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

10时15分左右,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抵达金海机场的蓝屋贵宾室会见厅,等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在外界看来,这从侧面凸显出特朗普对此次会晤的重视。

大约15分钟后,习近平主席的专机降落在金海国际机场。
上午11时10分左右,中美两国元首的面对面会晤正式举行。

韩国前驻中国上海总领事 具相灿:这次APEC会议,吸引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的首脑参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元首和美国元首的会晤。我们期待两位领导人的会晤能为世界经济与和平带来好消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言,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
事实上,自2025年初,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就多次表示希望访华或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晤。
2025年1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在正式就职前,告诉顾问,他希望在上任100天内访问中国。
4月,美国政府对全球发起“关税战”后,特朗普改口说,得“中方正式邀请”才会考虑访华。
8月,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时,他又邀请李在明一起访华。
美国总统 特朗普:你想一起去(中国)吗?我们可以同乘一架飞机,这样节省能源,保护臭氧层。
10月29日,就在此次釜山会晤前一天,特朗普再次表达了对会晤的期待以及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也想把重点放在中国。我们现在的重点是与中国的未来关系,我希望把这当作重点。
这不仅是两位领导人时隔六年后再次会谈,更是美国单方面挑起全球关税战后,中美元首首次见面。

美联社记者 田·麦克劳德·吉:这是经历数月动荡之后,双方稳定关系的机会。

10月以来,直到此次会晤前,中美之间还在进行一场芯片对稀土的激烈博弈。
美方宣称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还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中方则宣布,从11月8日起,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英国天空新闻主持人:看看铜、锂、锰、石墨、钴,中国真的占据了主导地位。多年前中国就决定,在这些供应链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是供应链,还包括相关的产品。
这是两个实力日益对等的“高手”之间在经贸领域的激烈“过招”。
如今,经过多轮经贸磋商后,两国最终迎来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元首会晤。
而在《华尔街日报》看来,此次持续约100分钟的“习特会”明显带有“贸易休战”的性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进一步指出,此次会晤为近期动荡的中美关系起到关键领航定向作用。美方已意识到遏制中国难以奏效。双方求同存异是必由之路,和平共处是必然结果。

10月30日下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美近期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
- 美国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10%“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加征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国将相应调整关税反制措施。
- 美国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国将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 美国暂停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国也将暂停反制措施一年。
会后,特朗普宣布期待明年早些时候访华,并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

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贾扬特·梅农表示,两大经济体领导人得以成功会晤,让世界松了一口气。
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甚至在釜山会晤前就断言:“不论习特会结果是什么,中国都赢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之前(美国政府)犯了错误。在很多方面,与中国的贸易比与欧洲的贸易重要得多。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者亨利·法雷尔直言:“美国现在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对手有能力威胁到美国经济的多个重要领域。”
事实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损。超越分歧和摩擦,着眼大局和方向,“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是基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作出的正确选择。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 钱楠筠:如果美国无法从中国获得零部件,这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同样,如果中国不得不关闭工厂,这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两国经济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短期内我们或许感受不到太大影响,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其影响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多边搭台,双边唱戏。作为亚太最具影响力的多边经济合作平台之一,APEC峰会一直被视为观察“元首外交”走向的重要窗口。而此次釜山会晤更是凸显出APEC是唯一同时涵盖中美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独特地位。
会晤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前往庆州继续APEC之行,而特朗普则结束亚洲之行,返回美国。
一方开启行程,一方结束行程,恰好在釜山“交汇”。有分析指出,这种在外交日程上并不多见的安排,再次印证了双方对会晤的重视。
特朗普在返美途中接受采访时称,此次会晤非常成功。
美国总统 特朗普:如果以0分到10分来评价,10分是最好的,我会给这次会晤打12分。

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的成功会晤,也为第二天在庆州开幕的APEC峰会开了一个好头。
深秋时节,庆州明净如画。
10月31日,亚太21个经济体领导人聚集于此,寻求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美联社注意到,在此次APEC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再次成为焦点。

10月3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会见了一同出席APEC峰会的加拿大总理卡尼。
这是2017年以来,加中两国首次高层正式会晤。
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看来,此次会晤开启了“务实与建设性对话”的大门。加拿大总理卡尼则将此次会晤称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APEC之行,卡尼原本希望其可成为一次美加关系的“补救之旅”。

