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黑龙江五常市,靠近河道的稻田已被淹。(南方周末记者
看着雨水倾盆泻下,黑龙江五常市种植户申勇意识到,自家的50垧(约合750亩)“稻花香”恐怕将要遭难了。
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台消息,截至2023年8月5日8时,五常等6个站点的降雨量超过250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五常龙凤山。五常单日最大降雨量为145.3毫米,打破单日降雨量49.9毫米的最高纪录。
五常是我国知名的优质稻米产区,以五常大米闻名,2022年五常大米产量约70万吨。境内河流有牤牛河、溪浪河、拉林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297条,水系发达。此外,还有磨盘山、龙凤山两大水库可供农业灌溉。
在超历史极值三倍的雨情之下,五常境内水库、河流超汛限水位,多个乡镇遭受洪涝重创,水稻主产区龙凤山更录得最大降雨量。8月3日凌晨,龙凤山水库加大了泄流。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工程学院老师林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农户在靠近水库下游种植,既能获得肥沃的土地又能保证灌溉用水。但在极端降雨天导致的排洪情形下,这些土地承受的洪涝也最为严重。
8月6日晚,黑龙江省防汛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本次降雨过程影响尚未结束,6号台风“卡努”极有可能北上影响黑龙江,再次引发局地强降雨。会议强调,龙凤山、磨盘山等水库仍超汛限水位,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
新华社8月10日从五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初步统计,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其中超过100万亩不同程度受灾。
降雨量达历史极值三倍
虽然已有气象部门的预警在前,8月2日这天磅礴的雨势依然让申勇联想起1998年松花江流域那场特大洪涝灾害。
此前,8月1日,哈尔滨市气象局已联合多部门发布地质灾害、山洪灾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预警图。哈尔滨市的区县中,双城、延寿、五常、尚志等南部的区县都被涂抹上了代表“风险高”的橙色。
8月2日,大雨如期到来。从早间开始,五常市气象台的暴雨预警不断升级,很快从6时的蓝色预警升级至10时的橙色预警。14时许,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五常三大水系中,牤牛河发源于黑龙江省内最高峰大秃顶子山,向北流入五常境内,进入龙凤山水库后,再沿着一条被村民们称为“龙凤山干线”的河道流下山来,流入河岸两边的稻田。受其滋养的龙凤山灌区共有11个乡镇,水田面积37.45万亩,约占五常全部水田的六分之一。
在历史罕见的降雨之下,这些河流将泛溢的雨水送入稻田。根据哈尔滨市气象台的信息,8月3日8时-21时,五常中南部降雨量已达50~100毫米,个别站点已达100~180毫米。
180毫米,相当于龙凤山地区雨季中单月的降水量。公开资料显示,龙凤山乡每年6、7、8月份为雨季,每个月降雨量在170毫米到190毫米之间。然而,雨势在8月4日这天依旧不减。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台消息,8月2日至5日早晨,龙凤山降雨量达到了281.9毫米,是黑龙江省157个站点中最高的。
水库库容告急
河流灌溉是五常大米美味的原因之一。2022年《黑龙江日报》一篇文章曾提到,牤牛河、拉林河在流淌过程中受阳光照射,逐渐升温,更加适宜水稻生长。申勇也知道这一知识,“喝水热乎,对(水稻)成长比较好。地下水太凉了”。
龙凤山干线的两侧因此成为水稻种植的上佳地点。林宾表示,牤牛河水在龙凤山水库中得到充分日照,水温适宜。而且靠近水源处取水方便,土地更肥沃。申勇的水田在灌溉之后,余水会被排出,接着流向下游产区。因此靠近中上游的田地更受青睐。
随着暴雨持续,龙凤山水库的库容量很快告急。牤牛河不断将洪水灌入水库,一位五常当地的灌区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龙凤山水库的进流量最高达到3000立方米/秒。
在水库管理中有汛前限制水位这一概念,简称汛限水位,作用是预留一定防洪库容,防止洪水来临时水库水位上涨超过水库的承载能力上限。2023年7月《中国气象报》的一篇文章提到,龙凤山水库调度中心收到气象部门通知将有大雨后,提前建议开闸放水,使得暴雨之后水位未超过汛限水位。
8月2日夜,五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通知,龙凤山水库将于3日凌晨2时30分起加大泄流,将达每秒500~600立方米。与此同时,水库下游居民开始进行紧急转移。截至3日17时许全部转移完毕,共6000余人。龙凤山水库管理处工程师2010年的一篇论文曾提到,该水库的设计安全泄量为500立方米/秒。
张秋葵的田地正处于“龙凤山干线”的右岸。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家田地都被洪水淹没,两米半高的育苗大棚已经被淹得只露出一个顶,水最深的地方可达3米。
8月4日下午6时,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当前,拉林河上游的龙凤山水库、磨盘山水库连续泄洪,拉林河将发生超50年一遇洪水过程。
