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声(Sound of Freedom)》海报。(资料图/图)
今年北美暑期档的电影, 除了惯常的例牌好莱坞流水线大片,也出现了不少激发公众热议的电影,例如关注性别议题的《芭比》,关注科学家的良知与战争悲剧的《奥本海默》。不过却没有一部电影像《自由之声》那样,从台前幕后都充满着戏剧化的争议,散发出文化战争的硝烟,其“撕裂性”远比这部惊悚片的类型本身更为惊悚。7月底,这部影片就因为获得五千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引起热议。8月初,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说为这部电影提供资金的支持者之一,法边·马塔(Fabian Marta)于7月23日在密苏里州因为儿童绑架罪被捕。尽管该案的细节尚未公开,但如果被判有罪,马塔可能会面临漫长的刑期,最少10年监禁,又将这部电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后真相时代的叙述和真实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这部电影的剧情,这里先引一段豆瓣网《自由之声》的简介:“本片基于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事件改编,联邦探员蒂姆·巴拉德(吉姆·卡维泽饰)在把一个小男孩从残忍的儿童拐卖犯罪中解救出来之后,得知男孩的姐姐同样被拐,他决定冒险前去营救,但政府无法派兵到他国领土救援。时间紧迫,蒂姆辞去工作,深入哥伦比亚丛林以身犯险,誓要把女孩从生不如死的命运中解救出来。” 在这段介绍和电影的宣发中都一再强调,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类似纪录片。主人公也就是现实中的巴拉德(Tim Ballard),自称在中情局和国土安全部工作过,因为不满官僚体制和职权限制,2013年在犹他州成了“地下铁路行动(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简称OUR)”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在美国本土和国外打击人口贩卖,特别是贩卖儿童并且迫使他们从事非法性交易的违法行为。按照该组织的宣传,已经成功地解救了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但是公众媒体对于这些宣传并没有照单全收,早在2020年,国际媒体Vice News就以《著名的反对性贩卖人口组织存在真实性问题》为题,发表了长达数万字的调查报道,不仅指出巴拉德和OUR“所讲述的具体故事非常戏剧化,大胆、英勇,却极难核实。它们也并非完整的真相……该组织的实际做法和其所宣称的一些成功之间存在着差距。我们发现的不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叙述,而是一种美化形象和神话构建的模式,一系列夸大其词的言辞,总体而言,相当误导人” 。这篇报道调查了巴拉德声称曾服务和合作过的机构,认为存在过度甚至误导性的宣传,还有一些无法证实,包括巴拉德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此外,Vice提到“为人口贩运幸存者提供善后服务的一些声誉良好和广为人知的组织对OUR并不了解,专家们对OUR的宣传提出了严重的质疑。最终的效果让人感到不太舒服。那些热衷且真诚地想拯救世界上最脆弱和危机中的儿童的忠实支持者,为该组织捐助了数百万美元。但是该组织用这笔钱做了什么,大部分并不清楚,即使清楚,也不知道其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效。”
