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国办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20条具体措施。其中一类是取消对某些消费的不合理限制,让有消费能力与意愿的人能把钱花出去、满足自己需求,包括汽车(第一条)、住房(第三条)与文娱体育会展(第七条)等。
具体而言,第一条明确要求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明确提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限购的要因地制宜优化限购措施。
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措施。汽车产业已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超1323万辆,同比增长9.8%。但汽车消费仍面临不少限制。如很多城市以污染、拥堵等为名限制汽车牌照数量,限制外地二手车迁入本地。这些限制措施阻碍了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所以发改委此次发布的文件,第一条就要求优化这些限制措施。
除了汽车,被限制消费的还有不少领域。再比如购房。此前为了遏制房价高涨,不少地方都出台了限购措施。日前住建部提出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目前,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破灭,市场预期已然生变,房地产市场有条件进行调整。
关于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措施提出“加快审批等工作进度,持续投放优秀电影作品和文艺演出。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近来,大家明显感受到演唱会多了,不少地方致力于发展“演唱会+文旅经济”,引燃了盛夏的激情。
当然,除此之外,很多消费领域也存在限制。比如水上活动,南方很多地方河湖众多,水域宽广,本是民众体育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且不少中产阶层有能力进行皮划艇甚至游艇等消费。2022年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游艇”。但国内大多数水域都受到严格管制,私人想开展水上活动非常困难。此前有人想沿京杭大运河划皮划艇到北京,结果刚刚下水就被执法人员叫停。
还有私人飞机,听起来是耗资巨大的事,但实际上,有些小飞机一两百万就能买到,比很多豪车还要便宜。对一些中产家庭来说,这是可以负担的,更不用说企业了。2014年,就有报道称中国将放开低空管制。想想,购买飞机、培训飞行员,还有后期的服务、维护,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但多年过去,一直没有下文。
还有很多在细微环节对消费的限制。比如很多地方规定餐饮行业、娱乐场所只能营业到凌晨2点,让民众没法尽情消费。还有于1994年开征的消费税,其课税对象主要包括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及汽车、游艇、高档手表等“奢侈品”。近30年过去,化妆品、首饰、汽车等昔日的奢侈品已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用品。减收、免收汽车消费税屡屡被作为促进汽车消费的手段,效果显著。足见降低消费税会极大地释放消费潜力。
当然,取消限制只是一方面,要想真正提高消费意愿,还需要提高公众的预期收入。只有手里有钱,或者至少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人们才会大胆消费。如果现在手里没钱,而且预期未来也不会越来越高,甚至难有收入,那肯定要先捂紧钱包,渡过难关再说。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所说,就业和收入都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只有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才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如果就业不稳定,收入不增加,再多的“促消费”措施,也难让民众打开钱包。
长期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能力。2022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4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低于GDP增速。这个问题急需解决,这也是扩大消费的关键。要增加居民收入。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在初次分配中降低税收比重等,让民众的钱包更鼓,底气更足,安全感更强,从而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建立生产-消费之间的可持续良性循环。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