8月6日,黑龙江省水利厅一位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日至4日的大雨在上游汇流,需要一定时间才注入水库,因此目前泄洪还在继续。龙凤山水库一直保证进流量大于泄量,因此仍对下游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水库之前一直在分担(下游压力),后来一看不行,再蓄水的话水库就要垮了,那下游就不止是淹地的问题了。”
五常市被淹没的农田。(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图)
浸泡4天以上,会减产
五常大米是单季稻,这个时间正处于关键的抽穗期。抽穗指的是水稻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一般持续5~7天。这段时间的水稻生长环境会决定其出穗的粒数、穗粒的成色乃至是否绝收。
“水稻是边抽穗边扬花,这时候它刚刚裂口,如果灌水进去就不会灌浆了。”种植户张秋葵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以往的6~8月也是五常的雨季,如果不巧在抽穗期间下大雨,水稻就可能不扬花、“瘪粒儿”或是穗粒上出现黑色的锈迹。
8月6日,张秋葵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她家的255亩地已经被洪水淹了3天以上,她估计产量会减少40%左右,损失10万元以上。
北方某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李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水稻的耐水性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整株浸泡在水中4天以上,预计至少会减产10%左右。“泡水会对水稻的植株发育造成影响,可能死亡,但具体泡多久会死亡还没有准确的数字。”
等待水退的这几日,张秋葵无事可干,只能干着急。她每天都会去田间看看水退没退。“能走到哪儿算哪儿。”张秋葵表示,“眼瞅着剩一个多月了,就要秋收了。”
8月6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洪涝灾后农业生产抗灾自救方案》,旨在加快农业生产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其中提到,要把加快田间排水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作物水渍时间。
具体而言,该方案建议,有田间排水工程的,要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充分发挥排水工程作用,加快顺水排水进度;对没有田间排水工程的,按照水流方向挖排水沟、积水坑,昼夜奋战,全力抢排快排;对不具备挖沟条件的,架设水泵,设置临时泵站,采取强排措施,快速排除农田积水。
“挖沟是最基本的排水方法。”李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抽水机进行抽水。
8月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东北四省区及天津、河北、山东等相关省份防台风防倒伏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指出,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前期东北地区强降雨导致农田水分饱和,玉米等作物根系松动,如果暴雨叠加大风,作物倒伏风险极高,要求“加快排除田间积水”“加强稻瘟病等重大病虫监测防控”等。
农业保险可否分担损失
8月8日这天,水终于退去不少,露出水稻尖了。张秋葵赶快前去地里挖排水口,又给这些泡了四五天的水稻打了些促生长的药。她看到淹得轻的稻子还能扬花,“减产是肯定的了”。至于被洪水泡得严重的水稻,已逃不过绝产的命运。
目前,除了积极自救,农民与亏损风险之间的堤坝还有农业保险。
据张秋葵介绍,五常当地基本每个村子都会组织村民集体购买保险,不同村子对接的险企也不一样。张秋葵所在的村子,一亩地的保费是25元,其中村民承担5元,政府承担剩余的20元。如果没有理赔发生,到秋天险企会返给村民一笔钱,大于他们缴纳的保费,“相当于利息”。
《黑龙江日报》2021年的一篇文章提到,黑龙江省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为80%。其中中央财政45%、省级财政25%,县本级财政10%,农户按照保费的20%缴纳个人承担部分保费。
上述险企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亩地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投保额是470元,“颗粒无收的情况下,赔80%”。作为对比,张秋葵每年在自家250多亩地上耗费的成本约为40万元。保险赔付金额难以覆盖全部损失。
根据以往的赔付案例,自然灾害之后的查勘、定损、赔付等工作会加速推动。2020年7月,黑龙江接连遭遇三场台风袭击,当年9月3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即印发《关于加强财产保险理赔服务工作积极应对雨水洪涝灾害的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加快推进后续工作。
新华社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8月6日10时,河北、北京、黑龙江等16个受灾地区的保险机构收到保险报案18.91万件,估损金额62.41亿元。
8月9日,一位五常地区的中国人寿财险理赔员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自己不能确定具体的理赔数字,要等村民将受损情况报给村委会,随后理赔员下到地头核定损失情况后方能确定。此时他正在下地查勘的路上。
(文中申勇、张秋葵、林宾、李霖为化名)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