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副省长李斌:把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制度的先行区

(美国商业新闻网) 9月28日,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甘肃省副省长李斌在“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高端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要把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制度的先行区。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历史上,正是有了祁连山,内蒙古高原的沙漠才不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才造就了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以祁连山养育的冰川、河流和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中国人在祁连山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而今,祁连山在维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

中央部署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抓手,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坚持把生态问题治理和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基础性任务,严格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勘界规划、抓紧制定规划方案、认真谋划机构建设,着力将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区、生态系统修复的样板区。

一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整改。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电还水、退矿还绿、退人还地五大系统修复工程。按照“共性问题统一尺度,个性问题一矿一策”原则,对涉及祁连山保护区的144宗矿业权实行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完成分类处置,其中关停退出10座,搬迁农牧民149户484人,实施退耕还林11.27万亩,提前完成减畜21.97万羊单位的任务。

二是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制定资金筹措方案,明确各级职责,加快林地、草地、湿地、冰川、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步伐。开展祁连山地区黑河、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实施林草植被恢复、矿山环境治理、防风固沙造林、水环境保护治理等项目。将保护区8县1场所有草原全部纳入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范围,传统共牧区放牧牲畜全部退出并实行禁牧管理。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甘肃省片区监测工作专项规划》,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监管网络,实现了对祁连山179个问题点位卫星遥感定位及对比监测。

三是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将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10个县列入范围,禁止发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研究制定了《甘肃祁连山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率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探索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建立了甘肃省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甘肃省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技术指南》,在祁连山地区落实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治,完成祁连山地区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研究注销了与祁连山保护区整体重叠的3个自然保护区,将祁连山保护区22个保护站和18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全部上划省林业厅管理,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

四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崛起。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刻吸取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教训,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出台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和《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中医药、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出台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发起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去年全国首次发布绿色发展指数,我省综合排名西北地区第1位。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一项开创性的全新工作,没有先例可循。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量大面广、层级繁多、问题复杂、因素叠加,需要我们边试点推进、边总结经验、边破解难题。一是国家公园管理职能的界定亟待探索破题。如何准确界定、分级行使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地方政府行使的管理权,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破解。二是生产经营设施和原住居民退出亟待统筹解决。国家公园内原有的大量探采矿权、水电站等生产经营设施和原住民,如何在关停退出中遵守信赖保护原则,在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程序上做到公平合理,较好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矿业权人合法权益,需要探索统筹施策。三是生态恢复治理的标准亟待研究确定。在生态恢复治理中,如何根据生态系统破坏和退化的程度和类型,确定恢复、重建和保护的方式,以什么样的标准开展恢复治理验收,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指南和标准。四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法律法规亟待健全完善。国家公园管理法规制度及相关标准还未制定,建设管理工作缺乏可遵循的法规和标准,需要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公园法》和相关条例,确保国家公园依法建设、管理和保护。

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事关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作为甘肃生态治理的一把“金钥匙”,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让甘肃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中国乃至世界国家公园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将全面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域、省部联动国家公园管理新机制,抓紧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编制完成相关专项规划,科学划定功能分区,完成各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制定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加快落实重点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生态环境制度,以严格的制度抓落实、促整改、守红线。

我们将持续推进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继续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落实探采矿、水电站等差别化退出方案,采取“一矿一策、一站一策、一企一策”措施,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各项整改任务。确保保护区探采矿和违规水电站设施2019年底前全部退出,2018年底前解决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实验区旅游设施规范运营,科学核定游客容量上限,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20年完成祁连山生态保护规划建设任务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出,缓冲区人口有序减少。

我们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崛起步伐。认真汲取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教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全面自查整改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促各地各部门抓紧整改落实。突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两江一水”、定西渭河源、甘南玛曲沙化草原等重点生态区域治理,继续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制度实施,逐步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