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牛戴上科技“耳环”!海南首笔活牛抵押贷款落地,银行如何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是农村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农村养殖户资金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天灾疫病都可能造成畜禽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惨痛损失。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信贷最大的难点在于担保物的缺乏。

如何破解担保物缺乏的难题,成为金融助农普惠的关键。今年,海南首笔活牛抵押贷款落地,借助大数据、5G等新技术手段,农村普惠信贷的老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给牛戴上科技“耳环”

海南省是一个农业经济总量和农业人口占比较高的省份,约有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1%左右的GDP来自农业。因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条件,当地政府提出打造六大热带农业“特色名片”,其中,海南小黄牛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品种。

近年来,海南热带特色农业重点朝着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生态化方向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支持必不可少。

“农村普惠金融从需求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需求,比如再生产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还有日常生活消费需求,这类需求比较容易满足。”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曾对界面新闻说。

他表示,第二个阶段是发展的需求,农户或农业合作社依靠自有的资本原始积累相对困难,往往需要产业链投资,很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希望在传统种植或养殖的基础上提高产品附加值,搞加工、营销,这时往往资金需求比较大,仅依靠信用很难维持信贷供给。

“纯信用贷金额受限,过去由于没有实物抵押,活畜等资产银行也很难实时监控,农户和合作社无法通过传统方式获得银行融资贷款,‘慧畜贷’就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推出的。”海南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唐瑜向界面新闻介绍。

来源:受访者供图

“递交材料3天拿到200万元贷款,不仅速度快,利息也低。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活牛采购和养殖的日常开支。” 慧牛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於旭对界面新闻表示。慧牛合作社是海南澄迈一家专业从事养殖黄牛的农业合作社。

在海南省农业厅引荐下,农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合作。

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我们给每一头牛安装耳标,像耳环一样,耳标里有芯片,可以记录牛的生命体征。比如散养的牛,每天走多少路设定一个阈值,低于这个数值就说明牛可能生病了,把各类数据汇总收集,通过网关上传到海南移动活畜管理云平台,实时监测牛的身体状态。同时,平台数据可以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智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在养殖户和银行间构建一个认证的互信平台。”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平台主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专网等技术能力,针对银行业务监管需求以及养殖企业的实际场景,解决轨迹定位、生命体征检测、智能盘点、数据采集等监测项目,来确保活畜抵押资产安全。

界面新闻从中行获悉,“慧畜贷”已经在海南全省铺开,针对从事活畜育种、养殖、屠宰的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个人客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500万元,企业客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

银行方面表示,有了这样成功落地的案例,目前银行正在研究把类似的技术手段和信贷模式推广到活猪、水产养殖行业,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金融助农普惠。

金融机构联手探索更多可能性

“联合多方优势,以金融力量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课题。”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林振闽对界面新闻表示。

今年6月,海南中行与海南人保财险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金融机构正在探索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县的气候、土壤条件、特色农产品不同,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乐东县是海南芒果主产地之一,当地已经有很完备的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一体化供应链,供应链顶端通常是公司或农业合作社。银行通过跟公司合作完成授信,把整个链条闭环,达到金融普惠的目的。

事实上,挖掘银行、保险和政府部门在农业养殖、种植领域掌握的各类数据的信用价值,转化为融资信用已经成为金融助农可行性很强的模式。类似“央行再贷款+活体畜禽专属贷款”“银行+企业信用+政策性保险”“银行+政策性保险”“银行+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银行+活畜抵押+政府风险补偿”等多种融资新模式、新产品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今年以来,各家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农业生产。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超四分之一,增量创历史新高。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放农田建设贷款235亿元。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400亿元,增速16.75%。海南中行方面,今年上半年,涉农贷款余额91.75亿元,去年末余额66.40亿元,新增25.35亿元,增幅38.18%。今年以来,投放705笔,金额41.6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海南全省支农再贷款余额52.67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1月至5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是农村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农村养殖户资金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天灾疫病都可能造成畜禽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惨痛损失。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信贷最大的难点在于担保物的缺乏。

