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港今年經濟增長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由於全球貿易環境偏弱及來自內地的訪港旅客人次減少,預計去年香港經濟增長減慢至1.5%,為2009年以來最差。同時,IMF重申,香港經濟面臨內地增長前景的變化、美國形勢及環球市場的波動,以及物業市場帶來的風險,但認為本港實施的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有效遏止金融體系承受資產價格上升的風險,預計本港今年經濟增長回升至約2%水平。隨着全球經濟復甦,中期或會回升至約3.5%。

IMF發表的香港經濟及金融狀況的評估報告指出,香港經濟自2015年起增長減慢,外圍前景隨着美國息口周期趨升、全球貿易增長呆滯及內地經濟重新平衡變得更具挑戰。由於外圍市況疲弱,經濟恢復增長的速度與產出缺口收窄的步伐亦會較為緩慢。中期而言,人口老化壓力或會影響經濟增長潛力及削弱結構性財政狀況。「面對更具挑戰的外圍環境,包括美國息口周期趨升、全球貿易增長呆滯及中國內地經濟重新平衡,香港特區經濟的增長步伐或會較為緩慢。」

重申港面對三風險

報告又重提去年12月的論調,稱香港有三項主要風險,一是由於與中國內地經濟聯繫日益加強,內地增長前景變化會影響到香港的金融與實體經濟環節,二是龐大且與環球融合的金融業以及貨幣發行制度,亦令香港較易受到美國形勢及環球市場波動所影響;第三,物業市場亦是下行風險的來源。不過,IMF相信,在強大的緩衝空間下,只要息口一如預期溫和上升及內地經濟能有序地過渡至可持續增長方向,上述風險可受控制,並不會對香港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金融監管制度穩健

此外,本港仍然擁有多項優勢。報告指出,受惠於審慎的財政政策及健全的金融體系監管,本港已建立強大的緩衝機制以應對較為不利的環境;財政儲備達本地生產總值的35%,相等於23個月的政府開支,國際投資頭寸淨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55倍;銀行資本充裕,遠高於《巴塞爾協定三》水平,流動性覆蓋及穩定資金的使用均有所增加;穩健的規管及監管制度,有助防範系統性風險;「聯匯」制度經歷過去30多年重重危機的考驗,已建立公信力;最近設立的金融機構危機處置機制亦有助加強銀行體系、企業及家庭的受壓能力。

對於未來前景,IMF整體持正面看法,預計今年經濟增幅可望稍升至約2%,而在穩定的勞工市場支持下,私人消費繼續成為增長主要動力。經常賬餘額維持於本地生產總值3%以下,隨着全球經濟復甦,中期而言預計會回升至約3.5%。

IMF對香港今年的經濟預測數字,比去年12月在完成2016年《基金組織協定》第四條磋商討論後初步總結中預期的1.9%略高。

需防範結構性赤字

IMF同時也提出多項建議,短期而言,鑑於產出缺口顯著而持續、外圍環境艱難及自動穩定機制薄弱,香港應實施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方案,並按照經濟復甦情況而撤消。中期而言,政府致力在整體支出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平衡是恰當之舉,同時亦應及早採取行動以緩解結構性赤字的問題。監管機構則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壓力測試,以及檢視金融機構應對受壓情況的方案。樓市方面,則建議當局在必要時可考慮撤回「辣招」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