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为做好猴痘防控工作,最近,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联合制定发布了《猴痘防控方案》。根据7月26日发布的方案和解释,新措施的出台是因为2023年6月以来,多个省份所发现的猴痘病例使得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升高。
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显示,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报告48例、北京45例、江苏8例、湖北和山东各2例、浙江1例,但没有报告重症和死亡的病例。
而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防控猴痘疫情的这个转折点之后,2022年以来的这波全球猴痘疫情总体情况究竟如何?猴痘的流行特点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男女老少皆有,性传播最常见
202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项目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世界各地报告来的确诊数据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监测数据表明这一波主要在非洲以外地区出现的全球疫情主要是因为猴痘病毒Ⅱb 分支,传播方式和特点也与以前有诸多不同。
2022年以前,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中西非地区,偶有通过旅行者传至其他地方的,规模也不大。但2022年5月之后,多个没有过猴痘本土传播历史的国家开始报告确诊病例,使这波猴痘疫情的全球传播受到各地关注。
为全面了解这波猴痘疫情在全球传播的情况,科学家统计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29日一年多的确诊案例情况,共计有超过8.2万信息报送相对完整的感染者。不过,因为各地病例报告信息的完整度并不一致,总体监测数据分析也只能管中窥豹,大致反映出这波疫情的总体情况。
统计显示,在性别方面,7.6万个有明确性别信息的案例综合显示,这波暴发中,超过96%的感染者都是男性,在近三万名有性取向信息的案例中,近87%的人都自我认同为有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人。而在具体的病毒传播方式监测方面,近两万个案例的追溯显示,性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占比达到近69%。相关研究2023年7月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为下一步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如何应对猴痘疫情提供了信息参考。
从整体年龄上看,感染者的中位数年龄为34岁,偏年轻,但年轻男同性恋占比较高并不意味着其他群体没有风险。事实上,报告的案例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有900多人,其中5岁以下有260多人,5至15岁有340多人。这与猴痘已知的传播方式有关,即密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人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在人传人方面,主要是通过皮肤与皮肤接触,生殖器、眼、鼻、口腔等黏膜的接触,以及呼吸道吸入病毒的方式传播。
住院风险高的群体
这也意味着,虽然在目前案例中性传播这种密切接触的形式最为普遍,但如果与感染者发生其他形式的密切接触,同样可能感染病毒。比如碰到了感染者的皮肤伤口,接触过感染者用过的衣服、物品,或者感染者打喷嚏、咳嗽时刚好站得很近。
由于存在这样的传播方式,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在疫情开始时备受担忧。但统计数据显示,医护人员因为职业暴露感染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在2.8万多个有相关信息的案例中,医护人员感染猴痘者共有1200多人,占比约5%,在涉及是否属于职业暴露的问题上,三百多人中有三十多人报告称属于职业暴露,占比近10%,其他医护人员的感染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造成的,而主要是通过性传播的方式。
最新研究中还统计了是否住院等涉及症状严重程度的情况,数据表明,在5.4万有相关统计数据的案例中,有近四千个住院案例,占比达7%。相比15至44岁的中青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一旦感染,更可能发展到住院的程度,住院风险显著更高。其中老年人的住院风险高出50%,低龄儿童的风险高出100%,另外,女性的风险相对也较高。
值得关注的还有HIV的情况,近3.5万的统计数据表明,第一波猴痘全球疫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占比很高,接近一半,达到48%。说明这些猴痘感染者同时感染有艾滋病毒,这种同时感染的情况在美洲、欧洲地区尤其多。艾滋病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人的免疫力,监测发现相比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免疫功能不全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感染猴痘病毒,住院风险很高,即便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如果免疫功能有缺陷的话,人感染猴痘之后住院的风险同样更高。
重点人群,重点保护
这些发现进一步补充了此前科学家对猴痘传播新特点的发现。早在2022年7月,猴痘首次全球暴发之初,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此前4至6月部分猴痘案例的分析就估计猴痘病毒很可能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因为当时分析的数百个早期案例中,性行为传播的占比就很高,达到95%,男同性恋或男双性恋的感染者比例也很高,达到98%。
虽然不清楚新的全球流行背后病毒是否存在显著变异,但主持这项研究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医学教授克洛伊·奥金(Chloe Orki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22年这轮暴发之前,科学家并不知道猴痘病毒还可以存在于精液中,而这些临床证据让研究人员怀疑猴痘病毒可能通过精液复制或传播。最新研究通过分析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发现它们基本都属于Ⅱb 分支,而这并不属于全新的分支,正是以前西非分支中的一种,此外还有Ⅰ分支,早先主要在中非等地。
最新研究分析了2022年大概一整年的全球猴痘疫情,实际上证实了这波史上最大猴痘疫情的暴发在传播方式和症状表现上确与以前有所不同。一方面主要在有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中传播,另一方面,许多案例的临床表现上也更轻,但猴痘感染后的暴发期里,肛门、生殖器和口咽处的损伤比较突出。研究人员认为,临床表现的差异可能与病毒暴露的方式有关,因为确诊案例中成年男性群体生殖器长皮疹的情况确实更多。
一个好消息是有研究表明,高风险人群里的行为改变等防控措施或许可以限制疫情的传播,这些强调了科学、积极进行猴痘防控的好处。2023年6月中国内地的猴痘疫情突出特点也是男男性接触传播占比较高,这与全球整体疫情特点是一致的。而从全球来看,性取向容易被污名化,这可能也是最新研究中感染数据可能被低估的其中一个原因。
根据国家疾控局7月26日最新发布的《猴痘防控方案》,接下来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的原则,并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另外,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重点人群、出入境人员和一般人群等不同人群还将分类开展宣传教育。猴痘疫情还没有结束,第一波全球猴痘疫情的总体情况只是为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参考。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