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年擴大市場對外開放

中國將逐步擴大對外市場的開放。根據中國國務院最新頒佈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國政府將持續深化“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優化中國營商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全面推動中國市場的對外開放的落實,這將於2020年1月1日開始施行。對於此條例,投資者可以理解為,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放寬市場准入,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中國營商環境的建設。

但相對的是,伴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步開放的步伐,中國市場也面臨著高經營成本逐漸上漲的壓力。根據中國財政部科學研究院於2019年,對於全中國數百家企業的最新調研發現,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高成本經濟發展階段,因此降低高額的生產成本是中國企業家的首要挑戰之一。特別是當此時,中國央行的調息政策的空間有限,因此面臨著內外部風險,中國企業與在華外資企業都面臨著經營壓力和生產成本上升的巨大挑戰。

實際上,由於市場價格是企業無法決定的事情,企業若要降低經營成本,可以從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創新,配合企業自身成本管控技巧,以及提升產品附加值,降低長期經營成本壓力。除了面臨經營成本壓力,企業也面臨著資產價格下降的風險。企業可以做的除了是用金融衍生產品對沖風險,就是依靠商業策略的管理創新轉移風險。

如今市場利率傾向下行趨勢,整體市場的利率已接近於零,一些國家的市場利率更呈現負值,各國央行也通過購買資產作為央行的主要政策工具。例如,現今歐洲央行已將指標利率,降至紀錄低點的負0.5%,並宣佈將重新啟動無限購債計畫。與此同時,歐洲央行所面臨的問題是,其貨幣政策的作用有限,無法用貨幣政策左右經濟走勢。

由於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彈藥接近用完,歐洲央行也正在尋求其他國家,例如德國與荷蘭等擁有財政盈餘的國家政府,加大投資以促進歐盟地區的解決增長。除了在歐元區、美國及日本之外,其他國家也正在調降利率。對此,關鍵問題是雖然各國央行以降低利率來支撐目前低迷的經濟,但是央行實施超寬鬆政策的後果,是促使市場投資者追隨更高收益率,承擔更高風險的投資活動。投資者不斷追求高收益率,是推動債券的收益率進入負值區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明年全球經濟的增長率預估下調至3.1%,低於早前的各種預測,這也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的最新下調後的預測3.4%。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資料也顯示,如果全球經濟衰退的程度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一半,就將有19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券將面臨巨大風險,即這些發行債券的公司,其企業經營獲利還不足以支付利息給投資者,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多米諾效應系統性風險。

葉得利博士/文

© 2019,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