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Facebook)這次惹上了資料洩露的大危機。事關最近媒體報導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收集了逾5000萬個Facebook使用者資料,在沒有獲得使用者的同意下,暗中用於協助了特朗普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臉書的股價從事發自今已經狂瀉10%至159美元。
在此先談談資料(Data)到底有何魔力。就如去年5月國際著名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所刊登的封面標題所述,資料如今已經取代石油,成為我們這個新時代最有價值的資源。人們每天在使用智慧手機和互聯網,在每分每秒之間所產生的巨大海量資料,已經催生了資料這個無價之寶,在市場上引來無數英雄盡折腰。
隨著大資料分析(Big Data Mining)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普及,資料的無線價值已經水漲船高。消費者無論是在走路、看電影、吃飯還是堵車,只要是在使用著互聯網進行這些活動,這些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會留下數位足跡,而這些“原始資料”就會成為各行各業專員的分析對象。
今後隨著智慧手機、智慧手錶、無人駕駛汽車等科技設備的不斷開發,以及未來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系統概念的全面普及,今後全球的資料量將是有增無減。例如有報導指出,無人駕駛汽車在每秒將會產生 100GB 的資料,我們可以猜想每天可供分析的資料量會是多少。再舉例,穀歌可以看到人們在搜索什麼,臉書可以知道用戶們在分享什麼東西,阿裡巴巴和亞馬遜對買家的購物習慣瞭若指掌。
此外,通過收集海量的資料加以分析,這些商業巨頭可以輕易的發現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並監控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力差距,以及瞭解到未來哪些新產品和新服務將會受到追捧。因此,這些巨頭們可以輕易找到這些可以被收購的競爭對手,在產品服務上做及時的改進或模仿,以避免未來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
這些資料配合各種分析演算法,廣泛的各行各業將可以預測很多事情。海量的資料收集越多就會使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更強。例如,臉書的註冊用戶越多,臉書的資料競爭優勢就越強。通過收集更多的使用者資料,企業便可改進自家的產品性能,從而在未來吸引更多的用戶,然後這些新用戶又會生成更多的資料。
臉書在 2014 年斥資 220 億美元,收購了員工總數不到 60 人的 WhatsApp即時通訊軟體。臉書的如意算盤是通過與WhatsApp的整合,擴大其在資料分析方面的競爭優勢。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17 年第 4 季的WhatsApp 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經突破15億人,而這些使用者每天發送的資訊數位更達到600億次。相比之下,目前微信的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達10億人。
在高速資訊時代,使用者資訊的分享越多,使用者資訊隱私的風險就越高。資料它既能產生經濟價值、也能威脅社會資訊隱私安全。對於這把雙刃刀,企業、政府和社會要如何對此加以監管,乃是今後亟待解決的事情。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