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廣東行|走進「恐龍之鄉」河源博物館:期待與香港多做研究交流

美國商業新聞網】一具長20米、高8米的汝陽黃河巨龍「骨架」佇立在挑高的大廳裏,走進一旁的「恐龍產房」,各種圓形、長形、稜柱形等形狀不一的恐龍蛋化石密密麻麻地堆積在地,一旁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上,無法辨認形狀的印記竟是來自7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4廣東高質量發展採風團1日來到河源恐龍博物館,在「恐龍之鄉」河源探秘華南地區的神奇古生物文化。

《非洲時報》新媒體部主任鄧昕辰表示,參觀恐龍博物館圓了她自小的恐龍夢,「才了解到原來恐龍蛋化石不只是一個石頭,裏面可能還會有晶體或胚胎」,她表示回去後要用手機裏豐富的影像資料,向海外的朋友、讀者傳遞更多精彩見聞。

「河源的恐龍蛋化石多屬於白堊紀晚期,也即恐龍滅絕時期。」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副館長蔣安春介紹,河源擁有恐龍蛋、恐龍骨骼和恐龍足跡三位一體的恐龍化石資源,在世界範圍也屬罕見,其中恐龍蛋化石資源尤為豐富,如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的恐龍蛋化石超2萬枚,數量居世界之最,河源盆地也是目前廣東省內出土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且,其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外表蛋殼破損較小,外表面光滑或者具有明顯的點線紋,這對於鑒別恐龍蛋類別、進行深入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香港的同行上周剛剛來交流過。」今年10月,香港首次出土了恐龍化石,經初步認定屬於白堊紀時期,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曾表示,此次發現為香港古生態研究提供新證據,意義重大。蔣安春說,河源也注意到香港新發現了恐龍化石,此前與香港雖然已有「學在中華」青少年研學等合作交流,但在專業恐龍研究交流方面還未建立起正式的合作機制,「無論研究方向是地質底層,還是恐龍蛋種屬,還是要根據香港的研究成果來判斷它對整個華南地區的古生物學和恐龍學有怎樣的影響,我們都希望接下來可以有機會多做些交流和合作。」

© 2024,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