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参观需求,近日,多地博物馆调整开放时间,取消“周一闭馆”惯例。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公众井喷的精神文化诉求,带来了“博物馆热”。与老百姓强烈而迫切的参观需求相比,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困境。一些热门场馆要么长时间排队,要么预约难。一些游客满怀期待而来,最终却吃了“闭门羹”。多地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说到底就是努力尊重和回应老百姓的需要。
“周一闭馆”作为一个惯例,有其存在合理性。闭馆并不意味着博物馆放假休息,不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内部没有工作。一方面,博物馆的文物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调整,场馆养护、设备检修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在知识更新加速迭代、数字技术方兴未艾、考古新发现和历史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
多地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是“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的责任与担当。取消“周一闭馆”惯例,不仅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荷,也对文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取消“周一闭馆”惯例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足够的配套支持。
不论是取消“周一闭馆”惯例,还是实行分类错时开放,又或者是增开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不少博物馆也在“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纾解供求矛盾,既需要博物馆方面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需要观众更加理性成熟。从时间上来看,暑期博物馆参观人数众多,有些游客完全可以错峰;从场馆选择上看,没必要趋之若鹜追捧热门场馆,一些有特色的博物馆同样值得参观。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参观博物馆不能停留在“到此一游”,而是要注重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博物馆热”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博物馆的“冷热不均”也是国内文博业快速发展的必经阶段。随着公众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博物馆热”也会渐趋成熟、理性。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把藏品当作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参观博物馆不仅要发现文物的器物之美,也要捕捉文物背后的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从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经验和智慧,增强观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那种“特种兵”式打卡游,会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只有不断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做好风险防控,才能寻求观众需求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实现观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