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离“蟹秋”还早。蟹迷已在折腾了。如果是李渔们,则去年就开始筹措蟹钱,说是“买命钱”。亦即自去年蟹市一结束就急吼吼筹备专款,丢进扑满,以待来年买蟹,虽然稍嫌夸张,但蟹之至味,可见一斑。
问题是现在的生态早已不复李渔的时代了,蟹呢早就“塑料”了,诸如“汰浴蟹”“留学蟹”,折腾的都是泪,如同嵇康的琴技只在史料里,大闸蟹的至味不也只在传说里吗?
但孩子他干爹彭彭却不以为然。那年初冬自昆山来,赠我四对蟹。时已小寒,我嫌其小气,说,都快落市了,还这么“抖豁”(沪语,寒酸的意思)。
他听了,眼睛瞪得很大:你可知道这是什么蟹?!
什么蟹呢?最多不过“大闸蟹”罢,难道还是瑶池天蟹?又不是没有吃过。那蟹缚着,看去也就青壳白肚金爪,并无特别处。
“告诉侬,那叫‘童养蟹’!”压扁喉咙的腔调像是介绍毛片。
我听了不觉失笑。这个人间,只听说过“童养媳”,还是1949年以前的事,难不成这蟹,也有“童养”的啊?
当然!他干爹说,“这叫‘定向养殖’你懂吗?”——除了“童养蟹”,如今还有“童养茶”“童养猪”“童养鸡”“童养参”呢……现今阳澄湖最顶级的蟹就是从“娃娃”抓起——童养,从小定终身。第一步,阳澄湖上先选好“蟹爸蟹妈”(也叫“过房爷”的养殖户),人要靠谱;然后一开春就买好正宗的长江蟹苗,3元左右一枚,而不能是“辽蟹苗”和“闽蟹苗”,它们仅仅0.35元一枚。
种要纯,否则长大以后的差距可大啦;第二步,将长江蟹苗交给“蟹爸蟹妈”抚养,从小就不碰厂家的饲料,而是喂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黄粉虫、蚯蚓、小杂鱼、畜禽血等。这个时候的养殖户相当辛苦,因为这些“活货”都得养殖户自己去捞、去抓捕,人工费非常贵,资金照例我来掏,养殖户叫“奶粉钱”。稍大能动大荤了,仍喂给指定的饵料,杂鱼、杂虾、蚯蚓、螺肉、蚬肉,或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资金仍然专项,而价格更昂贵,因为大闸蟹食量非常大,此时渐渐加喂泡软的玉米和大豆,这笔钱他们叫“青苗钱”,这样一直保持到上市,最后按野生蟹的价格直销专售,如此则一没有农药,二没有激素,三没有抗生素,最重要的是肉质比野生蟹还细嫩鲜香,想想哪能不是顶级身价呢?!
我听了肃然起敬,暗叫惭愧。第一个反应就是视若拱璧,珍稀文物似的放进保鲜箱,供了起来。
几天后想想又不对。毕竟是活货呀,冰箱里万一发生不测怎么办?再拱璧的蟹也只是蟹嘛。于是朋友间急急招饮,打开一看,已经有一只神色不对,雌的,两只眼睛高高竖起,怒视苍穹,怎么也按不下去,窦娥似的“口眼不闭”,细细一看,又像希腊雕塑的盲眼,呈“夜壶蛋”乳液状,暗叫不好,欲待弃之,却又舍不得,到底是“童养蟹”呢,况且亲友已经到场,八个人原先算好的,一人一只,现今缺了一只,临时补刀已不及,只好装戆,下锅,悄悄扳掉一条腿做了记号。但心底还是打鼓:不是都说死蟹不能吃么?……不尽然吧,所谓“叫花子吃死蟹,只只灵”,可见死蟹不是绝对不能吃……再说闻闻并无异味,说不定刚刚驾崩呢,冰箱如此低温,还是“冰鲜”的吧……
俄顷,蟹熟。大家把酒持螯,兴高采烈,惟独我心怀鬼胎,抢先捞过被做记号的“夜壶蛋”,打定主意:一辈子没有吃过死蟹,偏要尝尝!既然是锦衣玉食的“童养蟹”,说不定死后仍然西太后一般地不可一世呢。
果然,开壳咋一望,红澄澄的像红玉。闻了闻,香味还有,暗喜。急切打开,红膏高凸,赤脂块块,唯一蹊跷的是,那块白色的“六角”,也就是吃蟹必弃的“蟹心”怎么会像一块水发肉皮一样耷拉在红膏上?这是可疑的。常见的“六角”蒸熟后都很小,且很谦逊地藏身膏内,一般都要将蟹身一拗为二时,才翘然现身。
现在,它怎么阑尾般地自曝其光呢?而且那么虚泡。
“死蟹的一副死相”!我暗忖。尝了一下红膏,毕竟“童养”的,除味道“稍木”,大体未走样。只是心虚,狠狠地挖了一撮生姜,希望它解毒。
可是剥蟹肉时,再“童养”也不济了。那“夜壶蛋”的肉直接趿拉了下来,不仅没弹性,而且有点揩布味,如盛夏里没彻洗的浴巾。阳澄湖蟹肉,本来不蘸调料也甜津津的,可现在木哒哒地,如嚼败絮如啜败革,而且那些蟹脚也立马成了“蕾丝裤”,怎么吮也吮不出整段的蟹肉,幸好调料不恶,到底把舌头糊弄了过去,渐渐地,权当咀嚼鱼肉——河鱼一旦死了,我们不也照吃嘛。
就这样,大家吃得如痴如醉,在一片“童养蟹顶忒了”的沪语呼啸声中只有我为挣面子而强笑。散席后,众人对“童养”继续赞不绝口,我还得佯装着自谦而附和。
但身体是诚实的。不知是不是疑心生暗鬼,口腔里一整天的抹布味萦绕,胸口也堵着,更糟的是,向晚竟开始腹泻,天亮前如厕数次,暗道不好!医院却去不得,吃了一只死蟹而致病,是很傻很被鄙视的,难道要解释,因为其“童养”而死得很矜持很皇家,故而值得我下箸?但,如隐瞒病因,又何必就医呢。便偷偷地服了黄连素片。
再捱了数天,渐觉无碍。所幸家里无人知觉。想想尊崇“童养蟹”而走到这一步田地不免觉得自己鄙吝猥琐。
舍间遂从此不谈“童养蟹”。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