看似光鲜的精英人生,也暗藏着不完美的过去。于是她才在法院里发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要求受害人解释为什么会受害?

演员周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之所以愿意接下林阚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了她身上人性的灰色地带。周迅觉得现在的观众对女性题材的需求大了,希望女性角色更加多元和立体,创作者自然也会受到鼓励。

剧集的最后,赵寻在林阚的帮助下得到了迟来的道歉和一元钱的精神损失费,这让不少观众为她不值,但她却为自己赢得了尊严,敢于面对新的生活。

在杨阳看来,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成长就是从“不完美”到能够“坦然面对不完美”,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不完美受害人》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剧中塑造了多位出身背景、成长环境与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女性人物,她们各自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和淘洗。(受访者供图/图)

“不是为了展示伤口,而是为了治愈和成长”

南方周末:《不完美受害人》的核心是一个比较尖锐的社会事件,女主角赵寻被企业家性侵,但她在事发前后表现出的摇摆和犹豫让她的动机显得有些可疑,是所谓的“不完美受害人”,你当初为何会对这样一个题材感兴趣?

杨阳:这样的事离我们很近,它不分国度、不分年代,是一个人类性话题。《不完美受害人》表面上是讲一个揭开性侵害真相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性、权力和欲望的深刻探讨。剧中没有完美的人,现实世界也是如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这部剧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把这部剧定位为悬疑剧。悬疑剧也许更抓人眼球,却会削弱我们探讨人性和人类共同话题的力度。

我想通过这部剧探讨,女性在精神和身体受到侵害时,为什么常常不敢在第一时间大胆说“不”?她们顾忌什么?惧怕什么?在前期准备的时候,我跟一些有过受伤害经历的朋友聊,很多人在漫长岁月里选择了独自隐忍,她们的遭遇就像一个伤疤,基本上无法彻底消除。塑造赵寻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很疼,事情发生后,她要被反复问询,要检查身体,还会遇到网暴,甚至被迫说谎……这些都让我有一种撕裂伤口的疼痛感。

在做导演阐述的时候,我写了这句话:“小心翼翼揭开创伤,用爱拥抱受伤害的人。”揭开伤疤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伤口,而是为了治愈和成长。我觉得《不完美受害人》是在冰与火中翻滚,在痛和抵抗中碰撞。芸芸众生,没有一个完美之人,没有一个不在煎熬与历练之中。

南方周末:你如何理解“不完美受害人”这个说法,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来作为剧集的名字?

杨阳:这个剧名我觉得非常贴切。如同剧中所有人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赵寻的犹豫和反复是真实的存在。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别说赵寻这样初入社会的女孩,很多“久经沙场”的人不也难以自持?赵寻一边躲避老板的骚扰,一边悄悄将老板送的奢侈品穿起来照镜子,怕撕破脸、怕丢饭碗,甚至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选择说谎……这些让人讨厌的不完美却是真实人性的存在。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完人。我们为什么要苛责一个受伤害的人呢?尽管起初赵寻并不完美,但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变得坚强。这个过程会给很多人带来启示和勇气。

剧中其他女性,尽管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阶层完全不同,但在这场灵魂拷问中,也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和淘洗,成长为更加独立、勇敢,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这部剧的主题立意就在于挖掘人性,同时表现女性的智慧与力量以及她们的相互支撑。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权力达到一定程度,或者理想与现实相距遥远的时候,都很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人生很长,不可能像一部剧集这样快地反转。不完美会与我们常伴,因为它很真实,就像我们每一个真实的人,看得见摸得着。因此,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时刻省察,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从“不完美”到能够“坦然面对不完美”,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欲望,这不仅是角色的成长,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题。

保持创作不矫揉造作

南方周末:从《牵手》《心术》《梦华录》《不完美受害人》等作品来看,你似乎一直很重视剧集的现实感,即使是古装剧《梦华录》,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当代女性的精神,你如何理解文艺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杨阳:我喜欢且擅长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更细腻和深入地刻画人物,挖掘人物内心的隐秘和情感波动。跟我之前的《牵手》《心术》这类社会生活剧相比,《不完美受害人》更尖锐,需要在人物塑造上下更多功夫。

就我个人而言,创作的目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激励自己,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旺盛创作力并且有责任感的导演,否则也就不用做这份职业了。作为一个导演,想要保持创作不枯竭,不矫揉造作,就是让自己不要脱离生活,我相信真实的力量大于戏剧。生活常常给我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感动,即便微不足道之处也蕴藏着很多妙趣。我想如果在生活里可以保持一颗柔软、敏感和谦卑的心,意境和趣味便会在作品中自然流淌,不需要刻意用力了。

南方周末:具体在拍摄《不完美受害人》的过程里,你如何营造真实?在具体的呈现上做了哪些考量?

