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印度《欧亚时报》报道,从美国导弹防御局向关岛居民展示的宣传材料中显示,美军准备在关岛新增二十座反导设施,主要用于部署地对空拦截导弹、远程探测雷达和其他设备。
这是美军在关岛重金打造、增强型防空系统的一部分,“将为关岛提供360度反导体系”。整个计划完成后,关岛将拥有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防空网,堪称“金钟罩、铁布衫”。
早前的8月9日,美国“突破防线”网站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计划在2024财年耗资15亿美元增强关岛导弹防御系统(EIAMD),覆盖美军导弹防御局、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四个军种和部门。美军希望该系统能够链接各军兵种的防空反导武器,形成体系,从而增强关岛防空反导能力。
按照五角大楼的设想,美军计划在2027年之前将关岛打造成“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于这项计划,国际社会的评价褒贬不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之前,美军已经在关岛部署各种导弹、轰炸机、无人机、水面战舰和潜艇,把这里打造成危险的“火药桶”。
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为何还在不断砸重金升级军事基地?
“21世纪的堡垒”
关岛,位于亚欧大陆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为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且最大的岛屿,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关键驻军地,在历史上有很强的存在感。
1898年,美国不断向外扩张,占领了关岛。1950年,美国宣布关岛为其“非合并建制领土”,享有高度自治。直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
近年来,美国为深化“印太战略”和推行“大国竞争”战略,以关岛基地可能面临来自大国对手的打击威胁为由,对机场和码头进行扩建,优化调整军力部署,并不断加强反导系统建设。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关岛是美国军事施压过程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耗巨资投入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是使美国的进攻性军事行动免除导弹火力打击的“后顾之忧”。
“关岛军事设施完备,处于战术导弹的射程和陆基战术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杨震表示,美军自认为关岛不至于在战时第一轮火力打击中就损失惨重。“如果对亚太采取军事行动,关岛的位置很理想。因此美军对关岛特别看重。”
关岛建有完备的军事设施,包括阿普拉海军基地、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三个大型军事基地。其中,关岛中部阿普拉海军基地常年部署多艘攻击核潜艇,并具备靠泊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此外,岛上弹药库等配套设施也较为齐全。
外界普遍认为,关岛既是美国海空军力向亚太投射、快速干预地区事务的前沿基地,也是其在太平洋上重要的后勤保障枢纽。
过去一年,美军在“第一岛链”的活动更加频繁、大胆。“但美国并不想自己在第一岛链增加太多军事力量,而是试图通过其他方式强化自己在第一岛链的盟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表示。
早在2021年11月,中国外交部就五角大楼声称将扩建关岛基地防范中国一事表示,美方应摒弃制造假想敌的冷战思维,停止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言行。
军事专家张学峰认为,目前美国国内右翼政客和美国军方强硬派势力,对于进行军事摊牌一直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在关岛打造‘铁桶阵’,就是为了擦枪走火后占据主动。”
待关岛建成四层导弹防御体系后,究竟能不能成为“金钟罩”和“铁布衫”,也引起国际社会热议。
守住“第二岛链”
2023年5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实际上“第一岛链”即从北太平洋千岛群岛开始,向南经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到加里曼丹岛等在西太平洋的岛屿。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来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在海上遏制共产主义苏联和中国的岛链,被视为这一战略的开端。
“第二岛链”则是北起日本本州岛东南岸,南至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第三岛链”概指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由阿拉斯加半岛和大洋洲一些群岛构成的岛阵。
关岛扼守西太平洋要冲,是美国“第二岛链”战略的核心。2023年以来,美军在关岛动作频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2023年1月2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关岛举行了“布拉兹营”海军陆战队基地正式启用仪式。这是美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军陆战队基地,被外界认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重新部署兵力,以应对大国挑战。
“关岛是一个起到战略中心作用的好地方。”海军陆战队司令伯格上将(General David Berger)当天发出推文说,这为海军陆战队、联合作战部队、盟友和伙伴们提供了极好的训练机会。
