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高校科研成果飲譽高交會

正在舉行的第18屆深圳高交會,香港高校研發的科研成果受到廣泛關注。香港科技大學團隊納德光學研發的移動3D影院、理工大學研發的新材料抗熱工作服和城市大學的海洋科研成果等科研項目都吸引參觀者的目光。據記者了解,這些項目都是深港兩地合作的成果,香港高校的研發北上深圳孵化,獲得了深圳市政府的政策、資金、場地扶持,內地風投機構、行業協會等也紛紛加入支持,兩地緊密合作形成了「香港研發+深圳孵化」的模式。■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李望賢 深圳報道

在高交會場,一個重量僅有200克的移動3D影院吸引了大批電子產品發燒友爭相試戴,其清晰的觀影效果得到了眾多觀眾稱讚。這一款「全球最輕便的移動3D影院」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年輕團隊所研發,產品在重量和顯示精度均領先市場。記者了解到,這款產品主體重量僅200克左右,採用雙M-OLED微顯示屏,顯示精細度優於手機,清晰度相當於手機屏幕的5倍。負責人透露,這款產品今年1月在美國硅谷獲得第六屆北美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總決賽二等獎。來自深圳的觀眾小吳告訴記者,這款產品戴20分鐘並不眩暈,顯示屏發射的是低能態長波長藍光,解決了同類產品的藍光傷眼的問題。

6大高校深圳設研究院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香港高校的展位。 深圳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深港兩地地緣相近,產業互補,科技合作空間巨大;科技成果轉化前景廣闊、科研資金充裕等因素吸引,香港高校從10年前就開始北上深圳,設立產學研基地。目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6大高校均在深圳設有研究院,承擔多個科研項目,並孵化眾多的科研成果。其中,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過去一年承擔各級科技計劃64項,其中國家級科技計劃29項。2015年10月至今一年就組織專利申報23件。結合深圳產業發展,研究院與企業開展多項合作。此次高交會上,香港城市大學展出了協助海洋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與珠海雲舟科技合作開發的水下機械人。

香港科研機構在深圳落戶,首先獲得了深圳市政府的大批資金支持。由香港城市大學聯合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在內的6大高校共建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記者從城市大學了解到,實驗室在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設立內地分支機構–海洋與人類健康研究中心,重點研究包括南中國海傳統和新興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等,自2012年成立,已經形成包括深圳有毒藻類研究團隊、海洋生態系統研究團隊。

「創客」成深港年輕人熱詞

去年以來,「創客」成為了深港兩地年輕人最熱門的詞彙。內地市場上,智能製造、互聯網+、雲平台、物聯網等眾多領域都不乏香港創客的身影。港人蔡智文在深圳創業,其創業項目「海房東」是一個跨境房產交易的互聯網中介。蔡智文深圳創業看重的就是深圳市政府對創業者的扶持力度和內地廣闊的市場。他告訴記者,在深圳設立公司可以成為香港創客打開內地市場的窗口,對初創項目來說,內地風投、金融機構的投資支持力度大。資金、場地、政策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加上深港兩地相近的地緣,深圳成為了香港創客北上落腳的首選。

香港科研項目北上深圳孵化,除了將高校研究院落戶在深圳外,兩地也共同搭建了一批孵化機構。深港產學研基地、深港創新圈、前海青年夢工場等都專門針對香港創客提供系列優惠和服務。深港創新圈從2007年開始運作以來,深港兩地累計投入了3.5億元聯合資助科技合作項目。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