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老布殊逝世 終年94歲

CNN當時報道稱,他在入院時出現了敗血症症狀,直接被送入重症監護室。知情者透露,他的血壓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降」,好幾次醫生都擔憂他是否還能「撐得過去」。

CNN稱,老布殊入院令家人格外「揪心」,因為這件事與芭芭拉的葬禮挨得太近,兒女之前就擔心老父親該如何應對喪妻之痛。有媒體甚至認為,這場病症與患者的心緒存在直接關聯。

【生平簡介】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殊(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美國第51屆第41任總統。由於美國歷史上存在過兩位布殊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老布殊,以便與其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的長子喬治·沃克·布殊作區別。老布殊最為人知的政績是1991年海灣戰爭。

此外,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時,老布殊正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一職。

1974年,被福特總統任命為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任職期間為發展中美關係作出努力。

老布與中國

1974年9月,喬治·布殊被福特總統任命為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大公網評論布殊稱,他善於交際,平易近人,隨遇而安。另外,布殊不是職業外交家,而是活躍於美國政壇的人物,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棄商從政以來,當過眾議員、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然後到中國任駐華聯絡處主任,離任後又當過中央情報局局長、副總統以至總統,成了白宮的主人。這番從政經歷使他在中國人中的知名度超過任何其他大使。

據此前媒體報道,1973年1月布殊從聯合國卸職,接著被尼克松總統任命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而被迫辭職下台,繼任的福特總統有意讓布殊到英國或法國當大使,但布殊卻選擇到當時不少美國人認為神秘莫測的中國當第二任駐華聯絡處主任。

布殊赴中國時年齡49歲,據他自己在《布殊自傳》一書中說,出使英、法固然令人垂涎,但去中國更具挑戰性,新中國正在崛起,美中關係在今後幾年裡將進入關鍵時期,不僅對亞洲,而且對美國和全世界都關係重大。他選擇到中國,還有另一個原因,原來尼克松總統身陷「水門事件」之後,任命布殊當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是利用布殊的從政經驗和名聲,發動共和黨組織的力量,為尼克松護駕。這是費力不討好的工作,使布殊陷在美國政界互相攻擊的交叉火力之下,備受煎熬。布殊認為這一段經歷是「一場政治噩夢」。他很想暫時離開這塊是非之地,找一個清淨的地方,養好自己心靈的創傷,再返美重新謀求發跡。

1974年10月21日,布殊夫婦到了北京。他們住進了建國門外外國使館區的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官邸內,近處是聯絡處的辦公樓。布殊不願過他的前任布魯斯式的深居簡出的生活,他一到北京就表現出善於交際的作風,不但與中國外交人員交往,而且在北京外交使團也頗為活躍,主動拜會一些駐華使節,並出席他們組織的各種活動。

一開始布殊外出坐的是豪華的克萊斯勒轎車,不到一個月他就騎上了自行車;在風沙大的日子,他也戴上口罩,像許多中國人一樣,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間,接近中國的普通百姓。他喜歡打網球,是國際俱樂部網球場上的常客,因此與國際俱樂部的陪打球員交上了朋友。後來又有機會與喜歡打網球的中國領導人萬里對打,兩人成了球友。每到星期日,布殊夫婦都到崇文門教堂做禮拜,同闞學卿牧師和許多中外教友一起誦經祈禱。布殊和夫人芭芭拉開始學習中文,芭芭拉對中國的藝術、繪畫和建築很有興趣。

平時布殊夫婦和他們從美國帶來的小狗「費雷德」一起生活,過節或暑假時則把親友和孩子們接到北京來過。1975年過聖誕節時,芭芭拉飛回美國與孩子們團聚,布殊則把母親和一個姨媽請到北京過。1975年夏天,布殊的兒子喬治、尼爾和馬文,以及女兒多蘿西都到北京過暑假,女兒多蘿西在8月18日生日那一天在北京的崇文門教堂接受了洗禮。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