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畫廊登陸上海 國際畫廊試水中國市場

\

\

“共享”早已是火遍各個行業的熱門詞,如今,一批年輕的畫廊主開始將這股共享潮流带進藝術圈。從倫敦到墨西哥城,從紐約到上海,畫廊和藝術家跨越空間的阻礙,構建起流動的藝術社群。

倫敦年輕畫廊主Vanessa Carlos的“朋友圈”一路從倫敦擴張到了墨西哥城、紐約,又來到了上海。

2016年,Carlos/Ishikawa畫廊聯合創始人Vanessa Carlos提出“Sharing Gallery(共享畫廊)”的概念,並籌辦首屆Condo倫敦。Condo即“Condominium(共治)”,具體表現形式為本地畫廊提供空間給國外畫廊,雙方聯合舉辦展覽。

馬淩畫廊聯合創始人江馨玲與Vanessa是好友,在一次聊天中,雙方都覺得將這種共享畫廊的模式带到上海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特別是Condo相繼在倫敦、紐約以及墨西哥城发生之後,現在正是舉辦Condo上海的好契機。

于是7月7日,首屆Condo上海拉開帷幕,9家本地畫廊提供空間,聯合13家國外畫廊,為上海藝術生態增添了新鮮活力。

畫廊跨國聯歡

本次參展的9家本地畫廊,6家聚集在西岸藝術區,2家在M50創意園區,1家在市中心。而遠道而來的國際畫廊則來自英國、德國、墨西哥等多個不同國家。

作為发起方,馬淩畫廊為推進Condo上海的實現付出了不少努力,江馨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前期工作中,我主要先邀請國外的畫廊加入Condo上海的這個活動中,並把他們介紹給上海本地的畫廊,嘗試將這些國際畫廊和本土畫廊配對,在其中協調他們之間合作的可能性。在配對成功後,我們畫廊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協調各個畫廊的展覽檔期,保證畫廊間溝通的順暢,以實現Condo上海工作的推進。”

本次馬淩畫廊的合作畫廊是來自德國的國王畫廊和施博爾畫廊。江馨玲認為,三家畫廊聯合辦展在策展上存在一定的挑戰,“因為需要將三家畫廊及其展示藝術家的方案融合在一個展覽中,在留有各自特點的同時,又需要保證展覽的協調和趣味性。”

施博爾畫廊和國王畫廊分別带來了英國藝術家藤原西芒和德國藝術家安德魯斯·施密特的繪畫及裝置作品,馬淩畫廊則呈現了中國藝術家何意達的裝置作品。三位藝術家作品中共有的工業化、機械化和商品化元素互相呼應,為展覽带來統一與協調的觀感。

值得注意的是,展期從7月7日延續至8月26日,盡管時間不短,但國際畫廊並不需要向本地畫廊支付展位費。江馨玲認為,之所以本地畫廊願意接受這一點,是出于對Condo核心理念的尊重。“Condo上海為上海的藝術生態圈带來了更多的關注,這種關注甚至來自于全球范圍內。Condo上海為本地的畫廊带來了更多與國際畫廊及其藝術家接觸與合作的機會,同時,國際畫廊也能從中獲得更多上海乃至中國本土的資源,就像是Condo的概念和核心——資源共享。”

Condo上海的參與者以年輕畫廊和年輕藝術家為主,這種資源共享讓上海觀眾能夠接觸到全球新生藝術力量,也讓許多以前從未產生過交集的藝術家得以用作品交流,為處于藝術淡季的上海带來了許多活力。

Vanessa Carlos聯合創辦的Carlos/Ishikawa畫廊本次作為客場畫廊借用了沒頂畫廊在西岸的場地,带來了剛剛畢業于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藝術家Issy Wood的最新作品。沒頂畫廊則對應呈現了藝術家陳英新近創作的6幅繪畫作品。陳英通過Photoshop,而Issy Wood通過手機攝影作為圖像的中轉處理站,兩位藝術家作品表現出對于繪畫相似的思慮,二者之間產生了奇妙的聯結。

本屆Condo上海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江馨玲表示:“我們願意明年繼續號召大家加入這個活動中,並擴大畫廊的數量,以及嘗試將這種資源共享的模式带入例如美術館、基金會等的其他藝術機構。”

流動的藝術社群

參展Condo上海的13家國際畫廊中,不乏已對中國市場有所了解者,比如國王畫廊曾在2017年參加Art 021藝博會;賽迪HQ畫廊四年前就參加過西岸藝博會,去年又參加了Art 021藝博會和藝術成都。

與短短几天、純粹以交易為主的藝博會相比,展期近兩個月的Condo上海顯然更有利于國際畫廊在中國藝術圈獲取存在感。“國內大部分觀眾只在藝博會上看過我們藝術家的作品,而且藝博會的展位和畫廊空間是完全不一樣的,Condo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可以長期展出,而且可以和本地畫廊合作,對他們有更多了解。” 賽迪HQ畫廊副總監王凱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賽迪HQ畫廊創始人Sadie Coles與Vanessa Carlos也是好友,在今年1月開幕的2018Condo倫敦上,賽迪HQ就支持Vanessa的Condo理念,作為本地畫廊“招待”了格拉斯哥的Koppe Astner畫廊和里斯本的Madragoa畫廊。今年6月開幕的Condo紐約上,賽迪HQ畫廊又作為國際畫廊遠赴紐約與當地的Simone Subal畫廊合作。而本次Condo上海,賽迪HQ選擇了上海頗有历史的香格納畫廊作為合作夥伴。

王凱楣解釋道:“我們畫廊既代理了Urs Fischer這樣的成功藝術家,也代理了很多年輕藝術家,並且我們現在代理的成功藝術家很多都是從年輕時跟著我們一路发展。香格納也是這樣,在當下這批最成功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還年輕時就带領他們发展,而且現在香格納還是願意代理年輕藝術家,所以我們在定位上是相似的。”

本次展覽,香格納呈現了已故藝術家耿建翌創作于2016年的一系列作品,藝術家用國產手電筒放映動畫電影,笨重的設備與投影形成了不和諧的對比,作品以微觀視角記錄了時間流逝的痕跡。此外,香格納還呈現了年輕藝術家二人組鳥頭的最新系列“情放志蕩”,藝術家以暗房廢片構成了該系列中繪畫和攝影拼貼融合的基礎。賽迪HQ則带來了兩位互為好友的年輕藝術家Ryan Sullivan和Uri Aran的作品,前者呈現了大型多層抽象繪畫,後者則带來2016年的一系列牆上作品,將繪畫、雕塑、拼貼、文本和印刷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持續變化、不同符號疊加的動態系統。

王凱楣認為這種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很重要,在去年弗里茲倫敦藝博會期間,整個倫敦藝術圈最熱鬧、忙碌的時候,賽迪HQ畫廊選擇在位于倫敦的空間里呈現了一組中國年輕藝術家群展。“我覺得全球畫廊需要考慮一個問題,現在有了互聯網,有這麼多社交媒體,很多人根本不會去畫廊看展覽。Condo這個項目給參與的城市带來流量,把觀眾带到畫廊里。我覺得對于畫廊來說,參與到這種交流中,成為藝術社群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