加拿大总理 卡尼:听着,我们随时准备与美国坐下来谈。无论我本人、总统还是我的同事都可以和他们谈,只要美国准备好了。
10月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东盟峰会相关会议时,卡尼向美国喊话。
然而,同一天,他就收到了特朗普的直接回绝。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不想和他们会晤。没错,我暂时不会和他们会晤。
加美领导人的矛盾,起因于近期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发布的一则反关税广告。

时任美国总统 里根:当有人说,让我们对外国进口商加税吧。这看起来像是出于爱国情怀,保护美国产品和就业。有时这确实会奏效,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贸易壁垒损害了每一位美国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这则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1987年批评关税政策言论的广告颇具影射性,对于一直以里根为榜样的特朗普来说,这无异于是用“老师”的话来教训“学生”。
美国总统 特朗普:加拿大撒谎了,他们的做法太糟糕了,他们捏造了里根总统的声明。在必要的时候,里根总统是非常支持关税的。
被惹怒的特朗普宣布,中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并威胁对加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而加方同样反应强烈,总理卡尼明确表示:“加美长期以来紧密的经济关系已正式终结,两国关系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不过,10月29日,在韩国总统李在明主持的8人小型晚宴上,卡尼还是与特朗普碰了面。
这是自“里根视频事件”以来两人首次公开同框,被安排面对面同桌而坐。但两人几乎没有交谈,在合影环节也零互动,气氛颇为尴尬。
为了减少对美国依赖,推动贸易关系的多元化,加拿大开始把目光投向东方。

加拿大总理 卡尼:我选择东盟峰会作为我就任总理后首次亚洲之行,是因为加拿大和东盟的关系充满了潜力。
除了加快推进加拿大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卡尼还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关系,提升自身战略自主性。

加拿大总理 卡尼:中国是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目前的全球体系而言,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我们有七年未与中国进行过高层接触。因此,我们正从新的起点出发,未来大有可为。
有分析称,从加拿大策略角度看,当亚太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中心之际,如果能全面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无疑能大幅增强自己与美国的谈判筹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APEC峰会还为中韩关系重启迎来了“新契机”。
除了参加中美元首会晤和APEC峰会,习近平主席此访还是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1月1日下午,韩国总统李在明同习近平主席在庆州博物馆举行会谈。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意义重大。

韩国总统 李在明:中韩两国互为邻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这使得双边经济合作至关重要,两国政府都致力于使两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更有希望的国家。为此,中韩两国将加强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
不可否认,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作为当今国际上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APEC所搭建的宝贵平台正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尽管此次峰会依旧聚焦经贸与创新,但大国互动与地缘博弈已深度渗透其议程,使它日益成为“非正式外交”与“战略信号释放”的场所,并逐渐向“战略沟通平台”演变。
尤其是,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基于自由贸易与区域一体化理念而成立的APEC,更是成为观察世界秩序重构动向的“晴雨表”。

韩国庆州居民金英焕在庆州中央市场经营一家韩式炸鸡店,已超过50年。

韩式炸鸡店经营者 金英焕:听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将访问庆州,我感到无比自豪。
现在店里生意主要由儿子金成镇来打理,他觉得,近些年来,庆州的外国游客人数越来越多了。

韩式炸鸡店经营者 金成镇:2010年前后,我刚开始在这家店工作时,90%的顾客是本地人,10%是外国人。现在外国人已经增加到约30%了。
据韩国旅游发展局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庆州市游客数量超过4300万人次。
庆州市市长朱洛荣表示,该市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庆州市市长 朱洛荣:我相信庆州是一座能够向世界展示韩国独特价值的城市。作为一座能够实现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城市,庆州是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不二之选。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APEC正式成立。
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APEC。

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教授 斯蒂芬·纳吉:当时人们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提出成立APEC的是一位澳大利亚前总理,他表示我们需要一个组织来帮助各国在放松管制、协调政策和建立更大的经济协同效应方面开展合作。
从历史背景来看,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取得初步成果,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正在激发。
日本与“亚洲四小龙”迅速发展,并带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经济的提升。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则凭借其优势经济力量,向太平洋区域扩展影响。
客观上,太平洋两岸经济体都希望通过贸易和投资,建立一种机制化的合作体制。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家独大,踌躇满志地准备利用这个平台,推进有利于自己的自由贸易。
1993年11月,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

