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做老人生意,“老易养”为何造成巨额亏空?

2023-08-09 11:10:00

老易养公司门口的广告牌,写着提供的各类服务。(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图)

过去三个月,为了母亲的养老问题,张怡夫妇频繁奔波于成都和青城山之间。

青城山镇隶属成都下辖的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区80公里,1个多小时车程。两年前,张怡听说当地的都江堰老易养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老易养”)名气大、做得不错,便交了2万块钱入会费,让母亲住过去。

老易养是一家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在青城山镇,它租下多处居民自建房屋或是酒店,为老人提供吃住服务。当地多位养老机构从业者及老易养员工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老易养是都江堰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机构。

另有多位老易养员工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23年4月,该机构资金链突然出现问题,后勤人员罢工,老人们伙食无法保障。政府介入后,伙食供应才逐步恢复,但老易养还拖欠着众多房东的租金,许多老板终止了与老易养的合作。入住的老人不得不搬到老易养旗下其他的农家乐,包括张怡的母亲。

更糟糕的是,在高息回报的引诱下,张怡与母亲还和老易养签下多份借款协议,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协议陆续到期,老易养却一直没有还钱。

“老人家把安置房都卖了,就以为能在这里安静度过晚年。”张怡感到懊悔,时不时流泪,她也借了不少钱给老易养,但不知道公司还能撑多久,母亲接下来又将如何安置。

4月以来,多位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反映老易养涉嫌欺诈一事。相关留言显示:“都江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正在调查处理。”另据多位老易养会员介绍,目前警方已经以涉嫌非法集资对老易养进行立案侦查。

据老易养微信公众号透露,早在2021年时,其服务的老人数量就达到了万余名,并拥有近千名员工,以及16个基地。

南方周末记者在调查发现,老易养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对老年人细致的生活照料,以及情感关怀,获得了信任。

在此基础上,老易养以高额利息回报,引诱入住群体向其借款。此外,还通过免费入住的优惠政策,吸引入住群体出资合作租房。老易养借此机会,大量吸收资金,用以维持日常运营及扩大公司规模。

“没想到他会做这种事”

老易养成立于2016年,法定代表人是杨晓峰。一位老易养会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杨晓峰略胖,爱笑,在老人家面前很有礼貌,口才也很好,大段讲话都不用看稿子。

今年37岁的杨晓峰,出生于四川雅安市天全县的一个村子。据《福利中国》杂志报道,2005年,杨晓峰考上四川教育学院(现为成都师范学院),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偶然间看到社会老龄化的文章,杨晓峰认定养老行业将会迎来黄金期,于是决定从事养老工作。

过去几年间,杨晓峰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报道中,他大谈创业历程,但很少谈及他在2016年之前的经历。

因为亲戚介绍,几年前退休的杨帆住进了老易养,他和许多老易养的员工都有联系。杨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成立老易养之前,杨晓峰是卖保健品的,第一批老易养的会员,便是这群顾客。

老易养微信公众号曾披露过一段故事,在成都工作期间,有一次杨晓峰发现推销的产品有问题,觉得对不起老人家,想要为老人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老易养的前身“修养堂”就这样逐步发展起来。后来,老易养公众号删掉了这篇文章。

实际上,“修养堂”是个招牌,实际运营公司为成都众和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众和堂”),成立于2014年,法定代表人为杨晓峰。老易养成立初期,杨晓峰还以“修养堂”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协议显示,2016年1月,一位顾客花费2万元,办理了成都修正修养堂众和堂事业部金卡会员,用于消费养生旅游、疗养基地疗养、修正保健食品等产品,消费金额将从总额中扣除。此外,长期享受60元/天的基地食宿等。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众和堂员工名片上的LOGO,与吉林修养堂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林修养堂”)的LOGO图案一致,该公司申请过多个“修养堂”商标。

吉林修养堂官网显示,出售心脑血管、人参类、调节睡眠类等多种产品。2017年,商务部曾受理过吉林修养堂的直销牌照申请。

吉林修养堂与修正药业集团关系密切。天眼查显示,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曾担任吉林修养堂法定代表人。

比起老易养,修养堂名气更大。早期宣传标语中,大多挂着修养堂的名字。

2016年8月,老易养微信公众号透露,公司拥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两家酒店、五家客栈和一家健康养生产品连锁超市,在职员工100余人。此外,杨晓峰还带过来部分众和堂的员工。众和堂股东之一的毛建,后来成为老易养高管。

有了修养堂的背书,杨晓峰不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过去几年,他向各处捐款,帮扶家乡产业,赞助体育比赛。老易养微信公众号显示,2018年至今,杨晓峰获得各级政府及协会颁发的十余个荣誉称号。

