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旅游市场也逐渐火爆。不过近日,新闻从业者李先生(化姓)表示,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团购了一单云南游。平台小哥了解到他的职务后,马上来电建议不要跟团了,说这种旅游团肯定经不起推敲,他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怕丢了工作……
对此,媒体采访发现,确有部分旅行社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待记者。原因是除了纯游玩团,一般旅行团都有购物环节,万一记者拍照曝光,就会惹来麻烦。
部分旅行社封杀记者律师,并非自今日而起。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曝光部分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和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相关平台进行了整改。对于这一现象,有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未对旅游者或消费者的群体予以限制,该行为限制了特殊群体的权利,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剥夺了特殊群体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属于违法行为。
旅行社作为商业服务机构,是否有权选择服务对象,一直存在争议。若在商言商,旅行社基于成本、风险等因素考量,对服务对象进行筛选,并非全无道理。比如,不少旅行社拒接70岁以上老人参团,原因在于某些景区条件有限,难以提供完备医疗服务。万一造成严重后果,不仅会给旅行社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也是对老人的不负责任。
不过,旅行社封杀记者律师,其原因又有明显不同。记者、律师在部分旅行社眼中之所以不受欢迎,不是他们本身多么喜欢挑刺,而在于此类旅行团往往是变味的“购物团”甚至“杀猪盘”,自然不会喜欢记者、律师这类维权意识和能力较强的职业人士参团。
旅游市场乱象由来已久。一些旅行团往往以远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招揽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导游强制游客在多个购物景点消费。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导游往往都抱着“一锤子买卖”心态。旅行社以低价组团,是因为节省了支付导游工资等成本,甚至部分旅行社还要求导游上交“承包费”,然后将游客转给导游。导游通过强制购物、与不良商家勾结、向游客出售价高质次商品等方式获利。
在旅行社、导游看来,游客再多的抱怨都无所谓,随着旅行结束,双方交易关系也随之终结,没有所谓的售后,更谈不上品牌口碑建设。只要有不知情的游客被低价所吸引,旅行社、导游就能不断获取新客,让“杀猪盘”游戏继续。如果遭遇游客投诉、旅游主管部门处罚,也不过损失了一点罚款,然后换个招牌继续。
因此,云南等地曾在某段时期成为旅游投诉高发地,就在于当地旅游从业者与游客之间,是一次博弈。虽说是举世公认的旅游胜地,但分散的游客、旅行社、导游之间,则很难构成长期合作关系。游客选择旅行社是近乎随机的,又无法自主选择导游,旅行社认为,下次游客即使再来这里旅游,也未必会选择自家。因此,旅行社为游客提供的是临时服务而不是长期服务。
博弈论说,长期博弈会表现出重复特征,重复性会导致诚信的产生,而一次博弈则很难产生诚信。正因为旅行社与游客之间无法做到长期博弈,失信代价低,所以,总会有旅行社不把自身品牌和诚信当回事,在价值排序中,也会将最大限度获利置于游客权益之前。为了让此类“杀猪盘”更好运作,不给维权能力更强的记者律师以参团机会,就成为这些旅行社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旅行社,短视频平台同样难辞其咎。正如李先生所指,自己是在某短视频平台被低价旅行团广告所吸引,暴露身份后又被平台工作人员所“劝阻”不要参团。这说明,该短视频平台不仅为此类涉嫌“杀猪盘”广告提供线上营销渠道,还试图为此类交易消除被曝光的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排查,发现违法广告的,应当采取通知改正、删除、屏蔽、断开发布链接等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保留相关记录。显然,短视频平台没有依法尽责,反成为此类涉嫌“杀猪盘”广告的帮凶。
不过,旅行社固然可以通过封杀记者律师避免露出马脚,却无法阻止来自游客的投诉和评价。随着短视频、直播兴起,人人都能成为在场“记者”,将受辱受屈的视频上传,引发舆论跟进及当地监管部门处理。而当地政府对于此类旅游乱象的治理,往往又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今年“淄博烧烤”之所以出圈,正是因为当地政府通过对各种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等宰客行为采取了不姑息的态度。以淄博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或许是其他地方文旅主管部门最需下功夫学习的功课。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