时任美国总统 克林顿:这将是所有这些经济体的领导人,首次齐聚一堂。

APEC形成了高级官员、部长级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个层次定期对话协商的决策机制。
在美国主导下,以自由开放的贸易与区域一体化“两轮”驱动的APEC走上发展快车道。

1994年茂物峰会上,确定了著名的“茂物目标”:发达成员体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使得各成员有了持续合作的动力。
30多年来,APEC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带动亚太地区实现发展繁荣,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教授 斯蒂芬·纳吉:APEC为其他贸易协定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还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它为新的协定奠定了框架,帮助许多国家发展并开放市场。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美国国力下行,对自由贸易的态度逐步发生悄然变化。
奥巴马时期对APEC的兴趣就有所降低,转而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
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态度消极。
2018年APEC巴布亚新几内亚峰会上,美国强力主张单边主义贸易政策,挑起严重分歧。
不过,在亚太国家的努力下,2020年“茂物目标”期限到达,APEC又设定新的“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

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 佩德罗萨:我们有“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呼吁建立开放、充满活力、有韧性且和平的亚太地区。
2024年APEC利马峰会重申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强调通过区域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趋势。中国则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角色进一步凸显。
然而,利马峰会后一年间,全球贸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韩国外交学院教授 闵正宪:特朗普第二届政府通过“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积极追求美国利益,以“公平贸易”的名义推行保护主义措施,而不是维持自由贸易立场。
作为APEC成员中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实施的关税战影响了APEC半数以上的成员经济体。
今年5月,APEC公布的区域趋势报告预测,亚太地区今年出口增长率仅为0.4%,远低于去年的5.7%。
有分析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APEC峰会开幕前就回国,这一举动也颇有象征意义。
峰会开幕式上,APEC轮值主席国韩国总统李在明指出,当前APEC正处于十字路口。

韩国总统 李在明:在国际秩序迅速变化的背景下,我们都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自由贸易体制正经历剧烈变革,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贸易和投资动力减弱。
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严重扰乱了全球经济治理秩序,也给APEC合作带来巨大阻碍。
30多年前,APEC就是基于自由开放的贸易和经济互依能带来共同繁荣的理念而成立。然而,如今这一创始逻辑正面临贸易保护与“逆全球化”的挑战。

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 佩德罗萨:世界正处于变局之中,多边贸易体系亟须更新,我们该如何推陈出新,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不过韩联社认为,庆州APEC峰会既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风险,但也孕育着合作新机遇。

新西兰贸易部长 麦克莱: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讨论如何发展贸易,而不是限制贸易。因为国际贸易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也有利于企业发展、财富增长和经济增长。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浪潮与贸易保护主义的逆风中,APEC也处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阶段。
本次峰会上,韩国提出“人工智能合作”作为APEC的重点方向。

韩国贸易部长 吕翰九:我们必须通过数字贸易和人工智能合作推动创新。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占全球数字服务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并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25年APEC峰会主题是“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
其中,“连接”被放在首位,意义深远。
正如中国领导人在峰会上指出的:亚太地区应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 奥列格・马卡罗夫:如今,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驱动力,是亚太地区的引领者。在亚太地区,中国的主导地位不言而喻。
2001年和2014年,中国曾两次成功主办APEC会议。2026年,中国将再次担任东道主,在深圳举办第三十三次APEC峰会。
在美国逆自由贸易潮流而行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APEC和亚太经济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心支撑。

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 佩德罗萨:中国一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积极成员,自从中国加入以来,在思考如何使该地区和世界更加繁荣方面,发挥了更强大的领导作用。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亚太,也用自身的发展回馈亚太、造福亚太。
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超半数是APEC成员。中国是13个APEC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19.4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7.8%。

匈牙利欧亚中心主任 乐文特:我们可以看到,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基于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倡议中。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多年来,中国就亚太区域合作等重大问题阐释中国主张,推动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落实APEC布特拉加亚愿景注入了强大动力。
美联社直言,习近平主席身处APEC舞台中央,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多边主义的倡导者。

本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5点建议,为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构建亚太共同体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 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
- 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
- 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是寄语亚太共同发展,更是呼吁各经济体勇于担当。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而APEC的愿景则是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韧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如今,面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杂音,APEC所代表的开放包容精神,理应成为各成员国应对共同挑战的最优方案,也是能够实现共同繁荣的正确选择。
© 2025, biz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