2021年,杨晓峰当选为都江堰市人大代表。

“没想到他会做这种事。”张怡坦言,当时选择老易养的原因之一,便是看中杨晓峰的各种头衔,看着是很正能量的一个人。杨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看到杨晓峰担任人大代表,以为老易养两三年内都不会出事。老易养资金链断裂后,许多老易养会员才缓过神来。

2023年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杨晓峰曾召开一个会议,向会员们陈述当前公司的现状。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录音显示,杨晓峰称政府派了两个工作人员看着他,港澳通行证、护照也被没收了。

“现在出去连加油的钱都没有,跑什么路?跑得了多远?”杨晓峰在会议上承诺要负责到底,“无非我就是被关进去,不管10年20年,还是多少年,关完以后出来,只要我还能动,我就继续去打工,打工来干嘛?打工挣钱来还债。”

杨晓峰电话铃声是推介老易养的宣传语,但南方周末记者拨打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老易养租用的一个农家乐门口,放着创始人杨晓峰的照片。(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图)

不管几点都会陪着去医院

综合老易养微信公众号,公司在攀枝花、西昌、雅安、南充多地设有基地或酒店,但会员和员工主要集中在青城山镇。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就在这里。

青城山镇的温度要比成都市区低,加上植被覆盖率高、空气好,许多老年人愿意来这里待上一个夏天,街上行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

青城山镇挨着汶川,离汶川地震震中的映秀镇只有30公里。2008年地震时,青城山镇亦是重灾区。据当地居民介绍,镇上的房子大半都塌了,现在看到的房子,几乎都是震后重建的。

当地没有工业,人们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将自家的房子改建成农家乐、民宿或者酒店,自营或出租。在青城山镇,街上有大量宣传标语,介绍种类繁多的养老项目。

四川也是养老产业的大省。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26日,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老人、老年、养老字眼的企业,四川共有21651家,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和广东。

2016年,老易养曾买下当地的一家酒店进行运营,但它更常见的操作方式是租下居民的自建房。据杨帆介绍,租下的房子起码要有十几个房间,主要的设施都是原来房东弄好的。

走在街上,老易养租用的房子比较容易看出来,门口位置一般都放着杨晓峰的照片,他咧嘴笑着,拱手作揖。

2023年7月下旬,南方周末记者来到老易养租用的一处自建房。这里白天敞开着大门,房子4层左右,没有电梯。一层有多个房间,类似酒店设计,有大床房和双床房,各自都有独立卫生间。下午两三点,有的房间门口挂着纱帘,老人正躺在床上玩手机。

房间里,大部分的设备都是原房东配的,老易养在房间里贴上了一些节约用电的标语。一天之中,他们打发时间的方式主要是打麻将和散步。

夏天,青城山一般晚上八点才天黑。老易养食堂晚上的开饭时间是五点多,吃完饭,大家习惯沿街散步。傍晚是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天气凉快,推着小推车的商贩以及兜售养老产品的人,也会在这时出现。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养生协议》显示,预交2万块钱后,便可成为会员,一天60元的住宿费用,包含了住宿、餐饮、娱乐、水电支出。换言之,按60元/天的最低标准,2万块可以住上330多天,将近一年的时间。

老易养还成立了一个教育学院,向老人开设书法、舞蹈、乐器等课程,收费便宜,一年只有百来块钱。出事之前,老易养每天都有大巴在青城山与成都之间往返,会员可以免费乘坐。

当地一家公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公立养老机构起的是兜底作用,环境相对没那么好,一个人一个月也要1600块(平均一天53块)。老易养的收费比较便宜。

除了低价的吸引力,老易养还招来一批销售人员,让他们劝导老年人加入。老易养体系里,销售人员都有对应的会员,他们称会员为“家人”,会员则叫销售人员“小伙伴”,召开的全体会议,也被称作“家庭会议”。

据张怡回忆,“小伙伴”们很贴心,给做子女的她们减轻了负担,“比如说老人家生病,‘小伙伴’很快就把母亲送到医院,等我们来了,她才走”。

对销售人员而言,招揽一个老年人就会有提成。南方周末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一位老易养工作人员咨询。他介绍,交了2万块入会费,就会有600块提成,但他觉得不算高,有时候还倒贴,“只要生病,不管几点都会陪着去医院,生日也会给他们买礼物”。

傍晚时分,许多市民在青城山一个广场上跳健身操。(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图)

打了擦边球

过去几年,老易养推出更大折扣的优惠,从会员手里拿到更多钱,得以快速扩张。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租房合作协议》写道,一位会员出资6万人民币,帮助老易养租房,提供给更多会员居住。作为回报,老易养提供360天免费入住。一年到期后,老易养再向该名会员支付6万元。

