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优惠的背后,为何常有“网贷”的身影?

2023-08-27 11:19:36

据界面新闻报道,微博名为“安全_云舒”的用户近日发帖称,自己在携程上购买机票时,未经同意被选择了默认的贷款服务,现在对方通知有1000元逾期。他还指出,携程为何不能在逾期前主动联系并告知自己;此外,在还款时平台引导只还10%的最低还款额度,剩下余额留存在携程账户中。该用户在微博上认证为“默安科技创始人兼CTO”,默安科技是一家网络安全服务公司。

“安全_云舒”对携程不满,不仅仅在于1000元逾期,而是整个过程缺乏对其知情权的保障,甚至有误导、诱导贷款之嫌。

把网贷包装成优惠

为了验证“安全_云舒”的说法,我特意下载携程APP,点击进去后,在机票购买页面,确有“拿去花特惠”服务,分为“不分期”“¥306.94×3期(含服务费¥8.94/期)”“¥157.05×61期(含服务费¥8.0)”三个选项。

乍一看,无法辨别该服务与网贷之间的联系。只有当用户点击进去后,页面下方有一处不太显眼的小字“请仔细阅读拿去花相关协议”,再次点击后,页面显示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个人信息使用说明、信用购个人信息对外提供授权书、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个人借款额度、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个人借款合同等共计9项协议,涉及用户个人信息授权、身份证明、借款额度计息等方面,方能让人了解其服务性质属于网贷。对于一个急着买票的用户而言,要耐心看完如此多条款恐非易事。

此外,还有网友指称,用户无论是点击“不分期”还是“分期”,都将开通网贷功能。尤其是“不分期”的“0服务费”说明,容易误导用户,让人以为该服务就是免费享受“立减10元”的价格优惠,与携程同一页面显示的“机场餐饮购物券包”“82折接送机新客券”等,都属于客户可享的优惠服务套餐。

从“安全_云舒”等网友及我亲身体验来看,携程“拿去花特惠”确有多重消费陷阱之嫌。其一为免费陷阱,以“立减10元、0服务费”等话术诱导用户点击。不要嘲笑身为企业高管的“安全_云舒”贪小便宜。价格优惠服务是企业提供给用户的福利,用户有权选择。

其二是信息陷阱,突出优惠信息,弱化其网贷信息,利用用户购票心理,让用户点击使用。如果我不是看了新闻报道及网友说法,后续在购买机票时也可能会点击“拿去花特惠”的“不分期”。

其三是信用陷阱,如用户因不知情而“逾期”偿还,则会背负征信记录。根据携程相关说明,携程将与本合同有关的信息和用户其他相关信息提供给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贷征信部门批准设立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或其他合法设立的征信机构。这说明,一旦用户“逾期”,就将在以上部门信用大数据库中留下不良征信记录,后续会对该用户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何种影响不得而知。如果出现类似于“安全_云舒”的情况,用户不仅要还本付息,还会导致信用受损。

金融收入高增长,企业过度牟利冲动

类似于携程用户“特惠变网贷”的消息屡屡爆出。2019年,“金融界”网站发布的一则微博名为“范雎”的网友爆料内容显示,该网友在携程订了一张车票,却莫名其妙被默认使用了一款名为“拿去花”的借贷产品,该网友表示,其从未申请或授权携程申请该产品,该产品是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默认为支付方式的,并质疑是否涉嫌强制销售。

作为国内最大的OTA(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携程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及高频交易量,并于2017年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目前,携程金科、携程网络等对外控股的金融公司众多,2022年,公司包括线上广告及金融服务的其他业务收入达到25.26亿元。其中金融服务收入主要源于服务期间按比例确认的来自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平台服务费,以及在信用期内用户应收账款的利息。

当金融服务收入成为携程重要的经济支柱,更要防止其背后的业务扩张及无底线牟利冲动。企业不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用户使用并设置有利于企业利益却有损用户权益的合同陷阱。

“特惠变网贷”不仅是文字游戏,包括“安全_云舒”在内的所有携程用户,都有免于被套路的权利。

公正解决相关纠纷的关键,也不在于携程的自说自话,更需要监管机构的第三方裁决。民航局运输司早在2017年8月就发布了《关于规范互联网机票销售行为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在销售机票时不得以默认选项的方式‘搭售’机票以外的服务产品;应当通过清晰显著、明白无误的形式将贵宾休息室、保险等除机票以外的附加服务设置为旅客自主选择项,以有效避免旅客误选的情形发生。”对照这一规定,携程的经营合规程度能打几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