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在蘭州的黃河鐵橋,已經110歲了!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有一座跨黃河鐵橋,110年前,德國泰來洋行經理喀佑斯承包修建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中山橋”。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同時這座見證中德友誼的“天下黃河第一橋”也迎來了自己110周年的生日!

黃河第一橋見證內陸開放的百年歷史

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甘肅省蘭州市橫跨黃河兩岸的第一座永久性橋樑—–蘭州“中山橋”自清末建成至今,見證了蘭州的滄桑巨變,記錄了中國與德國經貿合作的歷史往事。這一百年來,它經歷了蘭州所經歷的一切,從政權更迭到烽火激戰,從滿目瘡痍到欣欣向榮……

史料記載,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通行,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任工程師,初名“蘭州黃河鐵橋”,長234米、寬7.5米的鐵橋,全部材料來自德國,運抵天津後用逾千輛木輪馬車送往蘭州工地。該鐵橋曾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綽號,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鐵橋是最早見證對外開放和中外技術合作的典範,它體現了蘭州這座黃河上游的城市具有“奔放”、“包容”的城市氣質。在20世紀初,便與德國合作引進先進技術,體現的是蘭州開放的一面和先進的理念,這在內陸省份並不多見。而且,中山鐵橋的文物價值不僅僅是事物本身,還有成套的建築、財務檔案,“軟”、“硬”原始檔案都是全的,這在中國都是唯一的。

 

一座架起中德友誼的橋樑

中山橋是一座鋼鐵橋,在那個年代建造起來很難。它的全部建橋材料都是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而施工負責人則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是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才建成今天的中山橋(黃河鐵橋)。當時的造價更是高達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譽。


在日前舉行的紀念中德建交45周年、中山鐵橋建成110周年“百年黃河鐵橋,中德探尋之旅”活動中,德國巴伐利亞州作家協會主席烏維.庫爾尼科被一份特殊“牽掛”帶到蘭州,穿越於上下逾百年的歷史與現實、史料與實物之間。牽掛來自黃河上修建最早、且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現代鋼架橋樑——蘭州中山鐵橋。他說,實用、標誌、文化意義共存的鐵橋今後還將扮演重要角色,促成德中兩國更深、更廣的交流合作,將兩國人民聯繫起來迎接未來。中山鐵橋作為中德關係發展中的一條有力紐帶,是中德歷史友誼的見證,也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發展方面展示了獨特的價值。

烏維.庫爾尼科說,“從《天下第一橋》小說中瞭解到在中德歷史發展中存在這樣一座屹立百年的鐵橋,實地觀訪還是讓我無比震撼,我不僅瞭解百年前德國造橋技術,更被底蘊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所吸引。”他表示,今後計畫與《天下第一橋》的作者李維平共同創作以中山鐵橋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並希望與西安、蘭州這兩座中國西北的重要城市有更深入地文化交流與合作,同時通過德國拜仁州自由作家協會和德國線上廣播,讓德國拜仁州的人民瞭解中國西北,瞭解中國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

 

歷經百年滄桑的中山橋,如今白天遊客不斷,夜晚燈火通明,著實是蘭州的一大美景,很多人渴望來此尋找一種情懷,也喜歡陶醉在美景之中。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