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致癌,阿斯巴甜的这些问题更值得担心

2023-07-18 08:00:00

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近日陷入致癌风波。 (视觉中国/图)

声称“无糖”“零糖”的饮料,为什么尝起来却是甜蜜蜜的?奥秘就在于添加了人工甜味剂,比如著名的阿斯巴甜。

2023年7月14日,围绕阿斯巴甜的健康争议再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阿斯巴甜对人体致癌“证据有限”(limited evidence),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也就是说,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上限为2800毫克。当一罐“零糖”饮料约含阿斯巴甜为200-300毫克,每天要炫9-14罐以上,才算触及安全警戒线。

零度可口可乐的配料表显示,含有阿斯巴甜。(南方周末记者宋炳晨/图)

不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并不认可IARC的结论,认为阿斯巴甜是至今研究最为充分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安全剂量内使用并无大碍,“提出和健康部门不同的意见是艰难的,我们会继续提供值得信赖的科学的信息,供消费者作出选择”。

7月14日晚间,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癌症中心也发文指出,中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按照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所以阿斯巴甜没有那么可怕,一般人一天根本吃不到那么多阿斯巴甜。”上海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主任技师宋峻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从致癌等级来看,一边吃烤肉撸串一边喝酒,致癌性可远远高于喝一杯含阿斯巴甜的快乐肥宅水。”

但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巴甜摄入过多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后续可能发展成为各种代谢性疾病。

阿斯巴甜在“致癌榜”排第几?

虽然监管机构发文强调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但“可能致癌物”还是会让消费者退缩。

阿斯巴甜被列上的“2B类可能致癌物”意味着什么?先了解下IARC的“致癌榜”。根据致癌证据的高低,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分为3类4组:1/2A /2B /3。

IARC致癌性分级图,阿斯巴甜被列入2B组。(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南方周末记者汪韬翻译/图)

致癌等级最高的是1类物质,有着充分的对人体致癌的证据——抽烟、喝酒、游离辐射都是“榜一大哥”。致癌证据最少的是第3类,人类和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均不足。

被列入2A类,意味着对人体致癌证据有限,但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成员包括高温油炸排放、夜间工作、吃红肉、农药DDT。

而阿斯巴甜所在的2B类,虽然也是“对人可能致癌”,但人类致癌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不足。同级别的还有汽油废气、理发师职业暴露和铅等。

食品安全科普中常说“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致癌风险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致癌能力强不强,另一个是暴露水平高不高。因此,此次对阿斯巴甜的宣称,涉及到了两个机构的工作。”宋峻指出,IARC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维持阿斯巴甜原风险评估结论,按照目前剂量和范围使用,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详见南方周末报道《阿斯巴甜致癌?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议》

为何有的饮料商不用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属于代糖的一种。代糖大家族包括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糖醇。它们能和味蕾的甜味受体结合,把信号传送给大脑,欺骗大脑误以为自己吃到的是糖,从而产生甜的味觉。

使用代糖是因为消费者想吃甜的但又不想胖。“阿斯巴甜的热量很低,只有4186千焦/千克,这个热量相当于蔗糖的1/200,但甜度是等量蔗糖的200倍。”宋峻介绍,阿斯巴甜凭借热量低、甜度高的优势,风行全球食品饮料界三四十年。

宋峻的新书《我的血糖我做主》有一节专门提到了代糖。在她看来,代糖诞生的初衷是为了给无法摄入太多的糖和能量的人,满足口感喜好。

除了饮料,口香糖、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还有牙膏、止咳糖浆和维生素咀嚼片,都能发现阿斯巴甜的身影。

近日阿斯巴甜惹风波后,一些涉及生产代糖的企业在互动平台上纷纷回应质疑。比如,6月30日,大型代糖厂商三元生物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中没有阿斯巴甜,公司赤藓糖醇采用生物发酵法制成”;7月5日,上市调味食品企业加加食品回应,“我们从未使用过阿斯巴甜”;网红气泡水“元气森林”声明,主要使用的是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

阿斯巴甜不受青睐倒不是因为其“可能致癌”。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建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批准合法使用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

通过和饮料界的交流,宋峻了解到阿斯巴甜不受国内一些饮料厂商青睐,主要是考虑到一群特殊患者的存在——苯丙酮尿症(PKU)患者。

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罕见病,每1.5万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受其影响,中国大约有12万患儿。由于无法消化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这些孩子不得不终生依靠特制食品存活,也被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群不建议吃阿斯巴甜,易导致代谢障碍,影响身体健康。”宋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控糖的本质其实是控甜

“而我的咖啡,糖不用太多。”流行歌曲里的减糖控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无糖或低糖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开发速度较快,逐渐从工厂走向了千家万户。

如果你对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担忧已经不大,则要考虑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阿斯巴甜作为代糖,真正的风险不在于癌症的风险,而在于一天从各种含阿斯巴甜的食物中摄入的累计总量的大小,持续摄入过多必定会引发胰岛素抵抗,以及后续发展成为各种代谢性疾病。”宋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每年增长人数最快的国家,“介于糖尿病患者与潜在罹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之间的群体亦是数量庞大,且无特效药可控。”这些群体被称作“糖尿病前期”或“糖前期”。

这些人可能会寻求代糖食品和饮料来控制血糖水平,但是代糖没有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当胰岛素受体敏感度下降,随之导致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容易造成肥胖。还有研究显示,长期饮用代糖饮料,将增加痴呆和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风险。

另外,糖醇类物质还可能导致部分人群腹泻。糖醇类物质具有吸水性,导致肠表皮细胞对水分吸收减少,肠腔内部水分增加,从而容易导致渗透性腹泻,2021年问答平台“知乎”因“泻药月饼”还上了热搜。此外,不同个体对于糖醇具有不同的耐受性,因为不耐受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性肠道痉挛,使肠道蠕动加速,也可能会造成腹泻。

代糖也会加强人对甜味的依赖,不断刺激大脑对甜的食物产生渴望。

控糖的本质其实是控甜。“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身体的代谢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份‘甜’,享受生活的同时获得健康。”宋峻说。

国家卫健委建议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游离糖最好不超过25克。游离糖是指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常见的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浓缩果汁和葡萄糖。

令宋峻感到担忧的是,现在人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吃进多少剂量的代糖,她建议尽量要做到从正规渠道购买预包装食品,学会看配方表,越简单越好。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