杨阳:《不完美受害人》是一个离我们生活很近,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真实是最重要的。对于这部剧集而言,我觉得细腻的表现也有力量。我们需要细腻的心理刻画、缜密的逻辑推理还有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观众只有相信,才能共情。

在视觉呈现上,我们的美术在实景改造和搭景方面都在努力呈现这种真实和细腻。比如,大成集团董事长的办公室坐落在顶层,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屋顶设计为锐角形,代表成功强悍、锐利的性格。这样的造型貌似坚固,但内部结构复杂而且不规则,窗户都不是正方形的,巨大的房间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人感觉生活在这里的主人是矛盾重重的。建筑结构打破了平和直,多用尖角造型,整个空间显得铺张但不稳定,突出一种貌似奢华,实则外强中干的印象。

赵寻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平民之家,她的父母是园林局退休人员,节俭生活了一辈子,过着普通市民的小日子。赵寻的家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冲击,她一开始的种种纠结、怯懦和恐惧,也都有了生活的依据。

律师林阚的单身公寓和独立办公室都要体现出她的个性和审美。通过家居的布置,表现出她内心柔软、率真的一面,让我们感受到她在强悍外表下的另外一面,也为她后来的翻转埋下伏笔。

随着剧情深入,林阚深埋的本心显露出来,为帮助无助的赵寻和曾经受伤的自己,她决定放弃似锦前程,为“不完美受害人”挺身而出。此刻,她温暖而坚强的底色浮现出来。这个阶段的造型设计也是一种完全放飞自我,追求自由的感觉。

另外,拍摄中摄影灯光也是不可缺少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玻璃、金属无处不在,高楼的叠影倒影既是一种真实,又可以表现一种光怪陆离的不确定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演员的眼神和面部在摄影机中的呈现也很重要。因为本剧人物复杂,有大量的内心活动、微妙的心理变化,摄影灯光也需要在影像上下功夫,营造一种真实又有张力的氛围。

我一直不觉得只有电影重视美学。电视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佳作范例,我也一直追求能够建立自己的美学风格。我理解的影视美学是基于内容建立的,方案脱离内容,只为了炫技的风格,那不是真正的美学。

剧情里,赵寻在遭到侵犯后,因为内心的诸多犹豫,耽误了指认对方的最佳时机,反而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受访者供图/图)

创作者向市场妥协不太明智

南方周末:你的创作题材和类型都很丰富,你个人有偏好吗?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看重的是什么?流量为王的时代,会向所谓的市场妥协吗?

杨阳:我不会给自己预设什么,接一个能够感动自己或者带来挑战的项目是值得珍惜的。所以,我需要经常清零,倒空才能装满。在创作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和新挑战,准确去把握一部作品的类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创作过程中,我最看重自己能否赋予作品新的视角,或者在主题上能否有更好的诠释。除此之外,在对剧本的二度创作中是否有更好的审美发现;在演员遴选上能否找到新意;合作时能否给他们更好的启发和帮助……这些都是一部作品成功的重要部分。

创作者向市场妥协我觉得不太明智。信息时代市场变化莫测,热点频发,转瞬即逝。一部影视剧的创作周期相对很长,与其手忙脚乱地追赶,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

南方周末:近年来,社会整体的女性意识崛起,女性题材作品很多,《梦华录》《不完美受害人》两部作品体现出你对女性生活和女性命运的观察和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注?

杨阳:作为一位导演,创作是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女性,也想为自己的群体做一些表达。但我的创作领域还是挺宽阔的,并不只对女性题材感兴趣,比如《诺尔曼·白求恩》《记忆的证明》《将夜》《心术》《听说你喜欢我》等等,我很感恩自己的职业和性别,让我有机会可以以细腻、敏感和灵动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点。

南方周末:《梦华录》是去年大热的剧集,你如何看待所谓的“爆款剧”现象?在你看来,一部剧集要如何才能成为“爆款”,又如何看待由此引发的讨论和争议?

杨阳:我觉得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爆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也没有什么秘诀,每次完成混录的那一刻,我会在心里跟它说再见,感动的情绪会延宕数日。然后就用一颗平常心去看着它与观众见面。播出过程中,我常常被观众们精辟的解读震惊,也为他们的包容和保护而感动。

对于争论,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因为作品就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就要任人评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于评判一部剧真正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我觉得有些剧需要时间。热度值是一个数据,但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给受众带来真正的审美体验和长久的精神激励。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