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組8年首減產油價先升後跌

一連三日的國際能源論壇前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閉幕,今次論壇主題為「能源轉型」,阿爾及利亞總理塞拉勒在開幕發言中表示,當前油價對各方都不利,呼籲各方為保障各自利益達成協議。沙特與另一產油大國俄羅斯今年較早前曾共同提議各國「凍結產量」,但伊朗等國家拒絕跟從,導致協議難產,故外界對油組今次開會事前亦不抱期望。

棄共同減產放生伊朗

不過油組代表開會4個半小時後,意外地就減產達成共識,同意每日減產大約70萬桶石油,從目前大約3,324萬桶減到3,250 萬至3,300 萬桶。各國分別減產多少等細節,則留待11月正式會議上決定。油組表示,將會成立一個委員會研究如何執行減產計劃,當產量下降至目標水平後,會開始與俄羅斯等非油組成員討論減產事宜。伊朗能源部長贊加內在會後形容,油組今次作出了一次「傑出的決定」。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布塔法則形容,油組今次「以一把聲音對外說話」,希望油組能恢復在原油市場上的主導作用。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在周二表示,可讓伊朗、尼日利亞及利比亞維持「合理範圍內的最高產油量」,較沙特此前堅持所有產油國要共同減產的立場明顯軟化。

佔總產量1% 不足以穩油市

市場對減產協議則持謹慎樂觀態度,《紐約時報》分析指,今次減產僅削減全球石油總產量約1%,對供應量產生的影響不大。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蓋特認為,油組8 年來首份減產協議不足以穩定石油市場,很可能只是一次政治姿態。另有分析擔心,沙特政府正面臨連續第二年財赤,為了削支已被迫削減公務員薪酬,此時減產勢必進一步衝擊政府財政及國家經濟。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