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浮桥案陷入罗生门:说法各执一词,疑似非法采沙问题又浮出水面丨快评

2023-07-14 16:00:00

近日,村民私搭浮桥被判寻衅滋事罪的新闻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当事人黄德义表示,搭浮桥是让乡亲们方便过河,收费不高,而且不强制收费,是做善事,不应认定寻衅滋事。不少网友也认为,黄德义建桥投入13万多,过桥费4年才收了5万块,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出行需求,实在是个大善人,被判刑非常荒唐。不过,随着一些媒体到当地采访,事件的真相又陷入扑朔迷离的境地。

据媒体报道,黄德义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收些费用是为了弥补建桥和维护成本,每辆大车10元,小车5元,而且收费也不是强制,不给钱也可以过。他承认自己建桥没有获得批准,是违法的,但否认涉寻衅滋事罪。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热度持续,也吸引了一些媒体到现场采访,但从媒体已经发布的一些报道看,事件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过桥有没有强制收费,是有争议的。黄德义声称没有强制收费。记者采访的一些振林村村民也表示不交费也可以过。但除了本村村民,大河报记者采访到的出租车司机表示,要过桥就必须交费,不然不能过。

此外,有当地村民表示,在枯水季节,洮儿河本来是有一些地方可以直接过河的,但黄德义把附近其他能过河的地方挖了坑,大家只能走他的桥。中国之声记者在采访中,办案民警也表示,当时举报黄德义的内容也包括把原本能通行车辆的道路全部挖沟或者堆上土,强制人们过桥。黄德义则否认河道是自己挖的,他称是对面采沙厂干的。黄德义一家到底有没有截断其他路,强制过河的人走他建的桥,是需要查清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争议点是收费金额。此案一审判决书认定的收费金额共5万多元,黄德义也称自己只收了这么多。但根据媒体调查,收费金额或远远不止5万多,收费标准也不是黄声称的小车5元,大车10元。大河报采访到的一名货车司机表示,他拉货过河,每次要交200元,后来讲价到150元,空车过河则要50元,他一个冬天就交了7000元。

据媒体调查,因为黄德义的浮桥是河西岸几个村庄往返平安镇、白城市的重要捷径,所以车流量挺大。多名村民对大河报记者表示,尤其是节假日,黄家人基本轮班24小时在浮桥两侧看守。也有邻村村民说,他曾经注意到有时候半小时内就有十多辆车过桥,每辆车收上百元,一天可能都能收上万元。办案民警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也表示,根据黄德义儿子黄松的证言,在架桥期间,他们家应该收了30万元。但是因为过桥者流动性大,而且都是现金交费,很多无法查实,最终能查实的有5万多元。

更大的疑点则是黄家是否涉及一个更大的非法产业链。

有网友根据卫星图片判断,在当地河岸存在一个采沙场。黄德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有采沙场存在,称是他们挖断了河道。

附近河道里曾经有个采沙场是事实。那么,这个采沙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目前没有更多的媒体跟进报道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做一个推理。采沙是个利润很高的行业,产值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采沙场也不少见。如果是一个正规的采沙场,那么运营者应该会对周边的交通进行投资,以方便沙石外运,至少应该对外运道路进行硬化。为了方便过河运沙,建一座简易的桥也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当地采沙场周边的道路并没有硬化,更没有建桥。所以,这个采沙场有很大可能是非法的。

那么,这个采沙场,是否和黄德义有关联?采沙场运沙的车,会不会向黄德义付费?虽然运沙的重型卡车可能很难从黄德义的桥上过,但是,两者之间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联系呢?据媒体报道,黄德义曾在桥头一侧设置了一台地磅。黄德义声称地磅是为了称粮食,因为他卖粮食的时候怀疑收粮方的秤有问题。但是为了每年只卖一两次的粮食而专门设置一个地磅,是否合理?这个地磅,是不是有其他用途?会不会用于对运沙车称重?

举报黄德义的李姓村民曾表示,他儿子曾经因为拦截运沙车被黄德义举报拦路收费,所以他又反过来举报黄德义非法建桥收费。如果与运沙车没有利益关联,黄德义为什么会举报同村人拦截运沙车?

非法采沙,可能涉及比黄德义非法建桥收费更大的问题,当地有关部门有必要对此进行调查。总之,私搭浮桥案能否尘埃落定、真相大白,还需要更多的事实支撑。

© 2023,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