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上岸后,才发现岸上也很苦丨人在职场

2023-08-21 10:00:00

33岁的大学室友跟我报喜,说刚通过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政审结束了,今后大概率不会再换工作了。

我一方面为她高兴,另一方面也为她担心,33岁上岸乡镇公务员,虽说是家乡的乡镇,但对于出国留学、毕业后又一直在大城市央企工作的她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24岁时刚从大城市央企辞职,上岸家乡县城事业单位时的情景。

考完得知上岸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在正式上班之后,这种开心又随着到手的工资只够养车、加油而消退。

最抑郁最想辞职的时刻,发生在上岸后第二、三年。那时我已经度过新手期,但在单位还是最年轻的新人。各种杂活都堆在我一个人身上,包括但不限于打扫办公室卫生、端茶倒水、布置会场、会议通知、订报刊书籍、整理档案,除此之外还身兼业务、党建、行政、宣传、财务出纳等数职。每天总是第一个去单位,最后一个走,周末也经常加班。

最夸张的一次是,我生病了,请了一上午假,去医院做检查,一上午接到十几个电话。有本单位同事问文件档案在哪里的,也有外单位咨询某项工作怎么推进的,有直系领导问工作进度的,也有上级部门催促交报表的。

一瞬间,我有种错觉,是不是单位离了我就不能正常运转了。

这还不是最让人难过的。干活的时候,领导们就说年轻人需要多锻炼,一旦涉及评优评先的时候,就说“年轻人以后路还长,还有很多机会”,优先年纪大的同志们先评。

可是年纪大的同事们很多都是踩点上下班,分内的工作能做完就不错了,偶尔有临时性事务摊派下来,一个个溜得比兔子还快。

在这种“干全单位最多的活,拿最低的工资”的氛围里,我不禁怀疑起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从大城市的央企辞职回到家乡呢?

当初,在大城市的时候,996工作让人身心俱疲,虽然多劳多得,但是每一份工资都饱含着面对甲方唯唯诺诺、“甲方爸爸说什么都对”的窝囊费,漫长的通勤时间,高不可攀的房价,每天被外卖摧残的胃,都让我无比向往家乡那座小县城,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刚进入事业单位时是开心的。每天住在家里,单位离家不过15分钟车程,8点钟上班,我可以睡到7点多起床,还来得及去单位食堂吃一碗加满牛肉的牛肉面。

那时候每天都感叹,单位食堂的饭菜比家里的丰盛、美味。衣服不用自己洗,卫生也不用打扫,家里人都帮忙一起做了。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自己的时间,在大城市被工作、加班和通勤挤压的时间突然又回来了。买了很多新衣服,开始研究怎么穿衣搭配,甚至买了自拍杆和穿衣镜,每天上班前拍一张照片做纪念。

小县城的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让人不开心的呢?恐怕是第一次领导说,“小李,办公室的小王调走了,你接一下她的工作吧”,我没有权力拒绝。

后来,财务股的出纳陈姐调走了,领导说:“出纳的工作很简单又纯粹,小李你也顺带一起做吧。”就这样,每调走一个同事,我就接手一份新的工作,而又迟迟不加新的人进来分担我原来的工作。导致我最后一个人身兼数职,最夸张的时候,我微信上有大几十个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比这更多。

后来我实在忍受不了无休止的加班,就去找领导提。

领导说调一个人来给我帮忙,结果来了一位刚生完二胎的大姐,三天两头请假。一会儿大宝学校要搞活动,请假;一会儿小宝生病了要去医院,请假;过两天,家里老人不舒服,要去医院做检查,请假;再然后,自己累病了,在打吊针,请假。

我又忍不住去找领导提,领导说人家工资又不在我们单位发,管不了这么多。又一个加班到办公楼最后一个走的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在车上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我去找分管领导说,我要辞职,不想干了,麻烦尽快找人交接工作吧。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从直属领导到分管领导再到分管人事的领导,一个个都找我谈话,劝我,这可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作,多少人挤破头还考不进来呢,你居然想辞职,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又让几个平时玩得好的同事来轮番劝我,最后领导们说上会讨论,申请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招聘一两个临时工来分担我的工作,减轻我的工作量,让我继续在这里好好干。

没想到最后真的招了两个临时工过来,只是一个还没到我们部门就被其他部门给截胡了,只过来一个人来分担我的工作,我就这样又留下来继续干了。

不知道我的大学室友上岸乡镇公务员后,会不会也有想辞职的时刻?

好不容易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重重关卡的她,恐怕不会想到岸上也有这么苦涩的日子。

(作者为华中地区事业单位人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人在职场”,欢迎来信分享职场心声、吐槽职场经历、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业规则。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