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開綠燈 北向先行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與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同意開展「債券通」,通過內地和香港的基礎設施機構之間的合作,讓境外投資者更便捷地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初期將先開通「北向通」,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而投資者只限境外央行、金融機構等機構性投資者,可投資於CIBM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且不設額度限制。

人行還表示,在「北向通」中重點引入以資產配置需求為主的央行類機構和中長期投資者,引入的境外投資者與目前已有可直接入市的投資者範圍相同,初期擬採用做市機構交易模式。市場人士預計,與現有境外機構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方式相比,「北向通」的優勢在於縮短審批環節和時間,減少交易成本等。

金管局:爭取盡快開通

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現時還需與內地討論具體技術工作,除系統連結等硬件外,還有法律、文件,以至草擬交易流程細節、給予各參與者的指引、與市場人士溝通等,現未有確實的開通時間,惟承諾會爭取盡快開通。

「雙向通」須「穩妥推進」

對於首先開通「北向通」的原因,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均指「債券通」涉及兩地兩個債券市場交易結算制度對接,涉及交易和結算的多家金融基礎設施平台,在技術和實施要求存在一定複雜和挑戰。因為「北向通」技術準備工作較為成熟,首推「北向通」可為「雙向通」積累經驗,符合「分步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

李達志表示,處理「南北向通」皆為同一批人馬,故集中力量先行處理北向交易;又指CIBM託管量超65萬億元人民幣,為世界第三大債市,國際投資者需求甚殷,亦為北向先行的理由。雖然「南向通」尚未開通,他稱北向交易需利用香港的金融機構,對香港的設施和中介同樣有利。金管局主管(外事)劉中健表示南向未通只是出於複雜的技術問題,與防止走資無關。

現時只有機構投資者,包括境外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主權財富基金、國際金融機構及其發行的投資產品、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人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才可參與「北向通」。人民銀行始終注重引入以資產配置需求為主的央行類機構和中長期投資者,「債券通」引入的境外投資者和已有可直接入市的投資者範圍相同,資金大進大出的風險相對較低。

刻下無意引入散戶參與

李達志說,現時無意引入散戶參與,他們參與銀行間債市的情況並不普遍。隨着越來越多的境外基金進入,日後可能會有更多基金讓散戶參與。

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監管機構下一步擬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債券通」實施後兩地監管當局將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方面進一步密切合作。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