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絲綢之路文物科技討論版創新聯盟討論版在敦煌舉辦。圖為中外學者專家在敦煌莫高窟「九層樓」前合影留念。 魏建軍 攝
(美國商業新聞網) 中新網敦煌9月21日電 (記者 魏建軍)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俞天秀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敦煌研究院與東京藝術大學合作開展數字與糢擬混合「克隆」敦煌文化遺產,已成功拷貝莫高窟第57窟並在該校展出。「算是一個嘗試性探索,還未大規糢進行。」
20日至21日,絲綢之路文物科技討論版創新聯盟討論版在敦煌舉辦。期間,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宮廻正明坦言,文化遺產在被嚴格保護的同時,也存在要求開放的矛盾。在保護和開放的同時,開發能夠再現藝術DNA的新技術、「克隆」文化遺產。
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鳴沙山的斷崖上遺存著諸多千年來的佛像和壁畫。宮廻正明說,每個時代制作的佛像和壁畫,都有能清楚識別各自時代的特徵,還可以根據洞窟,識別後代重修的資訊。
「為了保護不斷『劣化』的文化遺產,不開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如果不開放,文化遺產的價值就得不到共享,也就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義。」宮廻正明說。
宮廻正明稱,壁畫領域,中國是一直以臨摹的形式在工作。就是把看到的東西照原樣繪制下來的方法,採用了重視感性和情感的臨摹方法。
他舉例,日本20世紀開發了名叫「拿寫/上げ寫し」的拷貝技術,就是在原本和照片上鋪一層薄紙,利用在紙上看到的痕跡進行臨摹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是工匠技藝的手工工作,需耗費大量時間和勞力。
為解決該問題,「我們設計出了把最新的數字技術混合在傳統糢擬方法中的克隆文化遺產的方法。」宮廻正明說,由敦煌研究院提供3D數據,成功開發出了能夠制造出和原創相同的空間的技術,這在繼承文化遺產的意義上具有很高價值。
2016年,東京藝術大學繪畫、彫塑專業組成專門小組,正式訪問了敦煌。
此前,「我們的壁畫制作還停留在制作平面狀的克隆文化遺產上。」宮廻正明表示,以作巴米楊屋頂壁畫為契機,成功再現了三維立體曲面壁畫,成功完成了至今被認為不可能的窟內三維壁畫的複原制作。
2017年,東京藝術大學舉行複原敦煌莫高窟第57窟的簽字儀式,開啓了該校與敦煌研究院首次在彫塑領域劃時代交流。
宮廻正明說,在敦煌把複原的東西置換為3D數據,不花費移動成本,就能進行多樣化地有效利用。也就是說,「通過想象創建之初的形狀,制作克隆文化遺產。」這些都將成為大家思考的契機。
「如果沒有我們提供的數字化壁畫數據和三維洞窟數據,日方是不可能完成第57窟的拷貝。」俞天秀說,今年年底,敦煌研究院計劃與日方再簽一個協議,運用此項技術,「將日方拷貝的整個流程在研究院再做一次。」
宮廻正明表示,隨著中國數碼技術數據的積累和日本克隆文化遺產的新技術開發,敦煌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實現保護與開放的典範。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