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伊始,中國出口產品已數次被徵收高額「雙反」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目標國,部分國家頻繁通過限制中國產品進口為本國產業提供保護。2016年,中國出口產品就遭遇了119宗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案件數量同比上升36.8%。面對貿易摩擦如此嚴峻形勢,孫繼文強調,必要時會訴諸有關爭端解決機制和採取相應措施,以維護中國產業安全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孫繼文說,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新增加實施145項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12起,同比大幅提升。而中國作為第一出口大國,成為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目標國,部分國家頻繁通過限制中國產品進口為本國產業提供保護。
濫用救濟措施 損消費者利益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案件,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起案件針對中國。其中,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上升了36.8%和76%。
「中國尊重各國正常採取貿易救濟措施的權利,但對動輒以貿易救濟調查之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貿易權益、過度保護本國國內產業的做法和傾向表示嚴重擔憂。」孫繼文強調,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將損害相關規則的公正性、權威性和有效性,無助於在根本上解決被保護企業面臨的問題,損害了上下游行業和消費者利益,同時也可能擾亂全球和雙邊正常貿易秩序。
事實上,國際分工是一個大的價值鏈條,一國對另一國的制裁,往往反過來會影響自己本國產業的發展。以光伏產業為例,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實施制裁,反過來對本國多晶硅–這一光伏上游產業發展產生影響。
據有關統計,美國對華進口光伏產品佔同類進口產品額的比重從2011年的58%下降到2016年的18%。這直接導致美國對華出口多晶硅的數量從2013年的2萬多噸,降低到去年的5,000多噸。同時,美國採取貿易救濟措施後,雖然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減少,但從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進口數量迅速上升,美國光伏企業並未得到好處。
加強對話合作 妥處共同挑戰
孫繼文表示,中國願與國際社會共同維護開放、穩定、可預見的國際貿易環境,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加強對話與合作,妥善處理我們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困難,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發展。同時,中國也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實維護中國產業安全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包括積極對外交涉、指導商協會和企業等加大應訴力度、鼓勵產業對話合作,必要時訴諸有關爭端解決機制和採取相應措施等。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