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這40年來大陸經濟飛躍發展,給臺胞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資料圖片
1980年26歲的臺灣青年陳銘濃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兩厘米厚的信封裡,第一頁就是《告臺灣同胞書》,以及一些招生簡章及招商材料。當時他覺得裡面的內容似乎不可能實現,但現在一一都變成了現實。尤其兩岸經濟合作熱絡,1979年兩岸經貿額僅0.77億美元,但2017年已達1993.9億美元,增長了2589倍。大陸已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地、第一大出口地。兩岸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獨特優勢,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0世紀80年代,陳銘濃在臺灣服完兵役後,申請到美國讀書。當時父母已經移民到洛杉磯,他於是在入學申請材料上留下了在美國的家庭地址。在抵達洛杉磯的第二周,他突然收到中國領事館寄來的一個厚厚的牛皮紙信封。拆信封時還覺得納悶,拆開後驚訝地發現,信封裡原來裝的是《告臺灣同胞書》。這封信如今仍珍藏在陳銘濃的家中。
臺青獲寄《告臺灣同胞書》
信件抬頭是手寫的「陳銘濃」三個字,底下還有時任國家領導人簽名。第二頁是一張表格,大小與A4紙相仿,上面列滿了大陸招收海外臺灣青年的院校和專業,還清楚地寫著「可以來祖國念書」、「選擇適合你的專業」、「一切免費」等字樣。陳銘濃很認真地看了這些招生資料,主要是历史、理工、文學等專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招商資料,招商省份包括廣東、江蘇、河南等,而且清楚列出接洽單位的電話及傳真號碼、當地政府可以給予資源和提供幫助以及保障投資權益等內容。對於為何會收到《告臺灣同胞書》,陳銘濃事後猜想,大概是當年兩岸還沒有實現「三通」,大陸方面通過海外渠道向臺胞宣傳《告臺灣同胞書》的內容,號召臺胞到大陸求學和經商。
《告臺灣同胞書》指出,「臺灣和祖國大陸,在經濟上本來是一個整體。這些年來,經濟聯繫不幸中斷。現在,祖國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也希望臺灣的經濟日趨繁榮。我們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暨南大學經濟學院臺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鵬向大公報表示,1979年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為當時隔絕已久的兩岸雙方打開了交流和溝通的大門,尤其在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後,隨即掀起了臺商登陸投資熱潮。
臺商西進再創事業高峰
由於廣東交通便利,早期吸引不少臺商投資,成為臺商落戶的聚集地之一。東莞首個臺資企業萬泰光電(東莞)有限公司於1988年3月在虎門龍眼正式投產,30年間還曾先後走出200多個線纜行業的老板,被譽為大陸線纜行業的「黃埔軍校」。
1987年萬泰電線已是臺灣最大的電線生產企業之一,但當時臺灣人力不足,生產成本銳升,企業發展遇到瓶頸。萬泰集團董事長張銘烈選擇「走出去」,到祖國大陸設廠。1988年建廠時,萬泰廠房面積不過3000多平方米,核心設備僅有三臺押出機,主要生產電子線和電源線,如今核心設備已經超過500臺,一年生產的電線可以繞著地球圍上幾圈。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助理教授範芹說,臺商投資推動大陸改革和經濟制度變遷,不僅拉動經濟增長,提供就業機會,而且通過帶動經濟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企業治理結構完善及管理水平提高,提升大陸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對臺灣而言,兩岸經貿往來對於島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長同樣起了顯著作用。此外,兩岸貿易中大陸自臺灣進口規糢一直高於出口規糢,大量的貿易順差給島內民眾的就業、生活都帶來了福祉。正如《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兩岸經濟合作是相互的需要。合作的結果必是雙贏。
臺農打造「福建阿裡山」
嚮應大陸《告臺灣同胞書》的不僅有臺商,還有臺農。今年是臺胞李志鴻在福建經營茶園的第14年。他赴閩西種茶是源於一次尋根之旅。1987年臺當局開放島內居民赴大陸探親,他隨父親回到福建家鄉掃墓祭祖。「父親再次返鄉已經是40年,希望有生之年能為家鄉和地方發展盡一份心。」為了實現父親的夙願,2004年李志鴻從臺北來到福建漳平承包高山茶園,開始了種茶生涯。而福建龍岩漳平臺創園2008年成立後,李志鴻成為入駐臺創園最早的一批臺農。
這十多年來,李志鴻始終致力於臺灣高山茶落戶漳平,把當地經營成了大陸規糢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生產基地,將臺灣的精致農產品引入大陸種植,組織臺灣茶農抱團發展,為漳平市打造「大陸阿裡山」助力,進一步開拓兩岸農業合作新天地。
「兩岸農業的發展各具特色和優勢。」在李志鴻看來,大陸重視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包括今年出臺的「31條惠及臺胞措施」,在農業貸款貼息、農業用電優惠、山地水利自動噴灌系統、先進農業設施機械配置等,都有項目資金給予補助,「一系列惠農惠臺政策讓臺農們更加安心、踏實地在大陸紮根發展。」
大陸科研助力 臺企搶灘新興市場
當年不少臺商嚮應大陸《告臺灣同胞書》,紛紛登陸打拚。出身臺南機牀之家,1997年口袋裡揣著借來的3000港元,林小玉孤身一人來到了廣東東莞長安白手起家,直到2005年創立東莞臺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並發展成為在數控機牀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知名企業。如今在大陸科研力量支持下,「臺一盈拓」率先進軍液態金屬材料及液態金屬鑄造領域,提前布局搶灘新興市場。
回顧創業历程,林小玉笑著跟記者說,「大陸是一個很有挑戰性且迷人的地方,只要比其他人做得好,就可以過得很好。」林小玉說得謙虛,其實在創業過程中,她眼光獨到,從而獲得先機。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臺一盈拓正式進軍液態金屬材料及液態金屬鑄造領域。液態金屬新材料是國民經濟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臺一盈拓已成功地制造出在3C產業、光學、運動、醫療器械等領域應用的多種樣品,並領先業界、實現了非晶合金外觀件量產,現階段也得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認可。
林小玉說,得益於與中科院、廣東工業大學的合作,企業在科研攻關時得到很多的理論支持,為科創及產品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 2019,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