如果是60块/天的标准,住上360天,就相当于节约了2.16万元。如果把这笔钱换算成利息,年利率高达36%。此外,还有多位会员与老易养签署了10万元的《租房合作协议》。

“办了租房的人,60块/天的优惠,到现在为止,总共优惠了2.446亿元,这是非常精确的数据。”杨晓峰在上述会议上对大家说道,还特意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三位。

据多位老易养会员介绍,公司的销售人员曾多次打电话或者上门,劝说他们签订《借款协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多份合同显示,借款金额各不相同,借款期限长短不一,有的是2个月,还有些是1年。

一份2021年12月的《借款协议》显示,一位会员将20万元借给老易养,为期一年,利息共计2.4万元,利率为12%。

曾有会员四处联络统计,从《租房合作协议》《养老协议》到《借款协议》,老易养延伸出的优惠模式多达20多种。靠着大批会员提供的资金,老易养得以迅速做大。

尽管事实上为老年人提供着养老服务,但老易养并非正式养老机构。2023年2月,都江堰民政局曾公布全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没有老易养的名字。上述当地公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解释,它们类似于旅居模式,“打了擦边球”。

按照2020年民政部颁布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文件中还对运营管理做出要求,包括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检测、维修,开展日常防火巡查、检查等。

一旦被政府认可为养老机构,就意味着能拿到补贴。2016年,成都市颁布规定,对新建并依法设立许可的社会化养老机构,给予资金补贴。如果是营利性质,每张床位给予100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

老易养出事后,青城山镇政府官员曾组织会员召开了一次见面会。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录音文件显示,一位当地官员称,老易养在青城山当地租用的场所,达不到标准,拿不到补贴,老易养在玉堂街道的基地,就是想打造成高端养老场所,拿补贴。

“挂旧付新”,政府介入处置

实际上,老易养的模式难以持续,只能持续吸纳更多资金填补亏空,否则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2023年4月,因为拿不到工资,老易养的后勤人员开始罢工,老人们的吃饭问题一时无法保障,直至政府介入,才开始恢复供餐。

2023年6月,曾有网友在“问政四川”官网,反映其母亲被老易养拖欠工资的问题。都江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称,认定老易养拖欠了该网友母亲2023年1-4月的工资。上述老易养员工介绍,他去年的工资还有一部分没拿到。

“借款费用和租房费用,加起来是将近4个亿的缺口。”杨晓峰在上述会议上说,自己没有把钱转移到其他地方,或是去赌博。

许多老易养会员也想搞清楚,老易养到底集资了多少钱。过去这几年,钱都花在哪里?为什么落下这么大的亏空?现在,他们只从杨晓峰这里听到一个说法,但没有给出证据。

“为扩大市占率,采用了借款、合作租房、充卡优惠等不计成本的激进扩张方式。”2023年7月19日,向会员们发出的“家书”里,老易养进一步解释,加上原管理层对公司现金流管理出现重大决策错误,以及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2023年4月底,经当地政府介入化解处置,老易养推出了“挂旧付新”的方案,会员及供应商们暂时搁置预付款、集资款本息、供货款等旧账。如果要继续住下去,会员就要按当下的住宿标准付现金,付多久住多久,但一次不超过三个月,借此维持着日常运作。

杨晓峰曾在会议呼吁大家支持新的方案,称它是个机遇,为了避免诉讼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以及方便监督,老易养还与当地政府开设了共管账户。

有些老人接受了这一方案,也有人选择拒绝,因为已经投入太多,不想再给钱。多个老易养租赁的房屋,都陆续贴出房东的通知,如果不交费,就请大家搬离。有的食堂还写上了:交钱吃饭,天经地义。

杨帆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些老人家接受,是因为看到别的养老机构出事,钱也拿不回来,自己又有养老的需求,没法回家,加上还有政府介入,便选择交钱。

2023年7月11日,老易养曾公布“挂旧付新”情况——4月以来,交费共计1083万元。农家乐数量减少了68家,现为158家;员工减少614人,剩余636人;顾客数量共计2563人。此外,化解旧账81.9万元。但是对于数亿的亏空来说,相距甚远。

削减开支之后,老易养的服务水平也开始下降。“许多工作人员辞职了。比如卫生,以前可能是一天打扫一次,现在就要几天一次。”上述老易养员工介绍,“说实话,工作人员工资也没拿到,服务态度可能没以前那么好了。”

据上述员工介绍,公司已经取消了提成,“现在就是客户对你表扬多了,可能会给你加分,然后加工资”。

除了恳求会员们再给他一次机会,杨晓峰也在会议上“警告”销售部门的同事,不要再跟他讲有多少工资没拿到,如果不好好干,公司垮台,客户手里的卡要是没消费完,不管在职还是离职,拿到的提成都要“吐出来”。

(应受访者要求,张怡、杨帆为化名。)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