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7月25日23:59,中國北京時間7月26日11:59。是中國商務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否批准高通收購恩智浦(NXP)半導體的交易的最後時限。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的官方消息,然而一遍遍刷新,最後依舊什麼也沒有。如今,午時已過,中國尚未宣布是否批准交易,意味著這樁历時19個月、總額440億美元、2大芯片巨頭參與、經過9個國家監管審核的全球半導體並購大案,徹底涼了。
吃瓜的你可能不太明白,一家美國公司對一家荷蘭公司的收購,為什麼最後黃在了中國?
事情需要從19個月前講起。
事件:豪門嫁娶,強強聯合
首先介紹下兩位當事主角。
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1985年創辦,芯片銷量超過75億顆,中國手機廠商的好朋友,是全球最成功的半導體企業之一,同時在移動通信領域近乎壟斷性地位,在智能手機時代簡直“躺著賺錢”,而且面向AI和物聯網趨勢,也懷抱壯志雄心,巅峰市值已達1000億美元。
荷蘭恩智浦公司,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2005年正式從飛利浦集團分拆,全球前十的半導體大廠,在汽車、家居等場景應用中都地位不凡,身價一度超過400億美元。
所以兩位主角尋求在一起,原因並不難猜。
你風華正茂勢頭洶湧,我有名門又有本錢,只要在一起,絕不會止于1+1。此項收購一旦成功,會很有助于為安卓和蘋果手機提供芯片的高通公司將業務擴展至汽車芯片等新市場領域,使其業務范圍更為多元化。
正如歌曲唱的那樣: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高通和恩智浦要在一起,得尋求9位證婚人同意。
沒錯,因為寡頭並購,關乎市場競爭,這二位的並購要征得主要市場國家的監管部門同意,而且是全部都要say yes。這9國主要有美國、歐盟、中國、韓國、日本和俄羅斯。
關鍵:9國放行 只待中國
于是,這場靠誠心誠意打動恩智浦股東和各國監管的努力,正式開始。
高通先是提高了收購價格,把聘禮從380億美元提高到了440億美元,其中還未計算將會一並埋單的100多億美元恩智浦債務。
而一旦收購案完成,這肯定也是載入历史性的第一大半導體並購案。
無論是禮金還是历史意義,高通都展現得清清楚楚。
其後,高通還通過了對壟斷最挑剔的歐盟的反壟斷調查。
高通承諾,在未來8年內繼續對外提供恩智浦的MIFARE技術和商標授權,授權條款至少不會比目前的差。
另外,歐盟之前,高通還先後搞定了美國、日本、歐盟、韓國和俄羅斯等,甚至護犢子三星心切的韓國,也通過了。
于是最後也最關鍵的一票,握在了中國手中。
中國說yes,整件事情就yes;中國說No,整件事情就No。
相當于一票否決。
插曲:博通1300億美元搶婚
讓高通頭疼的是,在艱難申請各國和地區同意收購的同時,他們遭到了來自博通略顯惡意的收購提議。
不過不是搶購恩智浦,而是想直接讓高通入贅。
這戶半導體巨頭背景相對复雜,中文叫博通,英文名Broadcom,身是美國身,但由于2016年被新加坡安高華(Avago)收購,所以心更多被算為新加坡心,或者可以說就是新加坡公司吧。
博通家底雖然沒有高通強,但也位列全球半導體前十。在2017年11月,高通正在各國遊說表誠心之際,博通忽然宣布要作價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
跟搶婚戲碼一樣,博通和高通經历了多輪出價、董事會人選爭奪,看得全世界目瞪狗呆。為了符合特朗普的“民族主義”作風,新加坡公司博通甚至表示可以馬上將總部搬到美國。
然而特朗普還是拒絕了,理由是:博通並購高通可能妨礙美國國家安全。”
萬萬沒想到,這時候中美關系隨貿易糾紛,風云大變。
中國說“不”,高通與恩智浦為何不私奔?
