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4日,大巴車經過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附近。當天,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中新社
(美國商業新聞網)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意味著我國的橋梁建設水平實現了新的飛躍,作為一名建設者,我自豪。」今年66歲的譚國順日前參加大橋通車儀式時,再次來到與團隊並肩奮戰過的地方,不禁感慨萬千。為了參與這個世紀工程,他甘願「官越當越小」。本來任職中鐵大橋局總經理的他,年過60反而做了大橋橋梁工程CB05標段項目經理,帶著兒子輩,甚至孫子輩的技術人員一路「過關斬將」,在氣候惡劣、臺風頻發的施工條件下,多次開創中國橋梁外海施工的新標準,參與建成使用壽命120年,比內地常規標準高出20年的港珠澳大橋。
「我建了一輩子橋梁。」譚國順說。他此前40多年先後掛帥京瀋高鐵、杭州灣跨海大橋等重點項目的修建工作,一路見證中國橋梁建設的發展。他自豪地說:「中鐵大橋局當年用的首艘施工吊船是35噸級的,1925年美國制造。如今,從港珠澳大橋建設原材料到施工現場的多艘3000多噸級吊船等眾多大型裝備,全部是國產的,該工程不僅代表中國橋梁的最先進水平,更是國家綜合國力體現,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張新名片。」
甘願「官越當越小」
2012年,為了參建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譚國順花甲之年披甲出徵,從正廳級單位的「一把手」,自願出任港珠澳大橋CB05標段項目經理。
作為大橋橋梁工程離陸地和澳門最近的標段,CB05標工程內容多、施工點分散,涵蓋了非通航孔橋、通航孔橋等,施工點分布在珠澳人工島等,加上施工人數多、大型船舶多,管理協調難度十分大。
同時,CB05標段施工條件無「先天優勢」,孤石、探頭石等星羅密布,風、浪、湧、潮等氣候惡劣,特別是臺風頻發,給施工帶來極大的困難。此外,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比內地常規標準整整高出20年。要解決這些「攔路虎」,譚國順團隊幾乎是在挑戰極限。
創新技術建超級工程
「比方說,平均長度130餘米、直徑2.5米的深海樁基,平面偏差必須保證在10厘米以內,傾斜度誤差必須在1/250以內,遠超於1/100的行業標準,在中國橋梁外海施工中尚屬首次。而且這一標準的提出,但凡對橋梁工程技術略有研究的人,都會為之驚嘆……」譚國順如數家珍地報出這一連串數字。他說:「在超級工程中,傳統的施工糢式和技術方案已不合時宜,唯有創新,才能引領項目建設的方向。」
大橋承臺墩身的預制和安裝是一場硬仗。譚國順帶著團隊經過半年多的反覆研究論證,研發了集機、電、液於一體的承臺墩身預制生產線,並攻克了大體積承臺墩身一次性整體澆築及養護難題,大橋九州航道橋主塔「雙帆」的海上安裝,則是另一場攻堅戰。在反覆進行方案優化後,團隊確定採取整體豎轉提升方案,這在中國主塔施工領域尚屬首次。
「營地、現場,兩點一線。」這是譚國順六年來投身港珠澳大橋建設第一線每天的日常軌跡,他帶領團隊中那些兒孫輩的年輕人完成了令世界驚嘆的工程奇跡。「四十載建橋百座樹豐碑,花甲年徵戰南海續華章」,港珠澳大橋成為他四十多年橋梁生涯的最自豪回憶。
© 2018, 免責聲明:*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uscommercenews.com *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評論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褻、歧視,或令人反感的內容,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