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自噬”研柏金遜日學者奪醫學獎


近年社會鼓勵環保,透過循環再用物料支撐可持續發展,其實人體內的細胞正是環保的佼佼者。科學家早於半世紀前已發現,細胞會自行消化受損或老化的細胞器等物質,並把它們循環再用建構新的結構,此過程在新陳代謝上扮演關鍵角色,但其運作機制一直成謎。

71 歲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通過實驗,揭開細胞自噬作用的神秘面紗,為科學界更深入了解細胞運作作出深遠貢獻,並有助研究柏金遜症等疾病的療法,因此獲頒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佈,大隅良典因為“發現自噬機制”獲獎。評審委員會指出,自噬在人類多個生理機制上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飢餓時消化及循環再用不必要的細胞結構、清除入侵人體的病原體和微生物等,影響廣泛深遠。自噬作用的影響非常廣泛, 例如在胚胎發育扮演重要角色,細胞又會透過自噬作用消滅受損的蛋白質及細胞器,猶如進行“品質控制”,對抗衡老化具關鍵作用。自噬機制失常亦被指與柏金遜症及二型糖尿病等老年病、遺傳疾病及癌症有關,現時醫學界便積極鑽研針對自噬機制的療法, 希望在對抗有關疾病上取得突破。

大隅可獨得800萬瑞典克朗獎金,大隅良典亦成為歷來第4位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人。大隅日前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對獲獎感到榮幸。他表示小時候夢想獲得諾貝爾獎,但自從當上科學家後就沒有再作多想,做研究也從來不為獲獎。雖然近年大隅已成為諾獎大熱之一,但他坦言,沒想過自己的研究足以換來一個諾貝爾獎。

早於1950年代中期,科學家發現細胞內有一款名為“溶酶體”(Lysosome)的細胞器,內裡存有可消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酶,作用就如細胞內的“解體工場”;科學家之後再發現,細胞本身設有機制, 可把不必要的物質運往溶酶體進行“解體”。因為發現溶酶體獲頒1974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比利時科學家德迪韋,把這個過程命名為“自噬”(Autophagy),負責運送物質的囊泡則稱為“自噬體”(Autophagosome), 但科學家一直不清楚背後的運作機制。

幾乎所有生物細胞有近似機制

大隅良典1988年開設自己的實驗室,主力研究作用類似溶酶體的液泡如何分解蛋白質。他先透過基因工程改造酵母細胞,再利用飢餓嘗試刺激細胞進行自噬作用,此舉不僅成功證明酵母細胞也存在自噬機制, 也成為探測負責自噬作用的基因的創新方法。大隅良典在1992年發表研究結果,為科學界更深入了解自噬作用帶來突破。取得上述突破不足1年後,大隅良典及他的團隊首次辨認出負責自噬作用的關鍵基因,而這些基因對應的蛋白質都各自有獨特功能。

大隅良典的研究披露,自噬作用是由一系列蛋白質及蛋白質複合體共同建構而成,每款蛋白質會負責在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發揮獨特功用。及後的研究再發現,幾乎所有生物細胞都有近似的自噬機制,包括人體細胞在內,為科學界更深入了解細胞運作開啟大門,而大隅良典為這個研究過程打下重要基礎。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