《自由之声》原型蒂姆·巴拉德(左一)、主演吉姆·卡维泽(图中)、导演亚历杭德罗·戈麦斯·蒙特维尔德(左三)。(资料图/图)
巴拉德和OUR在公共宣传中经常提及的一个代表性案例,是一位化名为“莉莉安娜”(Liliana)的人口贩运幸存者。Vice最终找到了这位真实存在的受害者在美国法庭上的陈述,但这些陈述“与巴拉德公开谈论的内容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最为关键的是,与OUR在筹款材料中所做的断言相反,莉莉安娜并没有被任何人找到或者营救:当时她年仅17岁,在经历了多年的强奸、心理操纵和身体虐待后,她自己逃脱了”。
根据莉莉安娜在法庭的陈述,她在14岁时遇见了17岁的“渣男”男友,被诱骗来美,最后不得不从事性工作。2019年,巴拉德首次讲述莉莉安娜的故事,在为福克斯新闻撰写的提倡修建边境墙的专栏文章中,他认为是因为没有边境墙,才导致这位来自中美洲的13岁女孩被贩卖到纽约,每天被强奸30-40次,直到OUR帮助她逃离了地狱。随后,巴拉德出席了特朗普在白宫的活动,宣传建立边境墙。巴拉德说,“我将这位小女孩介绍给了伊万卡女士(特朗普之女)。这位小女孩在中美洲被绑架,11岁……为什么?因为我们是消费儿童色情的最大国家。我们是有大钱的客户。” Vice的调查强调,在巴拉德口中,莉莉安娜的年龄不断变小,“错误地说她来自中美洲,而不是墨西哥。最后,他声称她被强奸的次数是莉莉安娜和其他被拐卖妇女在庭审中作证的每天 15 到 20 次的两倍。(无论次数多少,这仍然是故事中令人恐怖的一面,而且无论哪种情况,创伤都肯定很严重)。”参加白宫的活动三天后,巴拉德接着发表了一篇文章,将莉莉安娜的遭遇和建立特朗普提倡的边境墙联系在一起,并且宣称“现在我的基金会正在照顾她,为她准备在联邦法庭上作证。根据美国法律,作为在美国的性交易幸存者,莉莉安娜已被授予合法身份,不久将成为美国公民”。
2019年1月,巴拉德在白宫参加特朗普主持的活动。(资料图/图)
Vice新闻联系了纽约州受害者援助办公室和相关部门,查阅了2016-2020年的公共记录,发现其中没有任何文件提及OUR组织或者巴拉德本人。纽约援助办公室的一位发言人也指出,他们无法证实巴拉德报告中的任何细节,该办公室与OUR没有任何关系。根据Vice的调查,不少从事被贩卖人口解救的官方和非官方组织都不熟悉,也没有与OUR进行过合作,如美国自由网络(Freedom Network USA),这是一个由反对人口贩运组织构成的联盟,其负责人布鲁格曼(Jean Bruggeman)说,OUR 不是联盟成员,其成员机构也普遍不熟悉该组织,也没有与之进行合作。
此外,Vice的调查报道也发现OUR每年募集的资金高达数千万美元,而巴拉德等人的高薪,都存在很多不透明的地方。OUR和巴拉德及其亲属旗下还经营着多家营利性的子公司。一旦人们质疑这些资金使用情况时,他们总是以保护受害者或者海外安全为由拒绝。OUR的税务文件表明,它在2018年筹款1700万美元,2019年2100万美元。我们也很容易在其网站上看到2022年的税表,其筹款金额已经高达5600多万美元。
巴拉德也雇佣“通灵者”来提供消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摩门教徒,这也是OUR总部设立在犹他州这个摩门教大本营的原因之一。巴拉德在与特朗普会面前,已经和犹他州的政府官员、立法机构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当地摩门教主导的媒体,被资深调查记者肯尼斯·帕克(Kenneth Lynn Packer)称为是OUR的“啦啦队”,帕克本人因为在《美国犯罪杂志(ACJ)》撰文批评OUR,遭到该组织的法律威胁。有趣的是,OUR雇佣的律师事务所,正是人称摩门教“法律替身”的大律所,这也为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注入了更多的宗教因素和影响力。
