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事件引發的離婚危機


王寶強離婚事件近日佔據輿論頭條。離婚主角有如下時代特徵:1,王寶強生於1984年,馬蓉生於1986年,這是一場典型的80後婚姻危機案例。2,“男小三”宋喆長期潛伏,高調露臉,與馬蓉一道成為輿論消費主體,甚至在短期內超過了奧運會。“80後”離婚率高企,對於視婚姻為畢生事業的傳統中國社會來說,某些東西已經被改變了。國防大學教授劉明福試圖從國家戰略角度,分析婚戀危機對中國未來的影響。

人類的全部實踐活動,可以概括為兩個再生產:一是物質再生產;二是人口再生產。與這兩個再生產相適應,人類的全部文化,也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反映物質再生產、服務物質再生產的文化,是對物質再生產特點規律的科學認識和揭示;二是反映人口再生產、服務人口再生產的文化,就是婚戀文化。任何一個民族,只要他的婚戀文化雄立不倒,在人口與生育上有優勢,那麼,即使千難萬險失敗多少次,最後總能夠站起來繼續拼搏。如果婚戀文化萎縮,在人口和生育上走入沒落,在“後繼無人”的危機中就難以興旺。

人們談論大國興衰、民族復興、中國崛起,最關注的是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其實,“婚戀危機”在國家和民族興衰存亡中的作用,更值得研究。

美國在危機中——美國“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導致全球震盪,全世界都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拖累和折磨。

中國在危機中——中國“婚戀危機”暗流湧動,正在衝擊社會和諧的根基,動搖大國崛起的基石。不僅中國的男女老少,都被中國的“婚戀危機”所困擾,連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也開始研究中國“婚戀危機”將會引發的“全球動盪”。

婚戀危機,是人類再生產的危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傳宗接代”、“世代更替”、“繁衍生息”、“持續發展”的“生命危機”、“生存危機”、“發展危機”。

離婚容易、結婚難。中國適齡男女的結婚率在下降,更多的男女結不了婚、成不了家,但是離婚率卻在上升,更多的婚姻在解體,更多的家庭在破產。中國成為世界離婚大國,中國婚姻和家庭的脆弱性,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影響後代健康成長。

世界離婚潮,波峰到中國

在過去的40年裡,從歐美開始,刮起了一股離婚風,世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離婚大潮。有人說,“飽暖之後思淫欲”,離婚率上升是發達國家的“發達病”,是物質生活水準提高後,必然出現的社會現象。

最近十幾年來,中國離婚,高潮迭起,相對於西方國家的離婚潮,中國在這方面是後浪推前浪,迅速趕超、後來居上,中國從“離婚發展中國家”,迅速變成了“離婚發達國家”。

離婚“加速度”——全球數第一

中國離婚率到底是多少,說法不一。有人說,中國離婚率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有人說,中國離婚率還沒有成為世界第一。無論如何,中國離婚增長速度是世界第一,恐怕沒有疑義。

張紹明2009年12月在“39%的離婚率說明了什麼”一文中指出:中國高離婚率的城市依次如下:北京39%,上海38%,深圳36.25%,廣州35%,廈門34.9%,臺北34.8%,香港33.8%,大連31%,杭州29%,哈爾濱28%。39%的離婚率意味什麼?意味著10個家庭有4個解體;意味著越是發達的地方離婚率越高;意味著離婚率會隨著年齡的下降而不斷增長。張紹明指出,都說西方性開放,但西方人婚前性自由,婚後性保守,因為畢竟有宗教信仰約束,有社會責任感制約。在中國,沒有宗教,也沒有信仰,離婚率上升帶來的社會問題,比如吸毒、性病、單親家庭、性亂、個人至上等,會像惡魔一樣糾纏,成為社會發展的羈絆。

陸學藝在《當代中國社會結構》中說,2006年北京辦理離婚登記的夫妻有24952對,其中有1/3是在婚後5年以內離婚的,有1/5是在婚後3年內離婚,結婚不到1年就離婚的有970對,大約占4%。還有52對是結婚不到一個月就離婚的。這些閃婚又閃離的年輕人多數屬於“80後”。中國獨生子女多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太陽”心理,結婚後不能包容,難以相處,婚姻脆弱,很容易解體。

人口專家易富賢在《大國空巢》中說,中國2003年離婚率比1979年增加了5倍。中國人的離婚水準早已經超過了日本和韓國。2002年,北京市的離婚率高達50.90%,也就是說,在2002年這1年,北京市每兩對結婚的夫妻,就有1對以上要離婚。一個結婚比例低而離婚比例高的國家,一個離婚成風的國家,在婚姻上的“窮折騰”,其代價和成本是很大的。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成為一些人對現代婚姻的理解。有的年輕人把結婚當做速食,只要覺得不開心就離婚。2007年,昆明四城區總計有2萬余對夫妻喜結連理,卻也有6000多對夫妻勞燕分飛。2009年,平均到每天,無錫有23對、蘇州有32對、鄭州有40對夫妻離婚,成都平均每天106對夫妻分道揚鑣。在濟南,44.2%的離婚者結婚不超過5年。

“世界離婚潮”,波峰到中國。中國離婚率的增速,數倍於中國GDP的增速。在一些人那裡,婚姻誠信的喪失、婚姻責任感的丟失,使婚姻成為一場遊戲,使離婚成為一種時髦。

中國式離婚——兩種人是主力軍

中國離婚大潮中的“弄潮兒”,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80後”年輕人群體;一種是“成功後”中老年群體。這兩類人占了離婚人群的絕大部分。
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可是,先富裕起來的那部分人卻先離婚。西方學者認為,經濟發展狀況與離婚率成正比,經濟萎縮時離婚率下降,經濟繁榮時離婚率上升,中國的情況證實了這一點,在中國,正是先富起來的那批人,成為中國離婚大潮的領潮人。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的離婚率很低,1978年統計的離婚率僅為3.4%。1998年,這個數字上升到13.18%。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的離婚率急速上升,其特點是中年、老年的離婚率高於任何其他年齡段的人。

