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張澤宇
伴隨著比特幣重回1萬美元大關,全球礦機巨頭比特大陸的上市進程又重新回到人們視線。
6月2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比特大陸恢復IPO計劃,擬最快下個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上市文件。知情人士稱,該公司可能通過美國IPO融資約3億-5億美元,但尚未確定希望尋求的融資規模。
比特大陸向新浪科技回應稱,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但隨著Facebook進軍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價格重新回暖,此時選擇對虛擬貨幣接受程度更高的美國市場,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夢碎港交所
2018年9月,比特大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揭開了這個礦機巨頭的神秘面紗。
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營收25.18億美元,是2016年營收的9倍還多,而在2018年上半年就實現了28.45億美元的營收,超越了2017年全年。
如此快速的發展得益于比特幣價格的快速上漲。2017年,比特幣迎來了一波高潮,從年初的1000美元左右,到了年底一度漲到了超過2萬美元一個,不斷創下新高,成就了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也讓挖礦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產業之一。
到了2018年上半年,雖然比特幣價格有所降低,但依舊維持在6000美元以上的水準,挖礦依然有利可圖。
一時間,全球三個加密貨幣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齊聚港交所,紛紛沖刺IPO,但最終無一成功,其背後則是港交所對于風險的判斷。
去年12月,國外區塊鏈媒體援引參與談判的人士消息稱,香港交易所(HKEX)對批準比特幣挖礦設備制造商的IPO申請“非常猶豫”,因為該行業非常不穩定。港交所不希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準此類IPO的交易所。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則給出了更加具體的原因,“對于IPO,港交所的核心原則是上市適應性(suitability)。擬上市公司給投資者介紹出來的業務模式是否適合上市?比如說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金,但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但還沒有任何業績。或者說B的業務模式更好,那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
與此同時,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也成為了礦機巨頭們上市的攔路虎。李小加表示,“監管之前不管,後來監管開始管了,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
隨著3月26日,半年期限的到期,比特大陸夢碎港交所,也意味著三大礦機廠商均無緣香港IPO。
營收過于單一
對于比特大陸來說,李小加所述的A業務無疑就是礦機業務,並且隨著比特幣價格的升溫,礦機銷售收入已經佔據總收入的90%以上。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開始,礦機銷售收入就已經佔到了總收入的89.9%,而到了2018年上半年礦機銷售收入達到26.84億美元,佔到了總收入的94.3%,其次是自營挖礦收入佔到了3.3%,而其他收入僅佔到了總收入的0.1%。
不過招股書中也披露,由于網絡挖礦難度上升令每臺加密貨幣礦機的預期經濟回報下降,礦機在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售價相較2017年同期下降。
雖然影響單價,但“淘金者”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比特大陸官網上,共有8款螞蟻礦機進行展示,售價從1950元至12200元不等,不過目前全部礦機均顯示“售罄”,無法進行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次螞蟻礦機發布新款僅為一周之前。新浪科技詢問客服得知,目前礦機已沒有存貨,並建議關注最新消息。要知道在去年下半年比特幣價格低谷的時候,挖礦市場曾非常不景氣,原本高達兩萬一臺的礦機,二手轉讓價僅為1000多元。
市場風險僅僅是礦機市場波動的一部分,而政策層面的未知更加成為了懸在頭上的劍。比特大陸也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面臨與挖礦、持有、使用及轉移加密貨幣有關的監管風險,這可能對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生產過程)”列為淘汰類產業,引發了巨大討論。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區塊鏈法律監管資深研究專家鄧建鵬認為,國家計劃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若將來生效,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應屬國家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條目。”
而一旦最終確定,礦機生產廠商也將面對最嚴重的沖擊,這畢竟是比特大陸賴以生存的最根本業務。
發力AI芯片
比特大陸顯然也知道過于依賴挖礦業務的後果:一旦虛擬貨幣價格出現大幅下滑或新政策出臺,將直接對公司業績產生巨大影響。
為實現更多元收入,便開始發力AI芯片領域。吳忌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領域需要大量計算,對比特大陸來說這是自然的選擇。“不是我們,也會是英特爾、英偉達、AMD。”
出身幣圈的比特大陸,在AI芯片領域並不擅長,在吳忌寒與詹克團的重視下,不斷擴大其人工智能隊伍。甚至有報道稱,為招到合適人選,兩位公司負責人經常親自出馬,上門搶奪人才。
詹克團表示,我們是抱著二次創業的心態進入AI市場,重點是要夠謙虛,確實不懂,就多跟人學習。比特大陸AI芯片研發人力甚至超過比特幣挖礦芯片的研發團隊規模,公司總人數由2017年中旬的幾百人膨脹到了2018年8月的3000余人。
巨額的投入也展現出比特大陸發展AI芯片的決心,吳忌寒預測,AI芯片在五年內可佔據比特大陸收入的40%。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I芯片收入佔比還十分渺小。
比特大陸也深知芯片的投資回報周期很長,人工智能產品總監湯煒偉表示,“僅投片就需要幾百萬美金,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否有信心持續投入五年,因為客戶不可能只用一次你的芯片產品。”
在湯煒偉看來,AI芯片市場仍舊處于藍海,大多數情況下各家公司都在錯位競爭,市場還沒進行到真正爆發時代。
對于AI芯片的發展前景,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認為,當前AI領域芯片已“炒作”過熱,在目前還沒有出現AI通用算法的芯片,以及AI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的情況下,AI芯片未來發展還有長路要走。
伴隨著港股上市折戟,比特大陸也進行了一輪優化調整,對于暫時無法盈利的AI芯片業務也成為了重災區。據媒體引援相關人士透露,相對不那麼重要的終端芯片業務成了這次裁員的重災區,云端芯片業務比較重要,但也在縮減人數。
與此同時,領導層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原聯席CEO詹克團、吳忌寒同時卸任,王海超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但不變的是堅定的上市決心。
在內部信中,比特大陸表示,會在合適的時間,重新啟動上市工作。而隨著美股上市風聲再起,中概股名單中出現比特大陸的一席之地還會遠嗎?
© 2019,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