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盛会,从高考前夕到填报志愿,大家的关注度持续一个月。相形之下,中考的关注度就低多了。特别是中考一般为地市或区县单独命题,关注也主要是本地性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考不重要,由于五五分流的客观存在,中考成绩排名干系重大,决定学子是上高中还是读职校,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中考命题原则及趋势。
以北京为例,2022与2023年中考均按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区评卷”的方式进行。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物理、政治、化学生物二选一、历史地理二选一均为80分,体育40分。也就是说,总共要考八门。
“双减”之后的北京首个中考是2022年中考:655分及以上(含加分)学生中,最多的海淀区有517人,朝阳区127人,西城区61人,东城区55人,丰台区33人,通州区28人,昌平区为18人,石景山区为12人,其他区县为个位数或零。
2023年北京中考成绩:从650分及以上(含加分)人数来看,海淀区205人,东城区101人,朝阳区80人,西城区76人,丰台区11人,通州区9人,房山7人,石景山区4人,门头沟与大兴均为2人,怀柔、密云与经开均为1人,其他区县均为0人。
两年的中考高分段各区县分布极不均匀,海淀不愧为所有区县中的“卷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什么信息?
首先,2022年的北京中考,考生与大家集中吐槽是:试题太简单了,数学更是简单至极。孩子参加当年中考的家长王女士说:中考考完孩子就说题目太简单了,尤其是数学,有的题目简直就是“幼儿园水平”,比如第一道就是在四个立体图形中选出是圆锥体的一个,这个题确实连我家上幼儿园大班的老二都会做。
这个信号显然被中考命题人接收到了。今年北京中考总体难度及数学难度均有所上升。故而,去年统计的是655分及以上(含加分)人数,距满分在5分之内;今年统计的是650分及以上(含加分)人数,距满分在10分之内,并且后者的人数仍要比前者少很多。
不过,2023年高分段人数仍如此之多,显示北京中考总体难度仍偏简单。之所以试题出得简单一些,一是反映对“双减”的认知,所谓“双减”,是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二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要既实现水平性考查功能,又兼顾选拔性功能,符合“两考合一”的要求。
中考考得简单,真能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标吗?考得简单,往高精尖、坚硬难啃方向卷的孩子肯定会大大减少,但并不会令卷与竞争本身消失,只是会改变卷的方向:既然考得简单,那就力求少出错乃至不出错,在此基础上提高做题速度。从部分孩子卷高精尖到所有孩子卷低水平、简单内容,孩子们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
中考试题简单,必然导致区分度下降。除了进一步导致上述更普遍、更低水平的卷之外,还会导致天赋异禀的孩子被埋没,他们不能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高精尖内容,只能卷耐性,比拼出错少,在这种卷之下,天赋异禀的孩子拼刷题出错少未必比天赋一般的孩子更有优势,比如数学,发现思路、进行长链条逻辑推理肯定比计算更重要,但过于简单的试卷根本无法承载这一考察功能
另外,如果会考与中考分开,前者是达标性的(水平性考查功能),可以简单,后者是选拔性的,应该有足够的区分度,必须保证试题难度梯度上升。如果这两个考试合二为一,是应该会考就着中考,而不是反过来,因为原则上为了确保达标率,降低达标分数线就行了。
其次,在“综合素质”的名目下,中考科目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谈不上减负,因为每一门都会拉开分数,每一分都关键,需要学子对每一门、每一分都全力以赴。需要考核的科目越多,学子的负担越重。
更重要的是,不同性质的科目,所遴选的素质或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七门文化课,在考试有足够区分度的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对智力、能力的遴选,在考试区分度不够的状态下是对耐性、熟练程度、细心程度的遴选;体育是对身体素质及运动天赋的遴选。文化课学子要卷,体育学子也必须卷,“健身房的初中生”早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两类课程遴选的方向很不一样,最有智力天赋的人与只有运动天赋的重合度不会很高,所以这种复合遴选对最优智力天赋的人也是不利的。(参见《北京体育中考改为合格考怎么看?认真看待择优与达标考试之辩》)
总之,如何才能真正减负,中考应该遴选出什么样素质的人,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