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范曾先生在荣宝斋举办展览,这个拥有三百五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便门庭若市。慕名前来的人们细细欣赏这位书画巨匠的笔墨与线条,无一不被他那些饱含诗意的作品所折服。
画家范曾受邀于今年1月15日至2月28日在荣宝斋举办“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范曾书画特展”。展览遴选了他近40年来的精品力作99件,荟萃一堂,集结呈现。
图:画家范曾在“翰墨缘——纪念荣宝斋350周年范曾书画特展”开幕式上讲话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范曾就开启了与荣宝斋的“翰墨情缘”。1979年,日本西武百货通过荣宝斋先后两次举办范曾作品展,引起了中日文化界的广泛关注。转年,荣宝斋又为他在香港办展。
据荣宝斋执行董事赵东介绍,今年的特展体现出了画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他的早期作品、具有学术特点的白描作品、书法及木版水印代表作等等。同时,此次展览鲜活地呈现了范曾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与荣宝斋数十年来同行共进的经历。
85岁的范曾先生是我国著名书画家,但他将获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素有“民间故宫”称号的荣宝斋。他曾说,自己能在年轻的时候便被世人所见,荣宝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范曾的人物画题材主要集中在历史人物和现代名人。古代人物画线条简括,气韵生动;而他笔下的现代人物,形神俱似,写实与写意并重。《老子出关》是范曾多年来反复创作的主题。在这次回顾展中,观者也频频得见这位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被范曾以白描或写意的画风勾勒于纸上。描绘老子的作品有很多,而范曾笔下的老子则与众不同。用画家自己的话来说,他画中的老子有许多虚无缥缈的地方,包括神态。
范曾生长于江苏南通的一个诗文世家。在绵延四百余载的岁月里,范曾家族诗人频出,使得这位画家对文、史、哲等诸多领域也颇为擅长,可谓学贯古今、融会东西。
范曾深信,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对其艺术创作影响深远。不同于西方注重逻辑演绎,范曾认为东方的哲学思维是经验主义的,是感悟主义的,是一种归纳法。前者造就了西方素描、雕塑等相对严谨的艺术创作手法,后者则影响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写意为美的水墨画法。虽技法不同,但在他眼中,艺术是相通的。
图:范曾作品《爱因斯坦像》(局部)(图源:荣宝斋)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范曾的艺术创作从未间断。为了让更多艺术爱好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荣宝斋用国家级非遗技艺“木版水印”印制了多幅画作。从对原作的勾描,到雕刻在木板上,再到印制在画纸上,每一个步骤对于荣宝斋的技艺传承人来说既是对范曾作品的揣摩和学习,也是再创作的过程。
“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是范曾先生的自评。起笔挥墨、题字写诗是他当下闲暇时最大的乐趣。他笑称自己每天都写对联,已近千数,希望明年精选其中的365副对联以作2024年年历。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