離婚最集中的三個年齡段依次是:40~44歲、50~54歲、60歲以上。因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三個年齡段的人的經濟地位變動最明顯。到90年代,夫妻的年齡差距也開始拉大,90年代中期丈夫比妻子大10歲的比例,比1987年增加了14.5個百分點,這種“大男小女”的婚配狀況,一般都是男子富裕以後,與原配偶離婚後再婚而形成的。

“80後”年輕人不僅成婚難,而且已經成婚的,婚姻危機嚴重,婚姻週期短暫,成為離婚率最高的一代。“80後”年輕夫妻如何“經營婚姻”,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課題。由於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屬於我行我素的“獨立大隊”,個性強,不懂得忍讓、協商和妥協,缺乏生活能力,不善於應對家務紛爭,像不滿意對方燒的菜、洗碗應該誰來幹這樣的芝麻粒問題都可能鬧成軒然大波。在這個群體中,婚姻難以成為愛情甜蜜的繼續,婚姻往往成為埋葬愛情的墳墓。

中國式離婚,是“成功中老年”的天堂,是脆弱“80後”的情傷。

討伐婚外情,打贏“婚姻保衛戰”

一個國家的最高利益是國家安全,這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與底線,為了國家的安全,要同“軍事入侵者”進行殊死決戰;一個家庭的最高利益,是婚姻安全,這是家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與底線,為了婚姻安全,要同“感情入侵者”進行決戰。同“軍事入侵者”進行的“國家保衛戰”,同“感情入侵者”進行的“婚姻保衛戰”,是關係到“國破”和“家亡”的大問題,具有“保家”、“衛國”的正義性質,是可歌可泣的“正義戰爭”。

進行“婚姻保衛戰”,首要任務是討伐“婚外情”,因為婚外情是感情入侵的主要力量,是破壞婚姻與家庭的頭號殺手。對婚外情要實行“零容忍”,對婚外情決不能留情,任何對婚外情的同情和留情,都是對正常家庭和婚姻的殘酷和無情。

醜化“原配”是缺德——美化“小三”是無恥

中國“二奶”風光、“小三”橫行,重要原因是中國婚戀輿論中逆流氾濫。婚外情本來不道德,卻成為一種“不倫文化”,在社會蔓延。這些年,關於隱私、外遇的報導和文藝作品蔚然成風,銀屏上涉及“第三者”的故事十分流行,一些描寫婚外情的影視作品,都收視率很高、煽動性很強,成為進行婚外情具體操作的案例教學。

其特點是對“第三者”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譴責轉為同情兼隱隱的讚美,其效果是賺取人們對於婚外情的理解和同情。有的電視劇乾脆將妻子描述成非常討厭、令人難以忍受的庸俗婦人甚至潑婦,而第三者卻知書達理、善解人意,是將男人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天使”。還有人公開撰文,為婚外戀辯護,認為不包容第三者就是觀念落後、思想陳舊,聲稱“第三者”對當代中國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對於婚外戀的輿論顛倒,使一些人失去道德約束,陷於無恥。現在,有情婦的中國男性,多數受教育程度較高,收入可觀,居住在城市。商人、公務員、銀行職員、IT人士,是婚外情的高發人群。熱衷於婚外情的中國男人,他們過去對自己的婚外情嚴格保密,現在更新了觀念,解除了偽裝,認為婚外情是自己成功和價值的體現,對自己的婚外情,不僅不保密,還適度宣揚和炫耀。結果,現在連大門口的保安,都知道大院中的主人們誰有幾個情婦。

討伐婚外情——“婚外情偵探公司”生意興隆

《環球時報》2010年6月22日報導:婚外情入侵東西方家庭,中國、日本、韓國離婚率日漸上升,歐美人容忍度直線下降。

世界各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婚外情成為現代婚姻的頭號殺手。而在中國,婚外情處於高發時期。中國2009年離婚率增長了8.8%,排名第一的離婚原因中,就是婚外情。在中國,進行婚外情諮詢的人群在擴大,專業化調查婚外情的私家偵探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迅速崛起。僅僅在中國深圳一個城市,調查婚外情的私家偵探公司的數量,就由過去不足10個,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個,而且這些偵探公司生意興隆。某位偵探在10年前每個月接手的婚外情案子只有一兩件,而現在每天收到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不下6個,感到應接不暇。中國深圳一家心理諮詢公司反映,在他們處理的全部案例中,有80%是屬於婚外情的。

總之,中國“婚戀危機”,是瓦解家庭、社會穩定基石的“家庭危機”。婚戀的載體是家庭,婚戀危機直接瓦解的是家庭。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家”立“國”的國家,家在穩定社會、興旺國家中,有基礎性的戰略作用。經濟全球化、社會現代化,並不能弱化更不能代替家庭的作用。在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的整個鏈條中,家庭是一個核心環節、關鍵環節。中國“婚戀危機”動搖的是中國家庭這個社會的“基石”。家庭基石不牢,社會地動山搖。

所以,中國“婚戀危機”,說到底,是兩性地位失衡、男女比例失調、老幼更替斷層、結婚生育困擾、家庭基石動搖、人口生態破壞的一種局面和態勢,是中國“人口再生產”的危機,是中國“家庭建設和發展”的危機,是動搖和損害中國“國本”的危機,是折磨中國“男女老少”的危機。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