海军陆战队也在关岛设有基地之后,关岛的军事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美国“防务新闻”2023年8月9日报道称,美国海军将在关岛部署改进型的“陆基宙斯盾”系统,这套系统与美军“伯克”级驱逐舰以及部署在罗马尼亚和波兰等地的“陆基宙斯盾”系统有所不同,可强化跟踪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配备“标准-3 Block ⅡA”拦截弹。
此外,美军还计划在关岛部署“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雷达系统、可发射“标准-6”和“战斧”导弹的“堤丰”导弹发射器以及“间接火力防护能力”高能激光武器。
杨震分析,如果美军将大量人员和装备集中于关岛,实际上是“把很多鸡蛋装进了一个篮子”。如果战时导弹防御系统不能有效防御空袭,损失将会相当惨重。
除美国海军外,2023年6 月,美国陆军要求在2024财年追加 6.38 亿美元,用于向关岛提供其应得的装备,包括三个低级防空和导弹防御传感器、“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各种中程能力导弹发射器和间接火力保护能力发射器,以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的综合作战指挥系统。
关岛将是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施印太战略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如果关岛守不住,美军将被迫后撤到以夏威夷群岛为代表的第三岛链上。美军肯定接受不了这个局面,所以必定不惜代价保住关岛这个节点。”张学峰说。
实际上,除关岛以外,美军还在其他领域投资扩建新的基地项目。
2022年2月,美军举行天宁岛扩建项目奠基仪式,总投资约1.6亿美元。预计于2025年10月完工。按照美军的设想,该项目可确保未来亚太地区出现大规模冲突时,美国作战飞机能有效完成作战任务。
除天宁岛外,塞班岛和威克岛空军基地也在扩建中。
不少媒体报道称,预计未来完成扩建后,关岛、天宁岛、塞班岛、威克岛和夏威夷将一路向东延伸,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岛屿基地群,成为西太平洋上的“超级军事基地”。
加固“岛链战略”,进退两难
针对美军在关岛加强军力的行为,不少外媒报道指出,美国在西太平洋军事基地引发民怨,这种不满情绪很可能会频繁涌现。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军不断到来,将给关岛民用基础设施带来巨大负担,引发当地民众的担忧。在“布拉兹营”基地启用当天,关岛部分居民打出了“反对美军入驻”的横幅。
这种抗议声浪甚至外溢至关岛以北160公里的天宁岛,该岛数千民众签署了反对美军在当地进行训练和演习的请愿书。
按照美军的规划,新防御系统将包括至少四个AN/TPY-6四面相控阵雷达,使用了目前在阿拉斯加运行的远程识别雷达(LRDR)技术。这些雷达中的大部分是固定的,但也将拥有一套公路机动版的AN/TPY-6雷达。
“关岛的总面积不过是541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是美军的基地。”张学峰一针见血指出,如果再增加二十个反导基地,当地十几万居民的生活恐怕要受到严重影响。
而美国扩建军事基地对关岛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加剧美军与当地民众的矛盾。
《外交学者》网站报道,为配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关岛的军事建设,当地数百英亩的石灰岩原始林被毁。美军还将部分原本用于发展绿色能源的土地,用来安装反导系统设施,引发当地民众不满。
此外,美军人员与关岛原住民查莫罗人在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卫报》报道称,防御系统计划遭到关岛居民的普遍抵制,反对的理由包括担心关岛会卷入任何潜在的冲突,以及担心关岛的环境风险及其本土文化。
“美国的兵力投放使关岛成为目标。”关岛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肯尼思·库珀公开表示,“如果发生战争,我们就会成为靶子。”
杨震表示,该系统将会涉及征地、环境等一系列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而且战时将会使岛上居民陷入危险境地,因此会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
诚然,几枚导弹穿过关岛也许不是最糟糕的情况,但对于那些以关岛为家的人来说,这可能会摧毁他们的生活。
此外,在军事技术方面,也给美军带来新的挑战。
“未来,关岛导弹预防系统要做到‘360度预防拦截’,也可能是美军理想化的设想罢了。”张学峰分析,这些导弹系统和传感器分属不同军种,在兼容性上存在问题。“美军能否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分工、高效合作,还是个疑问。”
对于美国“岛链战略”究竟能发挥何种作用,还有待观察。
张家栋指出,规划与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差距。美国的“第一岛链”军事建设计划面临诸多挑战与现实阻碍。例如,美国的东亚盟友在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时都会留有余地,以便争取更多的战略自主权。这会在底层结构上削弱美国“第一岛链”军事同盟体系的有效性。
“现在的美军别无选择,只能不惜代价强化关岛的导弹防御能力,尽量提升关岛基地的存活时间。”张学峰指出,美军希望在此期间,能借助关岛为第一岛链提供支援和补给,也指望岛上部署装备,能帮美军挽回局面。
杨震还指出,由于美国财政资源的日益紧张,而岛链政策的实现,需要大量资源、资金,将会越来越受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左右,因此有可能会在美国政坛招致大量反对派攻讦。
届时,为了能够延续下去,“岛链梦”不得不受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左右。
(南方周末实习生李金澳对本文亦有贡献)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