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位投保人而言,哪家险企更有实力和更有意愿为投保人“遮风挡雨”,是至关重要的选项考量。它既不是简单的保费低廉,更不是保费规模激进式增长,也不仅仅是退保率的高低。它应该包括哪些重要指标?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从八个维度设置十三项子指标,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差异分别赋予其不同权重。在此指标体系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八家上市险企2022年年报、2022年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等披露的保险效能提升的数据和表述为基准,评选出“保险效能提升榜”。
八个维度十三项子指标
“保险效能提升榜”评价指标体系为五个定量维度指标和三个定性维度指标,包括业务规模、赔付情况、客户满意度和投资收益等八个维度,二级指标则细化为十三项子指标。我们对八个维度的价值和内涵分别说明如下。
(梁淑怡/图)
(1)业务规模是保险公司行业地位和话语权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保险业务收入和增速等,反映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赔付情况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和赔付效率,包括理赔时效和赔付件数等指标,反映公司在保险赔付方面的表现,是衡量保险公司理赔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客户满意度是指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具体包括客户投诉率和退保率等指标,并参考原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点名表扬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保险服务质量指数。它反映公司在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表现。
(4)投资收益率反映保险公司投资端的收益能力。此维度评估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表现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反映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能力。随着死差费差日趋收窄,利差越来越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
(5)内含价值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它是保险业独有的概念,是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适用业务及其对应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中股东利益的现值。内含价值加上未来各年新业务价值的折现值构成寿险公司的总价值。
(6)业务交叉渗透维度反映险企在不同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和交叉销售能力。保险公司通过挖掘投保人的生命周期结构和价值分层等进行交叉营销和精准营销。
(7)产品创新指标主要指险企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创新是险企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百万医疗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保险金信托等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在存量博弈日趋白热化的保险市场竞争中,增量市场越来越重要。
(8)大健康生态指标则评估险企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情况,包括健康险业务规模、健康管理服务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指标,反映险企在大健康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潜力。
上述八个维度综合考量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质量、创新和战略布局等方面,全面评估保险公司的效能提升水平。
平安定性指标领先太平定量指标排尾
(梁淑怡/图)
榜单显示,中国太保总分位居榜首,中国太平总分居末,两者分值相差145。但两者的定性指标总分一致,差距在定量指标上。在八家上市险企中,这两家险企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内含价值均非显眼的对象,而是中规中矩。因定量指标得分最低,中国太平总分被拖累。
中国平安定性指标得分最高,且遥遥领先。这与中国平安集团内交叉营销和大健康生态布局及产品创新度密切相关。八家上市险企年报对自身业务交叉渗透情况披露较少,仅中国平安在年报中有所提及。在定性指标排名中,友邦和阳光保险并列第二。
与此相反,在定性指标得分中,中国人保和新华人寿得分并列倒数第一。
国寿规模保费老大平安内含价值最高
如果仅从业务规模上观察,在2022年保险收入破千亿的企业中,中国人寿保险收入位居第一,为6151.9亿元,同比增速为-0.5%;平安寿险位居榜眼,为4392.77亿元,增速为-3.9%;太保寿险位居第三,为2253.43亿元,但增速第一,为6.5%。
虽然2022年因疫情影响而线下销售受阻,但线上销售发展较快,线上双录和互联网销售等日趋成熟,业务规模仍然向头部机构集中。
保费规模大不能代表险企保单质量高。在趸交保费规模偏大的情况下,寿险规模保费和标准保费之差较大。但内含价值却是保险公司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从内含价值考量,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友邦人寿、中国人寿、阳光保险和新华人寿的内含价值分别为5196.21亿元、14200亿元、1220.11亿元、881亿元、12305.2亿元、1012.7亿元、2556亿元。
由此可见,中国平安保险内含价值最高,中国人寿次之,友邦居末。
(梁淑怡/图)
阳光投资水平最高
保险机构作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投资能力和投资动向长期引人关注。
在投资收益维度上,阳光保险、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名列前茅,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0%、4.7%、4.6%。可见,阳光保险的投资收益水平最高。
净投资收益率最低者则为友邦人寿,仅为2.65%。当然,友邦人寿主要投资去向与区域与其它公司出入较大,数值高低的参考意义有限。
产品创新能力方面,各家保险公司年报未公布新产品总量,但有公司公布了部分新产品品种。从榜单看出,各险企的产品创新高下不明显,同质化程度较高。
国寿赔付量最大太平赔付最快
投保人投保的目的是为了在出险时快速获得赔付或补偿。因此,赔付量和赔付时效是衡量险企服务效率的主要指标。
相关年报显示,险企赔付金额、理赔件数、人次均逐年呈现大幅度增长。这说明险企的赔付情况良好。其中,中国人寿赔付件数1917万和赔付总额515亿元,无论是赔付件数还是赔付金额,均为行业首位;从赔付时效来看,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位列前三。
投保人理赔服务体验逐渐优化。大部分公司借助App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赔。线上理赔服务更加便捷,行业线上理赔比例接近90%。如,中国人保健康门诊险案件已实现100%全流程自动流转结案,人均审核效能提升6-7倍,通过科技替代,自有人力较2021年减少32.5%。
与此同时,8家险企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审核理赔申请,理赔审核效率得以提升,且各家公司相差不大,多数公司披露的理赔时效均不超过2天,最快甚至能以秒级实现。如中国人寿的小额理赔时效为0.16天。从获赔率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获赔率数据集中在98%以上,有的甚至接近100%。
从结果看,投保人实际获赔率确实喜人。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获赔率数据集中在98%以上,有的甚至接近100%。
客户满意度上,2022年财产险公司投诉总量为39316件,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为70698件。其中,人保财险投诉量位居财险首位,平安人寿投诉量位居寿险第一。具体来看,人身保险是投诉主要对象,销售纠纷是消费者投诉人身保险公司的主要事由。财产险公司则以理赔投诉为主,其次是退保纠纷。
争抢健康生态布局
围绕人的生命周期进行全链条布局,已是各险企的战略重点。换言之,全生命周期经营模式已成保险业新趋势。“保单+服务”的经营模式也为险企建立养老、健康和财富闭环打下基础。
中国太保已基本建立起涵盖健康、医疗、康复和养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已落地12个太保家园养老社区,颐乐康养三条产品线初步完善,使用健康医疗服务的客户数在2022年增长了150%。
中国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线上旗舰平安健康,则致力于构筑一站式的生态平台和专业的医患桥梁;中国人寿通过出资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加速整合中国人寿集团内部康养资源,持续推进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项目的布局;阳光保险则立足保险保障的核心职能,延伸提供医疗、健康、养老等多个场景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银发经济”将逐渐发展成为重度老龄化程度下的支柱产业,而保险行业将成为我国“银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并面向国内老年人口提供多方位和多层次的保障服务,贯彻每位老人都老有所养的政策理念。
金融科技成竞争新高地
在监管促转型和三年新冠疫情双重压力之下,保险业转型经历了数年阵痛期。代理人数量陡减更让保险业增长不易。
2022年各险种整体增长拉动效率均有下降,其中人寿及年金险、健康险的收缩较为明显。榜单显示,“线上”“科技”成为保险效能提升的关键词。随着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等的发展,从前端销售、产品定价,到风险控制、理赔服务,整个保险产业的价值链正在被重构。保险公司越来越注重保险科技的应用,并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保险公司可在购买、保单管理、核保理赔等流程中缩减人力,将其转为由保险科技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促使运营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险企应基于大数据生成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营销,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提升购买转化率,对冲代理人大量减员产生的销售力冲击。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