如何破解担保物缺乏的难题,成为金融助农普惠的关键。今年,海南首笔活牛抵押贷款落地,借助大数据、5G等新技术手段,农村普惠信贷的老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给牛戴上科技“耳环”

海南省是一个农业经济总量和农业人口占比较高的省份,约有80%的土地在农村,60%的户籍人口是农民,21%左右的GDP来自农业。因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条件,当地政府提出打造六大热带农业“特色名片”,其中,海南小黄牛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品种。

近年来,海南热带特色农业重点朝着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生态化方向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支持必不可少。

“农村普惠金融从需求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需求,比如再生产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还有日常生活消费需求,这类需求比较容易满足。”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曾对界面新闻说。

他表示,第二个阶段是发展的需求,农户或农业合作社依靠自有的资本原始积累相对困难,往往需要产业链投资,很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希望在传统种植或养殖的基础上提高产品附加值,搞加工、营销,这时往往资金需求比较大,仅依靠信用很难维持信贷供给。

“纯信用贷金额受限,过去由于没有实物抵押,活畜等资产银行也很难实时监控,农户和合作社无法通过传统方式获得银行融资贷款,‘慧畜贷’就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推出的。”海南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唐瑜向界面新闻介绍。

来源:受访者供图

“递交材料3天拿到200万元贷款,不仅速度快,利息也低。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活牛采购和养殖的日常开支。” 慧牛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於旭对界面新闻表示。慧牛合作社是海南澄迈一家专业从事养殖黄牛的农业合作社。

在海南省农业厅引荐下,农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合作。

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我们给每一头牛安装耳标,像耳环一样,耳标里有芯片,可以记录牛的生命体征。比如散养的牛,每天走多少路设定一个阈值,低于这个数值就说明牛可能生病了,把各类数据汇总收集,通过网关上传到海南移动活畜管理云平台,实时监测牛的身体状态。同时,平台数据可以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智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在养殖户和银行间构建一个认证的互信平台。”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平台主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专网等技术能力,针对银行业务监管需求以及养殖企业的实际场景,解决轨迹定位、生命体征检测、智能盘点、数据采集等监测项目,来确保活畜抵押资产安全。

界面新闻从中行获悉,“慧畜贷”已经在海南全省铺开,针对从事活畜育种、养殖、屠宰的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个人客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500万元,企业客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

银行方面表示,有了这样成功落地的案例,目前银行正在研究把类似的技术手段和信贷模式推广到活猪、水产养殖行业,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金融助农普惠。

金融机构联手探索更多可能性

“联合多方优势,以金融力量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课题。”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林振闽对界面新闻表示。

今年6月,海南中行与海南人保财险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金融机构正在探索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县的气候、土壤条件、特色农产品不同,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乐东县是海南芒果主产地之一,当地已经有很完备的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一体化供应链,供应链顶端通常是公司或农业合作社。银行通过跟公司合作完成授信,把整个链条闭环,达到金融普惠的目的。

事实上,挖掘银行、保险和政府部门在农业养殖、种植领域掌握的各类数据的信用价值,转化为融资信用已经成为金融助农可行性很强的模式。类似“央行再贷款+活体畜禽专属贷款”“银行+企业信用+政策性保险”“银行+政策性保险”“银行+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银行+活畜抵押+政府风险补偿”等多种融资新模式、新产品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今年以来,各家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农业生产。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超四分之一,增量创历史新高。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放农田建设贷款235亿元。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400亿元,增速16.75%。海南中行方面,今年上半年,涉农贷款余额91.75亿元,去年末余额66.40亿元,新增25.35亿元,增幅38.18%。今年以来,投放705笔,金额41.6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海南全省支农再贷款余额52.67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1月至5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