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復甦處處萌芽

投資及製造業回暖 美歐政策鬆緊微妙平衡

全球經濟迎來新轉機,美國上周宣佈加息,反映聯儲局看好前景,歐元區則錄得自2009年以來最低的失業率。另一邊廂,韓國出口回升,巴西和俄羅斯亦有望走出衰退,反映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同時步向升軌。在經濟形勢一致向好下,美歐央行須採取微妙的平衡策略,收緊貨幣政策同時維持增長;政府亦要避免行差踏錯,出台反自由貿易和反全球化的政策。

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紛紛出手救市,但歐債危機、新興市場放緩、美國增長疲弱等一連串問題,都令市場懷疑真正的全球復甦遙遙無期。2015年底,環球股市動盪、人民幣貶值、產品出廠價格急跌,油價更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衝擊巴西和俄羅斯等石油出口國經濟。隨着中國於2015年11月至去年1月期間,動用3,000億美元(約2.33萬億港元)外儲捍衛人民幣匯價,又收緊資本管制,穩定了經濟大局,煤和鋼等原材料價格也於去年初回升。

歐通縮風險基本消失

到了去年底,亞洲的產品出廠價再度回升,帶動企業投資,日本第4季的資本開支錄得3年來最大升幅,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進口亦告上升。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本月9日表示,歐元區通縮風險已基本上消失。

環顧新興經濟體的表現,便可知今次經濟升浪基礎穩固。與美歐通脹不振相比,曾面臨通脹失控的俄羅斯和巴西,情況亦有所改善。俄國通脹率由2015年的16.9%跌至上月的4.6%,央行得以逐漸調低利率,由2015年1月的17厘降至現時的10厘。巴西的息口也下調至12.25厘,預料可繼續減息促進經濟。此外,各地製造業回暖,韓國上月出口增長率達20%,伴隨美國和歐元區製造業經理指數(PMI)穩步回升。

當然,全球經濟仍有一定隱憂。發達國家的勞動生產力增長緩慢,美國雖接近全民就業,但去年第4季的每小時生產升幅只有1.3%。按此生產力,要達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4%經濟增長率相當困難。若聯儲局加息過快,新興市場走資,再加上歐央行結束買債計劃,將打擊全球復甦勢頭。

民粹反自貿威脅經濟

關鍵是,西方國家民粹風氣會否促使政府實施錯誤的政策。法國下月大選,極右領袖勒龐領導的「國民陣線」試圖顛覆傳統政治格局;特朗普推出減稅固然有助刺激經濟,但若他堅持提高關稅,貫徹反自貿和反全球化立場,恐觸發新一輪貿易戰,令全球經濟復甦再度蒙上泡影。 ■《經濟學人》

© 2017,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