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今年来已有超450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

2025年以来,深市公司回购增持“大军”持续扩容。截至2月4日,深市共有451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公告,新增回购金额30.4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时,深市又有38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57.26亿元。

除多家上市公司踊跃回购股份外,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增持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2025年以来,河钢股份、湖北能源等18家公司相关股东加入了增持行列,计划增持金额上限达21.15亿元。

多家深市公司开展“注销式”回购

2024年全年,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768单,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1003.39亿元,其中15家公司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多家深市公司计划今年开展“注销式”回购。1月21日,华菱钢铁公告拟以不超过4亿元回购A股股份,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1月20日,格林美披露拟斥资不超过2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和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格林美表示,回购股份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

理工能科也于1月13日发布公告,拟以不超过1.8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并自回购完成之日起十日内注销。

从股份回购用途来看,2024年全年,共有134家深市公司以注销为目的进行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257.70亿元,同比增长72.08%,7家公司“注销式”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果表示,A股市场“注销式”回购行为在2024年有大幅度增加,“注销式”回购主题可能迎来快速发展期。投资者在关注“注销式”回购相关投资机会时,还应关注低估值、高回购金额上限、回购上限溢价比例、盈利能力等指标。

除了“注销式”回购,2024年全年还有159家深市上市公司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开展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173.77亿元。

龙头企业大手笔出手回购

2024年,深市多家龙头企业领衔回购的金额颇为亮眼,以真金白银的方式为市场注入信心。

顺丰控股董秘甘玲透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2077万股,回购总金额约为7.58亿元。此前,顺丰控股已完成2024年内第1期10亿元的股份回购,并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第2期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回购金额预计为5亿元至10亿元。

2024年12月10日,海康威视披露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拟以20亿元至25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票,用于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公司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奉玮表示,该回购计划展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京东方A于2024年10月31日公告,拟以不超过10亿元回购A股股份,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回购有利于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温氏股份则拟以最高不超过18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部分公司股份,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少数”持续进场增持

2025年以来,不仅有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公司“关键少数”增持的进度条也在同步刷新。据统计,河钢股份、湖北能源等18家公司相关股东今年加入了增持行列,增持计划上限金额21.15亿元。回溯2024年全年,深市共有287家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累计增持上限金额达292.05亿元。

1月9日,上海莱士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于1月7日及1月8日合计增持上海莱士股份2293.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5%,增持金额为1.56亿元。海盈康还计划继续增持上海莱士股份,合计增持金额预计为2.5亿元至5亿元。

在2024年披露“关键少数”增持计划的深市公司,2025年初又有新进展。1月6日,东方盛虹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4日至2025年1月3日通过深交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7295.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1%。此前,东方盛虹曾公告上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不超过40亿元增持公司A股股份。

中国稀土在1月7日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稀土集团于2024年7月8日至2025年1月7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49.4万股,增持金额为2.47亿元,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99%,该增持计划至此实施完成。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优化了自身资本结构,提升了市场活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也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整体稳定性。

(孔令仪时娜)

【责任编辑:刁云娇】

© 2025,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