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家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探访“万花筒”!解码儿童友好“深圳经验”

(美國商業新聞網)10月29日晚,“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的30余家海外华媒代表走进深圳市妇儿大厦。

在这座被市民亲切称为“万花筒”的建筑里,童心与温暖交织,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人沉浸式重返童年,亲身探寻深圳为妇女儿童编织的梦想天地,解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圳方案”。

沉浸式探访

在童趣空间邂逅温暖与惊喜

媒体团在深圳市妇儿大厦的探访之旅,从一楼的善淘慈善商店拉开序幕。这里不仅是现实版“解忧杂货铺”,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构建起融合关爱与共生的公益生态,让善意流动起来,让温暖更可感可知。

随后,成员们体验了多语种语音播报系统:只需用手机扫描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日文、韩文、俄文等七种语言的清晰讲解随即响起。据悉,接下来还将推出多语种导览“AI云游万花筒”VR体验

儿童探索馆里,大朋友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六大主题展区、上百种互动项目,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在低龄活动区,一位小男孩专注地“垂钓”玩具小鱼吸引了媒体团的目光,孩子沉浸在他的游戏天地,“大朋友们”驻足共同感受童趣的快乐。

随后,媒体成员们分别在“水世界”体验水流奥秘,在“感官小屋”探索关于人体的秘密……每一处都藏着惊喜,每一刻都满是欢乐,这份纯粹的童心时光,让“大朋友们”流连忘返。

行程的最后一站,共生演艺新空间带来了别样惊喜。这个由深圳市妇儿大厦与奇幻森林联合打造的创新空间,凭借“魔术演艺+城市共生”的创新理念,荣获第40届国际魔术师协会梅林奖“最具创新魔术剧场”大奖。美轮美奂的魔术灯光秀将大家带入奇幻世界,近景魔术的精彩瞬间让嘉宾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魔术也许是‘假’的,但带给人们的治愈和快乐却是无比真实的。”深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佳晨的分享,道出了这个空间的核心魅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梅林奖创立57年来首次落地中国,这座“万花筒”用魔术的温暖,为奇迹之城再添一抹亮色。

成果解码

从“深圳样本”到全国可复制经验

如今的深圳市妇儿大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既是广东省儿童友好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更在2024年底成功入选国家《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筑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阵地,大厦秉持“突出公益性、增强服务性、体现普惠性”原则,围绕“儿童友好、女性优能、家庭关爱、国际交流”四大板块,打造出多业态融合的温暖空间。

细节里藏着最深的关爱。大厦内的母婴室是妈妈和宝宝的舒适港湾,独立哺乳区、婴儿护理台、儿童洗手台一应俱全,让育儿变得更轻松。专属童车停放处、色彩鲜明的安全警示贴、柔软防撞条,每一个贴心设计都在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据大厦运营数据,自2023年6月焕新运营以来,这里已举办各类品牌活动千余场,累计接待超973万人次,凭借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完备的设施,深圳市妇儿大厦已成为深圳“含娃量最高”的大厦之一。裙楼黄、橙、粉、绿的缤纷配色,更让它收获了“万花筒”“多巴胺”大厦的可爱昵称。

这份温暖与用心也吸引了世界目光。2025年7月,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携家人到访,体验儿童探索馆与魔术表演;2024年9月,哥伦比亚第一夫人贝罗妮卡·阿尔科塞尔深度探访,与孩子们共舞、参与手工制作;布隆迪、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多国贵宾也先后莅临。一场场国际交流,让深圳的儿童友好理念走向世界。

未来展望

让儿童友好浸润城市每一处

展望未来,深圳市妇儿大厦将在儿童友好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大厦将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优化多语言服务,全力打造更安全、更快乐、更包容的成长乐园。让每一个孩子的心声都被倾听,每一份关爱都被传递,是这里从未改变的追求。

深圳市妇儿大厦的成功经验正在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其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为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方案”。深圳计划将适儿化改造推广到更多公共空间,让儿童友好理念扎根城市肌理,浸润每一个角落。

“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深圳正用扎实的行动践行这一理念。

参访结束后,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媒体桥梁作用,向世界生动讲述深圳的儿童友好故事,让这份温暖与智慧被更多人知晓。

在这里,每一处空间都洋溢着童心,每一次体验都浸润着关爱。深圳市妇儿大厦这座“万花筒”,不仅折射出童年的斑斓色彩,更照亮了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温柔与智慧。

© 2025, biz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