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應對中資競地 港商籲增供應

開放市場不宜設限 盼新特首有良策抑樓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 兩會報道)本港最近頻頻誕生新地王,全城嘩然。今年2月,龍光地產聯手合景泰富就以總價168.55億港元,獲得港島南區鴨脷洲的高級住宅地皮,創下單幅土地成交總價的最高紀錄。對於中資企業頻頻來港投地,兩位具豐富地產經驗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近日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時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認為,中資企業帶來的競爭難以避免,唯有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並均提到可考慮改變郊野公園土地用途。

全國政協委員、宏安(1222)集團主席鄧清河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信中資企業來港購地是因為人民幣貶值,加上內地企業資金外流受管制所至。他估計,中資來港購地或會成為趨勢,因而導致本港地價飆升,而且預料升勢凌厲,「雖然佢今日來香港買係貴咗,但係感覺上都冇蝕底,因為人民幣貶值。」

靠貨如輪轉 港商唔敢博

被問到中資投本港住宅地對樓價的影響,鄧清河稱未預測得到,不過估計應該向好,「他們在內地做地產,好多時貨如輪轉,但是在香港有時要做得慢啲,嗰周期可能有啲唔同,咁佢哋仲要交下學費適應下先嘅」。他指,如果中資企業以高價投地,香港發展商未必會追價,「香港發展商唔會同你博㗎。」至於有人認為香港地產商日後會向收租方向發展,他認為:「未必做收租唔入市,價錢合適就會入市。貴買貴賣,平買平賣啫。」

宏安轉購寫字樓發展

面對中資參與投地,出手高令競爭加劇,鄧清河表示自己抱平常心。不過,提及公司今年目標時,他就指「睇多兩個盤勤力啲囉,買唔到地咪睇下收租嘢,買了寫字樓嚟平衡住風險,我嫌住宅(價)太高」。他估計,港島區寫字樓仍會有5%至10%升幅,另外公司會繼續積極留意收購舊樓的機會。

作為本地房地產發展商,鄧清河認為香港始終是自由市場,中資企業是用真金白銀投地,所以並無什麼方法可以解決中資搶地的問題。「除非你限制,但你唔可以限制中國(內地)企業嚟香港做地產㗎嘛,(如果這樣)你即係唔自由啦。咪考你自己實力,考你功夫囉。」

羅康瑞嘆唔知市場點樣走

全國政協委員、瑞安房地產(0272)主席羅康瑞亦對本報記者表示,香港是開放市場,中資投地帶來的競爭是無法避免,但如果將地價推高,對市場長遠而言亦無好處。被問到如何預測樓市走勢時,他回應指,「𠵱家個市你真係冇辦法知道點樣走」。他又認為現時的樓價不合理,並指新一屆的政府即將選出,大家都觀望新特首在控制樓市上的政策,希望新特首能夠推出更多措施穩定樓價。

「樓價繼續升你哋年輕人點樣買樓呢?我成日都諗如果我係今日的年輕人,我點樣住啊?」羅康瑞指市場上的樓盤單位面積越來越細,發展商開發的新樓盤單位僅得百多呎,形容現時本港年輕人住的地方非人道,自己無意推出「蚊型盤」。

被問到香港發展商未來會否轉型至收租為主時,他認為現時住宅房地產市場仍然強勁,發展商根本毋須轉型。即使政府推出辣招,但依然有很多人買樓,包括擔心人民幣貶值的內地人。

談到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羅康瑞認同改變郊野公園土地用途是辦法之一,「香港應該面對呢個現實嘅問題,你有樓住當然最好有郊野公園啦,但係你冇樓住時你覺得合唔合理呢?」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