《自由之声》不时插入一些与剧情脱节的标语式口号。在一个场景中,巴拉德挂掉了上司打来的电话,然后说了一句“官僚主义——狗屎!”事实上,正常人不太会这样说,除非是为了让观众们相信巴拉德在官僚主义之外找到了“福音”,也就是创立OUR机构。然而现实比电影更戏剧化,根据近期美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巴拉德因为内部多名员工的投诉,已经离开了OUR。尽管指控的内容没有公布,但是报道提及,一名员工曾陪同巴拉德进行一次国外卧底行动,在行动结束后,该员工向人力资源部门投诉了巴拉德,随后的调查促使他辞职离开了OUR。
巴拉德因为遭到员工投诉,已从自己创办的非营利机构辞职。(资料图/图)
阴谋论和真理的闭环
尽管巴拉德和他创立的组织遭到不少质疑,但并未影响《自由之声》获得巨大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质疑甚至变成了这部电影宣传和营销的一部分,有些网民认为主流媒体为了掩盖真相,而打压他们。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和美国社会甚嚣尘上的阴谋论,特别是极右翼的网络组织“匿名者Q(QAno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完美的闭环。
“匿名者Q”的言论,最早于2017年出现在一个网络论坛上,“Q ”通常指白宫的最高机密。匿名者会在该论坛不时发布一些号称是内部机密的文字,最后逐渐如病毒般扩散到全美,并形成了一个类似宗教的秘密社会。它的主要观点是,在里根之后,真正掌控美国的是“深层政府”,由一群邪恶的撒旦教团体所组成,其成员包括资本家如比尔·盖茨和总统、政客如克林顿家族等各国首脑,这群人都是恋童癖,甚至靠贩卖儿童、杀害儿童提取“肾上腺素”获得永生。也有更夸张的说法,这些人并非真正的人类,而是“蜥蜴人”;而特朗普就是真正要清理这些“沼泽”的天选之人。新冠大流行期间各种匪夷所思的阴谋论、反5G技术和2021年1月6日的占领美国国会大厦事件,更是让作为幕后推手的“匿名者Q”家喻户晓。在“匿名者Q”的原则中,一切对其质疑和反对,都是因为“深层政府”不想让人知道,或者质疑者本身就是恋童癖。它还要求信奉者“在普通人听到的地方不要谈论匿名者Q”。在他们中间流行着诸如“一场风暴来临”这类切口,他们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特朗普的政治集会中。
特朗普在新泽西的俱乐部主持放映《自由之声》。自左至右依次为:巴拉德、特朗普、制片人埃杜瓦多·维拉斯蒂吉、男主角吉姆·卡维泽。(资料图/图)
《自由之声》这部电影本身没有直接提及这些阴谋论,只是个别镜头有所暗示,然而这些阴谋论却是整部电影挥之不去的背景。
首先就是这部电影的制作、院线排片到上映的宣传都充斥着阴谋论。在众多社交媒体中,美国极右翼政治和宗教团体不断宣传迪士尼公司有意阻止这部片子,是因为害怕真相被公之于众。实际上,这部影片拍摄于2018年,迪士尼公司在2019年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后,原发行商福克斯(拉丁美洲)放弃了这部电影。迪士尼公司的发言人说,并不知道这部电影。而该片制片人爱德华多·维拉斯特吉(Eduardo Verástegui)自己的说法是,该片完成以后,因为担心亏钱,没有任何工作室愿意接手,网飞和亚马逊也都拒绝了,之后由犹他州的 “天使”工作室(有摩门教背景)接手了该影片,通过众筹形式筹集了500万,目前看来有了丰硕的回报。狂热粉丝们纷纷涌入社交平台为之打分点赞,也有一些媒体认为是“机器人疯狂刷分”。而在“匿名者Q”的主要帖吧上,追随者们不断庆祝这部电影的票房大获成功,让人们“睁开了”眼睛,更让“嗜血者们”痛苦……
巴拉德曾暗示家具网站Wayfair使用家具运输网络贩运儿童,在这种说法遭到质疑后,巴拉德在社交媒体上并没有澄清,而是避重就轻地写道:“不管有没有Wayfair,儿童贩运是真实存在的”“孩子们需要我们!”