根據中國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准的規定:
第三條,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币,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币;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币,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币。
很明顯,這兩條高通和恩智浦都中。特別是高通,2017年財年的223億美元營收中,65%——2/3來自中國市場。
顯然,高通不敢任性,要知道,這家公司不公平的收費模式致使國家发改委在2015年宣布對其進行61億元的罰款,成為中國最大的反壟斷罰單。
只要中國同意,高通就能在2018年4月25日正式迎娶恩智浦。
無奈高通祖國美利堅和特朗普,跟中國搞起了貿易糾紛。
尤其是今年的4月16日,這個節點非常關鍵,當晚,美國傳來消息,因違反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美國商務部已經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期限7年。
芯片啥的統統不給供應、不給用,中興直接處于“休克”狀態。
隨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在中興事件解決前,高通恩智浦結婚證是領不到了。
所以領證之日,先被推到了5月25日,其後又被推到了7月20日,最終被定到了北京時間7月26日。
而且高通那邊明確表示:將不會再繼續推遲收購時間了。7月26日11:59之前北京通過,我們就把婚結了,北京不通過,那就不再耗費精力和時間了。
眼看中國一直沒松口,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今日淩晨表示,我們打算在今天協議到期之時終止收購恩智浦的協議,靜觀任何新的重要進展。
高通+恩智浦,就這樣黃了。
代價:20億美元分手費
現在結果已出,中國沒同意,一樁持久並購案也就宣告結束。
高通的算盤也完全落空。
如果這筆收購成功,那麼意味著高通將躋身全球前三大半導體廠商,僅次于三星和英特爾。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也算體面人,如收購之初說的那樣,高通支付給恩智浦20億美元的費用,作為收購不成功的補償。
今天淩晨(美股周三盤後),高通发布了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營收56億美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12億美元,同比增長41%。
发財報的時候,又重新提起了這件事:如果今天過完還沒有搞定,就不買了。當然,不買就要向恩智浦支付20億美元的分手費。
目前尚不排除中國監管機構隨後批准,且高通重啟收購恩智浦交易的可能性。但高通公司一位負責人此前說:“放棄之後,不能再重新(啟動)並購,因為合同約定一旦觸发,就不可逆了。”
濟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旭曾在《財新網》撰文表示,過去十年間,商務部反壟斷局累計附條件批准了36件經營者集中按鍵,只禁止了2個跨國並購計劃——2009年可口可樂並購匯源,以及2014年禁止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和達飛三家航運企業設立網絡中心。而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撰文表示,如果高通同恩智浦的交易以失敗告終,將充分說明中美貿易戰所带來的嚴重後果。
格局:全球芯片巨頭推陳出新 中國奮起直追
長期以來,芯片巨頭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產品和市場差異化明顯。而新一波的科技浪潮已然讓巨頭們坐不住,紛紛合縱連橫,打造新的路線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发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早前研究機構IC Insights公布的全球前二十大芯片企業預估營收排名,其中美國有八家半導體企業入榜,日本、歐洲與中國台灣各有三家。英特爾2016年預估營收563.13億美元,穩居半導體業龍頭;三星營收預估至435.35億美元排名第二;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預估營收為293.24億美元居第三名;高通(Qualcomm) 154.36億美元位居第四。
與此同時,中興事件的爆发可謂喚醒了中國這只“沉睡的獅子”。
中國科技界苦“無芯”久矣,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芯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目前,中國的“造芯運動”如火如荼,阿里巴巴收購中天微,投資寒武紀,推出旗下達摩院神經網絡芯Ali-NPU;百度推出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稱其為迄今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華為的麒麟芯片一直備受關注,還于近日被曝出神秘的““達芬奇計劃”,准備在芯片領域大顯身手;還有云知聲、深鑒科技、Rokid等創業公司紛紛搶灘AI芯片市場。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