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胃痛有可能是胃癌吗?


前幾天參加老同學聚會,得知一個僅僅36歲的同學胃癌去世了。後來細問才知道這同學在某快消企業任高管,工作非常繁忙,也經常出差,吃飯不准點或者忙起來能忘記吃飯,所以落下胃病,時間久了以為偶爾疼疼就好了,沒想到最後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胃癌。很多人包括他的家人都很困惑:不就是普通的胃痛嗎?怎麼就成了胃癌了?

胃痛真的是那麼簡單的事兒,忍忍就能過去嗎?

胃痛是什麼引起的?

胃病分很多種,比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長潰瘍、胃結石、胃部良性腫瘤等等。很多胃病的臨床症狀都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以比較常見的胃潰瘍為例來說:胃潰瘍的疼痛一般有燒灼感或是鈍痛,而且疼痛的發作和進食有關,一般吃飯時疼,飯後過一段時間就會轉好。

另外既往無胃病史,突發誘因也會導致胃痛,比如喝酒、吃冷飯、吃冷飲或食用其他刺激性食物。普通胃痛有可能發展成胃癌嗎?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的過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導致胃癌的因素以下幾種:

1. 環境和飲食因素

某些環境因素,比如水土含硝酸鹽過多或化學污染都能直接或間接參與胃癌的發生。經常食用黴變食物、鹹菜、煙熏食物或攝入過多食鹽,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風險。

2.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的關係已經引起世界關注。胃癌可能是幽門螺桿菌長期感染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幽門螺桿菌可能起主導作用。幽門螺桿菌導致的慢性胃炎有可能成為一種內源性致突變原;幽門螺桿菌可以還原亞硝酸鹽,而n-亞硝酸基化合物是公認的致癌物;另外幽門螺桿菌的某些代謝物促進上皮細胞變異。

3. 遺傳因素

胃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家族發病率高於普通人群2~3倍,比如拿破崙、他的父親和他的祖父都是死于胃癌。

4. 癌症前疾病

胃癌的癌前疾病一般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和殘胃炎等。所以普通的胃病如果不注意是有可能發展成胃癌的。

胃癌高發人群有哪些?

性別:一般男性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於女性,男女比例約為2:1。

年齡:發病年齡以中老年居多,35歲以下極低,55~70歲為高發年齡段。

區域:我國胃癌發病也有區域性,北方地區的甘肅、寧夏、青海及東北為高發地,湖南、廣西、廣東以及雲南、貴州、四川發病率相對較低。

如何發現早期胃癌?

一般胃癌早期很難辨認,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徵兆,最精確的檢查手段就是胃鏡。不過很多人提到胃鏡檢查就色變,那有沒有其他方法來預算或推測呢?比如有哪些胃癌早期的信號?

胃痛症狀發生明顯變化:

普通胃痛是有規律的,但是如果這個規律消失了,比如發作時間變成持續性疼痛、發作頻次也發生了變化、或疼痛性質相比以前也有很大不同,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有惡性的可能。

出血或黑便:

早期胃癌患者中5%的人會出現胃出血或黑便,如果大便潛血測驗結果呈陽性,那就要警惕這不是普通的胃病。

短期內暴瘦、食欲不振:

胃癌會導致人食欲不振、乏力、體重下降,如果短期內出現以上狀況,就要引起注意。

胃癌約占胃惡性腫瘤的95%以上,每年新診斷的癌症狀病例數中,胃癌居第四位,在癌症死亡率中排第二位,我國算是胃癌高發國家。希望以上內容能讓大家對胃癌以及胃癌預防有一個新的認識,也希望大家遠離胃癌。

© 2016,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