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存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不足一半的情况。(视觉中国/图)
2023年8月2日,河北审计厅发布了《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
报告中写道,此次对9家地方城商行的风险状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资产质量不实,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较大,处置方式较为单一,审计调增不良资产76.70亿元。
截至2022年6月末,9家城商行资产总额19750.53亿元,负债总额18348.1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河北共有11家城商行。其中,衡水银行连续多年未发布年报,根据其余10家城商行2022年报,河北银行资产规模最大,共计4892亿元。
8家城商行违规发放406亿贷款
河北审计部门发现,有8家城商行违规发放贷款,包括向贷款已经逾期的客户或关系人发放贷款,以及一个辖区内的不同分支机构,给同一借款人发放贷款。违规放贷共涉及金额406亿元。
9家城商行不能严格履行“贷款三查”制度,导致59.59亿元贷款资金存在较大风险。“贷款三查”指的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这一制度能够使银行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判断贷款风险,也是事后追责的重要依据。
2023年7月,河北邢台市银保监分局做出处罚决定,对河北邢州农村商业银行处以60万元罚款,对时任行长处以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银行“贷款三查”执行不到位,未对集团客户进行统一授信。
审计报告写道,7家城商行存在员工违规经商办企业,或违规核销贷款行为。审计指出问题后,依据规定对55名人员给予处分、追究了责任。
报告说,“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执行不到位,主要是增加企业负担、提高信贷门槛,普惠及民营企业等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2022年5月,河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纾困解难的十四条措施》,强调要改进小微企业金融供给,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确保2022年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户数持续增长。
此外,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2022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力争较2021年有所下降。
30个单位,违规租赁344辆公务用车
河北审计部门发现,财政支出存在管理不够严格、支付效率低下、违规使用等问题。
例如,123个市县将193亿元财政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账户,没有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至到2022年年底,还有118亿元财政资金在上述账户沉淀。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指的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国库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各单位不再另设银行账户。
审计报告中写道,有42项转移支付资金结存在市、县财政及主管部门,涉及金额105.15亿元。唐山、承德、邢台3市,3098个项目执行率低,资金未发挥效益,涉及金额43.88亿元。
2020年-2023年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共计24亿元。截至2023年4月,仅支付10.25亿元,支付率为42.7%。公开资料显示,河北省内的试点城市为石家庄。
审计报告透露,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依旧存在。例如,4部门负责监管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存在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涉及资金1.07亿元;3个政府采购项目以及2个生态治理项目虚假招标,涉及资金6334.06万元。
此外,30家单位未经批准,长期租赁344辆公务用车;5家单位超编制配备,或以长期租车形式变相配备公务用车34辆;11家单位公车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比公务用车改革前支出还多370.80万元。3家单位长期租赁3辆车,但处于闲置状态,全年使用仅27天。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