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於港股市場,近年可說是又愛又恨。明明是較熟悉的市場,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可就是沒辦法從中賺錢,令不少本地股民大失所望,尤其看着美股大漲特漲, 同樣是金融海嘯後,得到量寬的祝福,資產升值潮按理人人有份,最多只是升多升少的分別。
可是,港股來來去去,絕大部分時間,就是恒指一萬八至二萬五區間上落,徘徊震盪,沒有大升市出現。即使近日重上二萬五,不少人仍是半信不疑, 因為上一次突破二萬五, 是令人記憶猶新的2015 年第二季,即股民一般稱為大時代的那一役,此後股市大跌, 投資者怎可能沒有戒心?
正是這樣的背景,近年的科網股熱潮,才令人有喜出望外之感。可不是嗎?環顧全球股市,最吃香的就是一眾科網龍頭巨企品牌,連帶引伸相關的一眾產業,無不受惠,業績與股價俱有氣氛。
舊經濟被打敗已成共識
新經濟打敗舊經濟,似乎已是全球人類的共識。起碼從估值層面,新經濟可以得到的價碼,多貴亦不算貴,只要趕得上這一列快車,本來看似貴得很的,轉眼間又變成便宜。因為產業的增長實在太快太驚人,投資者看着沒有起色,紛紛被新經濟搶佔了市場,於是由美股到港股,真正有資金持續流入的,就是看着這基本面而行,就是新經濟的產業。
不過,近日所見,不少新經濟股份,起碼從港股市場上, 有一定沽空的壓力,這一點並不尋常。因為原本大家最有信心的板塊,竟然突如其來面對沽空機構的挑戰,甚至大藍籌也有停牌的壓力,可見事態並不容易應付。
投資者只鍾情行業第一
說起來,這可有兩個層面。第一,同樣是新經濟股份, 投資者的要求已愈來愈高,只愛行業內的第一,尤其科網產業中,有所謂贏家全取的傾向,排名第二已是無利可圖,等而下之的,更是蝕錢。但除了第一,更要有網絡效應和平台效應,才是當前投資者的至愛,不論是騰訊(0700),又或者外國品牌如FACEBOOK,AMAZON,GOOGLE 等, 一開始是什麼不重要,最重要是有網絡效應,把所有人都聚集起來, 形成一種依賴,帶動無限商機,這才是投資者看重。故此, 一般的手機代工或零部件生產,即使技術多高,成本控制多好,都不是投資者的那一杯茶。
這就牽涉到第二個層面。沽空機構看準了投資者的心思, 對於有相對高毛利的後者,嘗試找到故事中的漏洞或疑團, 然後鋪排一番,大做文章,希望令本來已處於跟大股東或管理層的對立面。
股價暴升造就沽空誘因
資訊不對稱劣勢中的投資者,令他們擔心,則原本漲得愈多的股份,愈有可能急速回落,那可不一定跟報告所指稱的有關, 但又可以達到沽空圖利的目的。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