《自由之声》剧照。(资料图/图)
《自由之声》上映后,主演卡维泽曾作客极右翼代表人物史蒂夫·班农的播客节目《班农战情室》,大谈“匿名者Q”报料中的内容,“风暴将临(指特朗普的最终胜利)”以及美国被吸食“肾上腺素”和人血的撒旦团体所控制,并且暗示这些都是犹太人和跨性别社区的阴谋。在影片宣传时,卡维泽不顾大众普遍不会认同对儿童的剥削和贩卖这样的常识,不断暗示人们如果不站在他们的一边支持这部电影,那么就会站在“贩卖儿童者”和“恋童癖”的那一边。当他宣称“我们可以让《自由之声》成为21世纪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时,《卫报》不无讽刺地评论道,“我们都最好清楚地记住,卡维泽和他的战友们想确保接下来发生的是什么样的内战”。(《汤姆叔叔的小屋》促成了美国废奴运动和内战)
硝烟不停的“文化战争”
美国目前虽然还没有爆发真正的内战,但这部电影却成为后特朗普时代美国社会“文化内战”和社会撕裂的符号。在近期的相关讨论中,人们已经很少讨论这部电影内容的真实性和电影本身的得与失,各派人马赤膊上阵,互相厮杀起来:极右翼将其视为“大卫战胜歌利亚”的标志,反抗了主流的压制,揭示出美国社会“深层政府”的丑恶嘴脸。不管是巴拉德本人还是极右翼团体,谈及人口贩卖,特别是儿童贩卖时,都不断呼吁美国需要管制“移民”;主流媒体则讥讽这些白人至上主义者一边看电影,一边不停说“阿门”的极端宗教分子“狂热无脑”和“缺乏理性”,同时也质疑这种洗脑式的营销模式。
无论《自由之声》的真实性如何,背后到底藏着多少阴谋论和利益团体,毫无疑问,它的炒作营销和票房已经成功,成为当下美国社会观念撕裂的一个符号。虽然这部电影刻意隐藏了阴谋论和极右翼的意识形态,进步主义者担心它的号召力会成为极端主义的一面旗帜;而政治和宗教右翼则痛斥主流叙事和现代性,同时却对这部电影采取的“现代性”营销和各种手段能够成为主流叙述的一部分而欢呼雀跃。然而在各方的互相诋毁和信息迷雾中,对电影本身的得失和真实事件的调查早已淹没在了噪音之中。
美国反天主教运动宣传画,大字意为:“救救女孩子。”(资料图/图)
在诸多的批评中,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作家莱曼(Chris Lehmann)在《国家》杂志写的一段话,他追根溯源地指出,这种社会恐慌如同“叫魂”事件一样,一直萦绕在美国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一事件,他写道:
这种宗教右翼的道德恐慌,长期以来一直围绕着“我们的孩子们被恶魔势力危害”的叙事展开,这些势力推动堕落的世界进一步下降和走向地狱。内战前反天主教时,就强调在神圣的美利坚新教共和国,有邪恶的外来神父、修士和修女在侵害儿童。后来“白人奴隶制”的幻想爆发,并将亚洲的企业家描绘成难以想象的邪恶领袖,以此用来作为早期工业时代排外议程的借口。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同样的叙述再次抓住了宗教右翼文化的类诊疗手段。现在则被不存在的撒旦邪教剥夺、虐待儿童的大流行所催眠。
如果这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之声》无疑给沉醉于这些迷雾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孤胆、反体制化、阳刚的白人英雄救主,尽管这仍旧是致幻剂。理解这点,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特朗普粉丝、阴谋论笃信者和这部电影的受众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为他们都在等待一场风暴,等待这种白人英雄式的救赎。
在主流文化嘲弄这些群体成员时,其实也应该作点反思,为什么如今“阴谋论”和极右翼的思潮不仅在美国,更是在全球盛行,为什么立场成了远比真相重要的“敌友之分”的依据。无论任何立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保护我们的孩子,终止一切贩卖人口的犯罪行为。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会为这部电影买单,人们可能还需要一部真正的《自由之声》,把更多的人从被贩卖和剥夺心灵的自由中解救出来,肩住这道黑暗的闸门,解救心灵的枷锁可能要更为困难,特别是在碎片化、立场化的后真相时代。
主要参考资料:
Rolling Stone:‘Sound Of Freedom’ Is a Superhero Movie for Dads With Brainworms,2023-07-07
The Guardian:Sound of Freedom: the QAnon-adjacent thriller seducing America,2023-07-06.
The Messenger :Why Tim Ballard Stepped Away From 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 Report,2023-08-07.
The Nation Magazine:Sound of Freedom Is a QAnon Fever Dream, 2023-08-07.
Vice News:A Famed Anti-Sex Trafficking Group Has a Problem With the Truth(2020-12-10)
VoX:Sound of Freedom wants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child trafficking. Here’s what it’s really doing(2023-08-04)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