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一个304人的微信群的截图吹皱一池春水。在网传的一张名为“湖南省直单位资产系统技术支持群”的微信群聊截图中,一个昵称为“省政府办公厅”的微信账号连发三句私密信息:“你老公出门了吗?”“等下我去你家”“穿丝袜等我”,引来名为“省审计厅”账号的提醒“发错地方了吧”。
短短三句话夹杂着出轨疑云与香艳场景,可谓“信息量极大”,一经流出迅速引发关注。
事件发酵后,有记者联系到搭建该群的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负责人徐先生。这位负责人表示,7月14日晚有病毒侵入了微信群,他们也已经报警,“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至于群内人员身份,徐先生表示,备注“省政府办公厅”的人员是技术服务人员,“不知道是他们是哪里请来的人”。而当记者联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与湖南省网信办时,也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此事演变至此,当事方的有限回应显然难以让舆论买账。诚如网友所言,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要想让病毒入侵一个微信群,难度极大,可能性极小,不但动机难以成立,成本与收益也不成比例。哪怕编个理由说是手机或者电脑被拿走恶作剧,或者干脆微信被盗号了,都比病毒的说辞说服力要高一些。
事实上,这并不是近年来第一次出现“微信群不雅信息事件”。2022年5月的“郑州高校副院长发不雅信息”事件爆出后,当事人谭某某谎称“微信被盗”,最终校方通报 “涉嫌违纪,停职调查”;2023年4月的“东南大学马院院长不雅图”事件中,当事人袁久红在332人的大群里发了一张露骨图,袁院长甚至都没有设法“圆一下”,最终也被免去院长职务。
结合此前这两起事件的走向,此次“不雅信息事件”中相关方如此拙劣的说辞自然就不可能为舆情画上句号。舆论的持续质疑不仅因为“理由太假”,还因为当事人的特殊身份:当事人疑似供职于“省政府办公厅”这样位高权重的职能部门。
不难想见,如果此次的涉事人员真如徐先生所说只是一名“技术服务人员”,那么此人为何可以顶着“省政府办公厅”的名号发言?为何群里仍有账号名为“省审计厅”的人在发言?因此,无论发言的人是不是真正的技术服务人员,其很可能仍是一名供职于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
诚然,公职人员也有七情六欲与婚恋自由,你未婚、我未嫁,两厢情愿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位顶着“省政府办公厅”的疑似公职人员本人单身,即便他仅仅是在与情人暗送秋波,从聊天内容来看此人也已经介入了有夫之妇的婚姻,是非常不道德的,与公众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期许相差甚远。
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事关公共利益,理应在私德上确立更高的标准,接受公众更为严格的检验。之前事发的高校教授尚且因为身处公共部门而不得不接受处理,遑论动见观瞻更为吃重的政府机关。
不仅如此,不雅信息反映的除了私德问题,还有背后影影绰绰的腐败疑云。
群聊截图显示这是一个“资产系统技术支持群”,群里人员涵盖了各个“省直单位”。久其公司搭建这一微信群是为了与省直单位建立沟通,负责处理“资产系统”这样高度敏感的事务。
天眼查APP显示,这家“久其公司”承建了湖南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省民政厅、省国资委以及湖南路桥等多家单位的统计、监管等业财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2020年6月3日,该公司曾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长沙市芙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些省直单位掌握公权力、手里握有大量公共资源。如此不雅的信息难免让人联想起权力寻租、权色交易、利益输送的种种嫌疑,本身带有“资产系统”的群名牵涉公帑,更是堪称瓜田李下之地。此外,承建公司本身曾经的“经营异常”更是引人浮想联翩:这种公司是怎么拿到此次招标项目的?
事件发酵以来,公司负责人颇显拙劣的说辞,相关方面的三缄其口,更是加深而不是缓解了舆论的质疑之声。面对事件的持续发酵,相关部门理应建立调查组,甚至由纪检委监察委介入调查,查清不雅信息背后的真相,严肃处理涉事相关人员,对公众有个交代。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