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MAX+传递“广东温度”,这场发布会让“关怀”具象化!

7月17日上午,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等,并回应大众关心的问题。本场发布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表示,残特奥会竞赛组织、服务保障、场馆改造等基本就绪,通过了测试赛和提前项目的检验;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顺利推进;会歌、火炬、奖牌、体育服装、体育图标、吉祥物运动造型等要素,将在未来两个月内陆续与公众见面。

陈学军介绍,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施工时,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完工后,组织残疾人试用,不行再整改。广东赛区的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让残疾人朋友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

在运动分级方面,本届残特奥会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分级,组委会设立了1个分级中心和16个分级点,创历届残运会和残奥会、亚残运会之最。制定了详尽的分级日程和应急预案,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组委会建立线下服务三级保障体系,推出“粤辅通”无障碍助残程序。推出全国首个包括场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等在内的服务平台。构建全国首个包括赛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盲人步行导航、手语翻译、辅具维修及借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参赛人员提供标准、便捷、高效的辅具保障服务。

今年4月,广东残联联合21个省直单位,推动广东辅具产业向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进军。本届残特奥会将继续为广东智造提供展示机会,通过残特奥会演示产品应用场景。

3D视觉闸机、AR导航……行业最新科技产品将亮相比赛场馆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场馆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郭伟介绍,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比赛场馆共36个,除个别临时设施在赛前搭建外,目前场馆维修改造已全面完工,部分场馆已开始举办残特奥会赛事。在改造理念上,组委会注重突出专业性和规范化,充分考虑残疾人特点,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做法,出台了15份技术文件,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大型体育运动会赛区无障碍建设技术指南图集》《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场馆(地)建设要求》,助力残疾人运动员突破自身极限,发挥出最佳水平。

组委会将行业最新科技产品,如广州体育馆的3D视觉闸机、AR导航、无障碍智能服务桩;深圳市体育中心全国首个“开合屋盖+可折叠移动式斗屏”系统,搭配上智能高效的指挥中枢和自由伸缩的生态看台等,应用到场馆维修改造中,让残疾人运动员更好发挥竞技水平,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广东轮椅产品市占率达60%科技助残产品亮点纷呈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副组长、广东省残联副理事长陈海龙表示,科技助残是历届残特奥会的重点亮点,本届残特奥会也是科技助残成果的集中展示舞台。

陈海龙介绍,广东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其中佛山的轮椅、助行器产能占全国30%。智能轮椅可实现点对点无人驾驶、全场景避障及风险预警;全地形轮椅能上下楼梯、穿越复杂地形;脑控轮椅通过脑电头环,凭脑电、眼电信号控制,能辅助发球、挥拍。

广东省康复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其中,康复机器人产品产业规模占全国42%,广东凭借产业链集群及技术创新优势,已成为全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核心引擎。广东省在导盲类产品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和产业基础,具备“技术领先、应用试点多、产业规模初显”的特点。例如,导盲机器狗采用多模态3D体素复合感知技术,能通过牵引架反馈障碍并提醒。

赛会志愿者队伍招募组建已完成4.5万名“小海豚”就位!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团省委副书记王浩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赛会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是一体推进的,目前,“小海豚”赛会志愿者队伍招募组建已经完成,最终录取的赛会志愿者控制数为4.5万名,其中1.5万名将服务残特奥会。

在提升志愿者的助残能力方面,组委会建立了专业化、标准化的通用培训体系,帮助志愿者更好地认识残特奥会、更好地理解残障人士需求。如让志愿者佩戴眼罩完成“盲道通行”,或是体验“无障碍坡道通行”“轮椅使用”,用这些环节让志愿者换位思考,更精准地把握残障人士需求。此外,选拔培训通用培训讲师,专门讲授助残服务课程,各赛区还结合赛事实际开展了助残志愿服务的强化训练,包括无障碍设施使用、轮椅辅助、视障引导、手语沟通、心智障碍服务等技能。

王浩预计还将有约10万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城市志愿者为赛会精彩举办提供支持,让每一位来到广东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城市的热情与包容,擦亮“志愿广东”金字招牌。

来源: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羊城晚报、南方网
广东体育频道、南方财经SFC

© 2025, biz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